天舞·青梅 [2]
,青梅便听得清清楚楚。
白帝看他一眼,便不言语。那中年人忽然对着林贵喝道:“说你笨也不冤枉你,到现在你也没弄明白。‘解铃还需系铃人’这话难道你就没听说过?”说着有意无意朝青梅瞟了一眼。
林贵这才如梦方醒,连忙爬到青梅脚下:“阮姑娘,好阮姑娘,我真是猪油蒙了心,才敢……唉,从今往后,我一定拿您当佛祖捧着,只望您饶了我这回吧,成不?我,我给你磕头……”
林海也跟着爬过来:“阮姑娘,不不,阮姑奶奶,我,嗨,我打你个不长眼的,我打,我打……”说着,当真“噼里啪啦”地扇起自己的嘴巴子。
青梅从来没见过这种阵仗。看看平时像凶神似的人爬在自己脚底下,她又觉得解气,又觉得有些不忍心,呆呆地,也不知道怎么办。
那中年人睨着青梅的神情,笑着说:“这位阮姑娘,既然都是乡里乡亲的,他们也认错了,你也没出什么事,不如就饶了他们。你说呢?”
青梅这时才明白过来。她心里叹息,要饶了他们就饶了,这本来也不是她能作主的,又何必要来问她?又想,连堂堂白帝也得顾忌这许多情面,也难怪林家横行霸道。想着抬头又看他一眼,低声道:“全凭王爷作主就是。”
白帝便说:“既然阮姑娘这么说,那我就饶了你们。不过,你们记住,下次要再有这样的事情,可就没有这么便宜了。”
林家的人连连磕头:“谢谢白帝恩典。”一时又给青梅磕头:“谢谢阮姑娘留情。”
白帝略一点头:“行了。”想想又说:“好好对待阮姑娘,别我一走,就把气出到她那里。我还会差人回来查。”
林贵赶紧说:“王爷放心,小人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万万不敢。”
白帝一笑,便转身要走。
青梅连忙叫:“王爷。”
白帝停下来看着她,青梅说:“王爷大恩,民女也没什么可报答的,请容民女给王爷磕几个头。”说着便叩头。
白帝也不让,等青梅磕完了,伸手扶她起来。忽然叹口气说:“委屈你了。”
青梅先愣了愣,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及至看见他有些无可奈何的神情,才明白过来。便说:“民女没什么可怨的。有王爷这句话,那就,那就……”说了好几遍“那就”,到底那就怎么样,也说不上来,只觉得心里一热一热的。
白帝看着她,好像想说什么,还没说,忽然小小的一个人影扑到青梅怀里:“娘,娘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原来是小禩。
青梅看小禩一脸的汗,知道他肯定是从远处跑回来,便拉了他说:“禩儿乖,娘没事。刚才是有人想欺负娘,幸好有这位,这位恩人,禩儿来,给恩人磕头。”
小禩便趴在地上,规规矩矩地磕了三个头。
白帝笑了,俯身去扶孩子,一边问青梅:“这是你的孩……”话说到一半,孩子刚好抬起头来,脸对脸的瞬间,他猛然顿住,如着雷殛。脸色刹那间变得苍白无比,人踉跄地后退几步,仿佛摇摇欲坠。好几个侍从都惊呼一声“王爷”,抢上前去作势要扶他。
白帝摆摆手,一双眼睛仍然盯着孩子。仿佛不相信似的,又往前走了两步,仔细看了看,脸上的神情也不知道是惊是喜是悲。
青梅愣愣地看着,不明白何以有这样的变故。
这时候白帝却已经定回神,便问青梅:“这是你的孩子?”
青梅说:“是。”心里想,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告诉他是从尼姑庵里领来的?
白帝又问:“他多大了?”
小禩自己伸出五个手指头,说:“禩儿五岁啦。”
“禩儿,禩儿……”白帝喃喃地念了几声,仿佛还想说什么,那山羊胡子的中年人忽然踏上一步,说:“王爷,吏部匡石两位大人还在等候议事。请王爷尽速回府。”
白帝神情复杂地瞥了他一眼,点点头。又看了那孩子几眼,这才转身朝马车走。走了几步,忽然又回头,问青梅:“你叫什么名字?”
