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唐宫外传1-72 [10]

By Root 178 0
,用心当差”数字,想必舅父是深感荣幸,感激独孤贵妃不已,只是不知父亲母亲又是如何想法?等了许多时日,目前依然无法脱离宫中,只得回答:“奴婢多谢贵妃娘娘提携,定当尽心竭力服侍公主,请娘娘放心。”公主亦是开心,视我而笑,且对贵妃道:“母妃,儿臣前日已将去年所作绿腰舞令她们重新演练,如今颇为可观,到时让她们舞给父皇看,父皇定会高兴。”贵妃喜道:“那是自然。只是你指点她们,切勿过于费神。”公主答应着,又叙些别话。
  不知为何,我总觉独孤贵妃今日似乎有些心事。过了半晌,只听贵妃对公主说道:“你父皇前日朝堂之上,已正式宣诏立沈妃为睿真皇后了。母亲今生,恐怕亦只能如此了……”公主见她面有忧色,亦不再多话,贵妃坐了片时,便自离去。
  
  晚间我回到房中,正要告诉芙晴出宫的好消息,却不料她并不在此。以往她总是先我而回,今日不知为何不见踪影。我私自忖度她大约在隔壁万纤纤那里,也不以为意。
  灯下又展开卢杞所赠锦盒,仔细端详,见那花形玉饰中有一小圆孔,遂用碧色丝线穿起,对镜戴于项中,心中想到卢杞设计此孔亦是想要我随身而带,心中甚是甜蜜,朦朦胧胧俯在桌案上睡去。梦中依稀可见卢杞带我策马出宫而去……
  忽然之间,只闻有人急促敲门,唤道:“杨姐姐!杨姐姐!”我蓦然惊醒,听得是万纤纤的声音,睡意全无,忙整衣开门道:“何事如此惊慌?”开门只见她神色惊惶,六神无主,急急言道:“杨姐姐,不好了!听说刚才东宫太子殿下遇刺,芙晴被宫中侍卫押走了!”
  我闻听此言,只觉一阵晕眩,险些站立不稳,抓住她手问道:“你快告诉我,具体情形如何?”
露珠翻尽满池荷
  万纤纤道:“我刚才听见外面有些喧闹之声,出门看到值夜的内侍小喜儿说的,他说方才有人叩上阳宫门,问芙晴可是宫中之人,然后将芙晴一同带走了。”她见我着急,忙道:“姐姐莫急,或许只是一场误会,姐姐可再去问问小喜儿。”
  我早已按捺不住,忙出门而去。行至偏殿之前,只见小喜儿和几个值夜宫女内侍在那里窃窃私语,我平日和他们本是交好,小喜儿抬头见我过来,早已走过来道:“姐姐可是已知此事?”我不及与他客套,急问道:“我妹妹是怎么了,你可知道?”
  他忙道:“亥时我将宫门下钥不久,就听见东宫那边一阵阵的动静,也不知为何事喧嚷。正在纳闷,少时东宫侍卫统领李希烈大人敲门,说找上阳宫查证一事,并将芙晴姐姐押过来问我可是上阳宫人,我说是,他们便将人带走了,只说暂且莫要惊动公主。我偷偷问那边的李公公,他说是今晚东宫中有刺客,欲待谋害太子殿下。殿下大怒,命紧守禁宫之门,在宫中搜查可疑人等,谁料芙晴姐姐此时竟还在宫外,正好被他们撞见,李大人便命将她关押起来,带回东宫严加讯问。”
  我听完已知大概经过,心中有无数疑问,为何芙晴深更半夜尚在上阳宫外?为何有人如此大胆,敢深夜潜入东宫行刺太子?芙晴被“关押起来,带回东宫严加讯问”,现下不知境况如何,她本性文静纯良,那些宫中侍卫皆威风凛凛,况且涉嫌行刺太子,兹事体大,他们防卫不严,正要求功抵过,焉能不“严加讯问”? 如今夜已深沉,我亦不便去求公主,公主明日即使知晓,也未必愿去为芙晴开脱说情。芙晴一介弱女,只身被拘,与羊入虎口无异,今夜要受何磨折,难以逆料。