青梅脸一红,低头道:“青梅。”
白帝点头,神情若有所思,好像想说什么,但是末了只说了莫名其妙的一句:“我叫子晟。”
青梅微微苦笑。天底下只怕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白帝的名讳叫做子晟,可是天底下也没有几个人敢直呼白帝为子晟。
白帝走了,林家的人也散去了,青梅便端着衣服,领着小禩往家里走。一路上子晟的影子都在眼前晃。到后来自己也泄气,心想他走也走了,以后只怕也不会再见了,想他有什么用?还不如想想张家的婚事,到底要不要答应。可是想着想着,就又想了回去。于是又想,现在满天下的人都知道白帝将来是要做天帝的,像她这样的小百姓,一辈子里居然能见一次天帝那是怎样的福气,多想想也好,等以后老了也好和家人说。可是心里也知道,这并不是想他的理由。想起他的时候,心底里总有种暖暖,痒痒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这么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就走回家门口。结果看见门口停了一辆大车,装的崭新的家什锅碗之类的东西。林海正指挥着人往里搬东西,一看见她回来就赶紧迎上来说:“阮姑娘回来啦。”转头对个小厮说:“哎,你,快来,把阮姑娘手里的盆接过去。”又对青梅陪笑:“阮姑娘,我们老爷说了,把东村那三进的院子腾出来给阮姑娘住,三天,三天准让您搬进去。可是今天实在来不及了,所以老爷让我把这些东西搬过来,反正就三天,您先将就将就用着。成吗?”
青梅愣愣地听着,好一会才缓过来,说:“告诉你们老爷,说我谢谢他的好意。我用不着这些东西,我只要往后,”顿了顿,本来想说“你们不再欺负我就行了”,话到嘴边又改成:“平平安安过日子就行。”
林海说:“那怎么行?我们老爷说了,阮姑娘您是白帝特地关照过的人,这可是咱们村的荣耀呐。”
青梅怔了怔,她倒没想到还有这一说。
林海又说:“您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合用的,我立刻叫他们去换。”
青梅叹了口气,说:“这些东西我都满意,不用看了。”说着便径自往里屋走。才走到穿堂,就看见房东林家一家子整整齐齐地站成一溜,见她进来,便行礼:“阮姑娘好。”
青梅吓了一跳,失声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连小禩也跟着说:“林家奶奶,你们都怎么了?为什么管我娘叫阮姑娘呢?你们以前不是都叫她青梅的吗?”
林家婶子尴尬地笑笑,说:“以前是我们不懂事,不晓得阮姑娘是有福分的人……”
“嗨。”青梅急得跺脚,“快别这么说,那算什么福分啦?林家婶子,你们还叫我青梅就好。”
林家婶子手乱摇:“使不得,使不得。阮姑娘是什么人,我们是什么人呐?”
“我,我是什么人?我不还是阮青梅么?”
青梅脱口而出。是啊,她算是什么人?也就是和白帝说过几句话而已,而且那个人只怕现在已经把自己忘得干干净净了。这么一想,心里竟无端地痛了一痛。
林家婶子还是摇手:“那怎么行?那怎么行?”
青梅心里一阵难过,这日子还怎么过?对那人而言不过是船过水无痕,她却已经都不是她了。忽然惊觉,心里竟然隐隐有些怨他的意思,不由得叹了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忘恩负义。
青梅闷闷地回到自己屋里,哭笑不得地看见林家搬来的新家什,不伦不类地堆在这破屋子里。林家居然还派了两个丫鬟过来,正忙里忙外地收拾,看青梅他们回来,赶紧过来伺候“阮姑娘”和“小少爷”洗脸,又要给捶肩捏背。青梅是苦惯了的,哪里架得住她们侍侯,忙推说自己累了,便让她们回去。两个丫鬟以为她是不满意,登时苍白了脸。青梅见了,又只好打叠精神安慰她们,说自己只是想独自歇会,绝不会赶她们回去,两个人这才离去。
青梅静下来,竟觉得自己比平时忙里忙外的还要累。她也不敢出门,就怕看见外面的情形,只好从上午闷坐到下午,又从下午闷坐到晚上。好在还有小禩在,便有一搭没一搭地逗着孩子说话,好容易把这天过完了。
到了晚上,小禩睡了,青梅躺在床上,睁着两只眼睛想心事。
她想,张家的亲事倒是不用提了,估计张家自己也不会再指望了。可是这种情形的日子又怎么过得下去?难道为了白帝说的一句“好好对待她“,自己就要这么悬一辈子了不成?
想到子晟,心又蓦地跳一跳。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候想起来的总是最后他说“我叫子晟”的情形,觉得他的模样很孩子气,不像是权倾天下的人物。
想了一会又愁,心里知道这么想下去也就是徒然的沉沦。便强迫自己不要想,可是过一会总又想回去。这么反反复复地,一整个晚上都没有睡好。但是到了早上,到底有了决定。
于是叫了小禩起来,一起收拾东西。
小禩就问:“娘,我们为什么要收拾东西?我们要走吗?”