  我越想越是害怕,手心沁出冷汗,小喜儿见状,宽慰我道:“姐姐且稍安心些,太子素日御下宽厚,应该不会太过为难芙晴姐姐的。”我听他言太子为人宽厚,回想与他交往确是如此,心中却仍是放心不下。想到那面金牌尚在我手中,心头主意已定,打算去东宫见太子,求他放过芙晴。
  我回至房中将金牌取出,对小喜儿道:“芙晴生死难料,我今晚定要去东宫一趟,请公公开宫门放我一行。”小喜儿急道:“姐姐这是疯了不成?东宫现下正乱着,姐姐何必去赶这个热闹?再说,姐姐又不识得去东宫路径,即使去了也进不了宫门,还是待明日回禀公主,再作计较。”
  我笑道:“你们告诉我如何去,我便知道了。至于到了东宫,我自有进宫之法。若是公主责怪你们私放我出去,我自会替你们请罪。你们好意为我,我心领了,但是今日这趟却是非去不可。”
  小喜儿无法,只得开了宫门道:“姐姐若是无助于事,便请快些回来,我在门口侯着姐姐。”又将去东宫的路径详细告之与我。我深深拜谢道:“多谢公公!茉语感激不尽!”小喜儿急道:“姐姐无须客气,请速去速回。”
  
  我依小喜儿之言往东宫行去,宫中虽是夜晚,一些亭台楼阁中却仍有依稀灯光,也并未虑及那刺客可能还潜伏宫中,此行实在危险之至,只是一路前行,未及多时,已到东宫之外。
  只见东宫之内灯火通明,宫门口有一队侍卫整齐而立,我尚未看清人数,早有一名侍卫低声喝道:“来者何人?”跨前一步。他态度严厉,我心下毫无惧意,将那面金牌取出,对他道:“奴婢乃上阳宫公主婢女,有要事求见太子殿下,烦请大人通传。”他正要变色,想是觉得区区宫女居然如此大胆,指明要求见太子,却不料看见那面金牌,怔了一下,接过检视一遍交还与我,方凝神对我说道:“请姑娘在此地稍侯。”言毕匆匆而去。
  未过片时,只见他已出来,身后跟着一人,正是李进忠。李进忠见我站在那里,笑道:“太子殿下在宫中相侯,请姑娘随奴婢进去。”态度十分谦恭客气。我知道此人不可怠慢,笑道:“有劳公公。”即随他进了东宫大门。
  李进忠一面走,一面叮嘱我道:“姑娘说话务必小心些,太子殿下今日心境颇劣。”我笑道:“多谢公公提点,我自会小心说话,不惹殿下生气便是。”我跟在他身后,只觉东宫比上阳宫要大许多,夜色之中,依稀只见楼阁掩映,应是十分恢弘大气。
  我随李进忠走近一处殿阁之前,李进忠立在门外道:“奴婢禀太子殿下,求见之人已到。”只听里面淡淡的声音道:“让她进来吧。”李进忠答道:“是。”使眼色与我,我只得轻轻推门而入,他却并未跟进来。
  只见太子坐在书案之前似正在看书,却是面无表情,有几个宫女内监随侍在旁,我跪拜道:“奴婢参见太子殿下。”他亦是淡淡道:“免礼平身。你今日前来见本宫,为了何事,尽管明言。”却是看也不看我一眼。
  我知他今日如此态度是因日前之故,但为了救芙晴也顾不得他冷淡,却不肯站起,仍自跪于地上说道:“奴婢闻听今日有当诛之人扰乱东宫,殿下下令缉拿,奴婢妹妹年幼无知,晚间因一时贪玩,未能及时回返上阳宫内,如今被李大人拘禁于东宫讯问,恳请太子念她初入宫中尚不熟知规矩,放她回去,奴婢会请公主严加训导,但奴婢敢担保她与此事决无关联----只求殿下网开一面,奴婢永感殿下恩德。”
  只听他道:“本宫若是不肯放人呢?行刺本宫其罪非轻,深夜在宫中行走,即使无辜,终有可疑,本宫亦会追究。”
  我闻听此言,感觉他并不想放芙晴,反而隐隐有责备追查之意。如此一来,芙晴不但今日无法脱身,只怕日后尚有麻烦。不觉失望已极,深感自己无用,心中一痛,眼泪便要涌出来,又不能在太子面前失态,只得生生忍住,对他说道:“殿下执意追究,奴婢亦无可奈何。只求殿下将奴婢同妹妹一起拘禁,奴婢进宫之时曾承诺家人好好看顾于她,奴婢未能严加教导致有今日之事,是奴婢之过,请殿下同罪并处。”
  他终于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见我泫然欲泣之状,目光随即又转向别处,依然冷冷道:“此事本与你无关,你又何必如此。本宫既已下令,决无更改。你且回宫去吧。”
  我凝眸定定看他,只见他面色虽冷,眼中却隐隐有一丝怜悯之意,心中暗怨自己糊涂,今日既是为了求情而来,若是只论宫中规矩,我如何讲得过他?芙晴本自有错,太子秉公论处,绝无可挑剔之处。若要他放了芙晴,除非是让他动恻隐之心,但是芙晴与他并无牵连,他又怎会无故去怜惜她?思来想去,似只有一个办法。
  前日飞云阁上我已知他心中对我有一丝眷恋,当时亦未多想只是拒绝。如今心系卢杞,对他更无杂念,只是若要救芙晴,恐怕只得如此,即使是欺骗于他,也是值得。
芙蓉叶下三更雨
  我心念既定,遂向他说道:“奴婢还有一句话回禀殿下,但是奴婢只愿告知殿下一人。”他并无迟疑,将眼光扫过随侍宫人,那些宫人皆明白其意,默然退出门外。他方转向我道:“你有什么话,现下可以说了。”
  我轻轻闭了一下眼睛,心道并非我有意骗你,只是若非如此,你定然不会管我们,只好说违心之言了。再睁开眼睛时,已是笑意盈盈,对他柔声说道:“奴婢今日斗胆前来,除了为妹妹之事,其实……其实奴婢亦是闻听东宫有刺客,心中担忧不已。今见殿下安然无恙,奴婢亦可放心回去了,奴婢告退。”言毕故意再不去看他什么反应,起身而去。心中暗暗揣测,此计不知有用无用。
  果然听见他在我身后说道:“站住。本宫还有话问你。”我并不回头,只是说道:“殿下请讲。”他渐渐走近我身后,我方才转过身来,只见他注视着我的眼睛,喟然自叹道:“本宫是应该相信你今日之言,还是日前……”
  我见他如此神色,知道他心中定是还对飞云阁之事有所芥蒂,蹙眉说道:“茉儿年幼无知,现在已然知错了,殿下莫非还是不愿原谅茉儿么?”心中想道,他若是不相信我今日演的这场戏,那我真是白白耗费心思了。
  殿内灯火本是明亮,只见他望向我,嘴角逸出一丝轻笑,道:“你若要本宫相信你,只须做一件事即可证明。”我心跳不由加快,有些害怕,心想他该不是要我以身相许吧,今夜这种情形之下,量他也不会有这种心情。面上坦然笑道:“殿下请讲。”心里却是惶恐不安。他轻笑道:“你既如此留意本宫,你只须告诉本宫,这十几日来本宫大约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宫中传递消息并不困难,若是我有心留意有关太子的事情,无论如何总是说得出几件来,除非根本就不曾关心过。但这些时日以来我在上阳宫内,确实从未想到过他,这个难题却是如何去解?
  他一直似笑非笑看着我,等着我答他问题,百般无奈,我只得微嗔道:“殿下乃是监国太子,日理万机,都是朝廷机密。茉儿怎能知道殿下每日所忙何事?”他淡淡笑道:“你不用顾左右而言他,你明知本宫所指的并非这些。”我只得冥思苦想,苦苦思索与东宫太子相关之事,忽地想起那日送茉莉花的内侍说过,那花是因东宫先要的,贡进多了才各宫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