“是,我们要走了。”
“那我们要到哪里去呢?”
青梅停下来:“娘现在也不知道。”想了一想,说:“不过总有地方可以去的。”倒像是跟自己说的,天下这么大,总会地方去的吧。
他们可收拾的东西实在不多,只有几件破旧衣服和几副碗筷,一个小包袱也就全打进了。等东西都收拾好了,青梅又觉得有些难过,毕竟也住了快两年了,可是看看一屋子林家搬来的家什,终于咬咬牙,下了决心。
便在这时,听林家婶子在外面喊:“阮姑娘,有位先生找你。”
青梅开门一看,竟是昨天白帝身边那个山羊胡子的中年人。青梅怔了一怔,忙将他让进来,请到上座。那人也不客气,便坐了,抬头打量着屋里的家什,忽然“喷”地一笑:“看来这林贵倒还尽心。”
青梅心里想,他总不会是来看看林贵尽心不尽心的吧?一面泡了茶,无奈何,只好都用了林家送来的茶叶茶具。坐定之后,便问:“昨天忙乱,还未请教先生贵姓?”
那人回答:“免贵姓胡,单名一个山字。”
青梅说:“噢,原来是胡先生。”
胡山捻着胡须,慢吞吞地问:“恕我直言,看阮姑娘进退举止言谈不是乡间风度,莫非是家道中落?”
青梅叹口气,说:“民女自幼出身贫寒。只不过曾在帝都戚老爷家为仆。”
“哦?哪个戚老爷?戚正渊?”
“不,是前吏部督辅司正戚鞅大人。”
“噢。”胡山目光一闪,便捻须沉吟,半天不语。
青梅心里又想,他到底是来做什么的呢?沉默了一会,思忖着问:“王爷他……可安好?”
“唔?”胡山仿佛一惊,想想才说:“啊,好,他很好。”说完又接着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青梅只觉得气闷,有心想问,又不知道怎么问,只得一边陪着。闷坐一会,胡山终于开口,说的第一句却是:“阮姑娘,我是王爷的幕僚。”
青梅“啊”地应了一声,也不明白他说这是什么意思。
胡山接着又说:“对我来说,王爷是君,是主,王爷也是我的恩
白帝看他一眼,便不言语。那中年人忽然对着林贵喝道:“说你笨也不冤枉你,到现在你也没弄明白。‘解铃还需系铃人’这话难道你就没听说过?”说着有意无意朝青梅瞟了一眼。
林贵这才如梦方醒,连忙爬到青梅脚下:“阮姑娘,好阮姑娘,我真是猪油蒙了心,才敢……唉,从今往后,我一定拿您当佛祖捧着,只望您饶了我这回吧,成不?我,我给你磕头……”
林海也跟着爬过来:“阮姑娘,不不,阮姑奶奶,我,嗨,我打你个不长眼的,我打,我打……”说着,当真“噼里啪啦”地扇起自己的嘴巴子。
青梅从来没见过这种阵仗。看看平时像凶神似的人爬在自己脚底下,她又觉得解气,又觉得有些不忍心,呆呆地,也不知道怎么办。
那中年人睨着青梅的神情,笑着说:“这位阮姑娘,既然都是乡里乡亲的,他们也认错了,你也没出什么事,不如就饶了他们。你说呢?”
青梅这时才明白过来。她心里叹息,要饶了他们就饶了,这本来也不是她能作主的,又何必要来问她?又想,连堂堂白帝也得顾忌这许多情面,也难怪林家横行霸道。想着抬头又看他一眼,低声道:“全凭王爷作主就是。”
白帝便说:“既然阮姑娘这么说,那我就饶了你们。不过,你们记住,下次要再有这样的事情,可就没有这么便宜了。”
林家的人连连磕头:“谢谢白帝恩典。”一时又给青梅磕头:“谢谢阮姑娘留情。”
白帝略一点头:“行了。”想想又说:“好好对待阮姑娘,别我一走,就把气出到她那里。我还会差人回来查。”
林贵赶紧说:“王爷放心,小人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万万不敢。”
白帝一笑,便转身要走。
青梅连忙叫:“王爷。”
白帝停下来看着她,青梅说:“王爷大恩,民女也没什么可报答的,请容民女给王爷磕几个头。”说着便叩头。
白帝也不让,等青梅磕完了,伸手扶她起来。忽然叹口气说:“委屈你了。”
青梅先愣了愣,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及至看见他有些无可奈何的神情,才明白过来。便说:“民女没什么可怨的。有王爷这句话,那就,那就……”说了好几遍“那就”,到底那就怎么样,也说不上来,只觉得心里一热一热的。
白帝看着她,好像想说什么,还没说,忽然小小的一个人影扑到青梅怀里:“娘,娘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原来是小禩。
青梅看小禩一脸的汗,知道他肯定是从远处跑回来,便拉了他说:“禩儿乖,娘没事。刚才是有人想欺负娘,幸好有这位,这位恩人,禩儿来,给恩人磕头。”
小禩便趴在地上,规规矩矩地磕了三个头。
白帝笑了,俯身去扶孩子,一边问青梅:“这是你的孩……”话说到一半,孩子刚好抬起头来,脸对脸的瞬间,他猛然顿住,如着雷殛。脸色刹那间变得苍白无比,人踉跄地后退几步,仿佛摇摇欲坠。好几个侍从都惊呼一声“王爷”,抢上前去作势要扶他。
白帝摆摆手,一双眼睛仍然盯着孩子。仿佛不相信似的,又往前走了两步,仔细看了看,脸上的神情也不知道是惊是喜是悲。
青梅愣愣地看着,不明白何以有这样的变故。
这时候白帝却已经定回神,便问青梅:“这是你的孩子?”
青梅说:“是。”心里想,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告诉他是从尼姑庵里领来的?
白帝又问:“他多大了?”
小禩自己伸出五个手指头,说:“禩儿五岁啦。”
“禩儿,禩儿……”白帝喃喃地念了几声,仿佛还想说什么,那山羊胡子的中年人忽然踏上一步,说:“王爷,吏部匡石两位大人还在等候议事。请王爷尽速回府。”
白帝神情复杂地瞥了他一眼,点点头。又看了那孩子几眼,这才转身朝马车走。走了几步,忽然又回头,问青梅:“你叫什么名字?”
青梅脸一红,低头道:“青梅。”
白帝点头,神情若有所思,好像想说什么,但是末了只说了莫名其妙的一句:“我叫子晟。”
青梅微微苦笑。天底下只怕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白帝的名讳叫做子晟,可是天底下也没有几个人敢直呼白帝为子晟。
白帝走了,林家的人也散去了,青梅便端着衣服,领着小禩往家里走。一路上子晟的影子都在眼前晃。到后来自己也泄气,心想他走也走了,以后只怕也不会再见了,想他有什么用?还不如想想张家的婚事,到底要不要答应。可是想着想着,就又想了回去。于是又想,现在满天下的人都知道白帝将来是要做天帝的,像她这样的小百姓,一辈子里居然能见一次天帝那是怎样的福气,多想想也好,等以后老了也好和家人说。可是心里也知道,这并不是想他的理由。想起他的时候,心底里总有种暖暖,痒痒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这么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就走回家门口。结果看见门口停了一辆大车,装的崭新的家什锅碗之类的东西。林海正指挥着人往里搬东西,一看见她回来就赶紧迎上来说:“阮姑娘回来啦。”转头对个小厮说:“哎,你,快来,把阮姑娘手里的盆接过去。”又对青梅陪笑:“阮姑娘,我们老爷说了,把东村那三进的院子腾出来给阮姑娘住,三天,三天准让您搬进去。可是今天实在来不及了,所以老爷让我把这些东西搬过来,反正就三天,您先将就将就用着。成吗?”
青梅愣愣地听着,好一会才缓过来,说:“告诉你们老爷,说我谢谢他的好意。我用不着这些东西,我只要往后,”顿了顿,本来想说“你们不再欺负我就行了”,话到嘴边又改成:“平平安安过日子就行。”
林海说:“那怎么行?我们老爷说了,阮姑娘您是白帝特地关照过的人,这可是咱们村的荣耀呐。”
青梅怔了怔,她倒没想到还有这一说。
林海又说:“您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合用的,我立刻叫他们去换。”
青梅叹了口气,说:“这些东西我都满意,不用看了。”说着便径自往里屋走。才走到穿堂,就看见房东林家一家子整整齐齐地站成一溜,见她进来,便行礼:“阮姑娘好。”
青梅吓了一跳,失声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连小禩也跟着说:“林家奶奶,你们都怎么了?为什么管我娘叫阮姑娘呢?你们以前不是都叫她青梅的吗?”
林家婶子尴尬地笑笑,说:“以前是我们不懂事,不晓得阮姑娘是有福分的人……”
“嗨。”青梅急得跺脚,“快别这么说,那算什么福分啦?林家婶子,你们还叫我青梅就好。”
林家婶子手乱摇:“使不得,使不得。阮姑娘是什么人,我们是什么人呐?”
“我,我是什么人?我不还是阮青梅么?”
青梅脱口而出。是啊,她算是什么人?也就是和白帝说过几句话而已,而且那个人只怕现在已经把自己忘得干干净净了。这么一想,心里竟无端地痛了一痛。
林家婶子还是摇手:“那怎么行?那怎么行?”
青梅心里一阵难过,这日子还怎么过?对那人而言不过是船过水无痕,她却已经都不是她了。忽然惊觉,心里竟然隐隐有些怨他的意思,不由得叹了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忘恩负义。
青梅闷闷地回到自己屋里,哭笑不得地看见林家搬来的新家什,不伦不类地堆在这破屋子里。林家居然还派了两个丫鬟过来,正忙里忙外地收拾,看青梅他们回来,赶紧过来伺候“阮姑娘”和“小少爷”洗脸,又要给捶肩捏背。青梅是苦惯了的,哪里架得住她们侍侯,忙推说自己累了,便让她们回去。两个丫鬟以为她是不满意,登时苍白了脸。青梅见了,又只好打叠精神安慰她们,说自己只是想独自歇会,绝不会赶她们回去,两个人这才离去。
青梅静下来,竟觉得自己比平时忙里忙外的还要累。她也不敢出门,就怕看见外面的情形,只好从上午闷坐到下午,又从下午闷坐到晚上。好在还有小禩在,便有一搭没一搭地逗着孩子说话,好容易把这天过完了。
到了晚上,小禩睡了,青梅躺在床上,睁着两只眼睛想心事。
她想,张家的亲事倒是不用提了,估计张家自己也不会再指望了。可是这种情形的日子又怎么过得下去?难道为了白帝说的一句“好好对待她“,自己就要这么悬一辈子了不成?
想到子晟,心又蓦地跳一跳。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候想起来的总是最后他说“我叫子晟”的情形,觉得他的模样很孩子气,不像是权倾天下的人物。
想了一会又愁,心里知道这么想下去也就是徒然的沉沦。便强迫自己不要想,可是过一会总又想回去。这么反反复复地,一整个晚上都没有睡好。但是到了早上,到底有了决定。
于是叫了小禩起来,一起收拾东西。
小禩就问:“娘,我们为什么要收拾东西?我们要走吗?”
“是,我们要走了。”
“那我们要到哪里去呢?”
青梅停下来:“娘现在也不知道。”想了一想,说:“不过总有地方可以去的。”倒像是跟自己说的,天下这么大,总会地方去的吧。
他们可收拾的东西实在不多,只有几件破旧衣服和几副碗筷,一个小包袱也就全打进了。等东西都收拾好了,青梅又觉得有些难过,毕竟也住了快两年了,可是看看一屋子林家搬来的家什,终于咬咬牙,下了决心。
便在这时,听林家婶子在外面喊:“阮姑娘,有位先生找你。”
青梅开门一看,竟是昨天白帝身边那个山羊胡子的中年人。青梅怔了一怔,忙将他让进来,请到上座。那人也不客气,便坐了,抬头打量着屋里的家什,忽然“喷”地一笑:“看来这林贵倒还尽心。”
青梅心里想,他总不会是来看看林贵尽心不尽心的吧?一面泡了茶,无奈何,只好都用了林家送来的茶叶茶具。坐定之后,便问:“昨天忙乱,还未请教先生贵姓?”
那人回答:“免贵姓胡,单名一个山字。”
青梅说:“噢,原来是胡先生。”
胡山捻着胡须,慢吞吞地问:“恕我直言,看阮姑娘进退举止言谈不是乡间风度,莫非是家道中落?”
青梅叹口气,说:“民女自幼出身贫寒。只不过曾在帝都戚老爷家为仆。”
“哦?哪个戚老爷?戚正渊?”
“不,是前吏部督辅司正戚鞅大人。”
“噢。”胡山目光一闪,便捻须沉吟,半天不语。
青梅心里又想,他到底是来做什么的呢?沉默了一会,思忖着问:“王爷他……可安好?”
“唔?”胡山仿佛一惊,想想才说:“啊,好,他很好。”说完又接着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青梅只觉得气闷,有心想问,又不知道怎么问,只得一边陪着。闷坐一会,胡山终于开口,说的第一句却是:“阮姑娘,我是王爷的幕僚。”
青梅“啊”地应了一声,也不明白他说这是什么意思。
胡山接着又说:“对我来说,王爷是君,是主,王爷也是我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