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音--女皇神慧(上) [1]
中书令王铭,在我和览结婚以后就要求解职。不过父皇以内忧外患作理由不允许。在我十四岁那年平息乱党后,他多次上表,览也帮着劝说,我就同意老大人致仕。 览的唯一的哥哥王珏,无心官宦,一直隐居在南山。览去世后,我多次征召他,欲引为宰辅。他还是“不起”。现在的王氏,是以览的从兄弟,和几个叔父为主。览死去以后,我有心的培养王氏子弟。如今,王氏一人位列三公,三四品官九人,难怪天下人说“陛下对王氏恩泽太深”。王越的例子,是给我敲了一记警钟吗?
我回过神来,华鉴容已经在地上跪了多时了。
“鉴容,你来了?”我亲切地说,简直算笑容可掬。
他是我的表兄,我姑母建安懿公主的独子,算是一家人。我有许多年没有这么直呼他的名字了,他竟然沉默了片刻。“陛下。”尔后,他应道。
“平身吧。入秋,地砖上寒气重。”我说。
“臣谢陛下隆恩。”他洒脱的站了起来,冷清的书房因为他的点缀而活泼。我仔细看看他,熟悉的脸面,明艳生动。如果不是那两道浓黑的剑眉,他简直是个艳丽的有点妖冶的男人了。可惜,他总是那么一幅骄傲的近乎傲慢的样子,下颚微微上抬,嘴角略带嘲讽的上翘。我突然想起来以前览称赞他的“美姿容”时候,我说的话:“也就是一只大孔雀,永远成不了凤凰。”
今天早上,想到这句我以为贴切的评价,我是一点开心不了。但我还是带着微笑对他说:“鉴容,你当仆射兼领吏部多久了?”
“臣主持吏部三年。任仆射也有十五个月。”
“吏部为六部之首,领选官员,职务繁重。这三年来政绩卓著。卿刚满二十六岁吧?而且卿还是皇族,朕应该更加倚重的。”
他的眉毛一抬,不慌不乱:“陛下,这都是臣的分内事。陛下过奖了。吏部人才济济,臣能够领选,因为陛下的知遇,也是因为臣同皇家的亲属关系。”
他的语气说明他知道我刚才的话不过是个铺垫。
我沉吟一会儿,问:“卿觉得吏部侍郎张石峻如何?”
“廉洁独立,是个第一流的人。”他肯定地说。
我在心里冷笑,你华鉴容也有看重人家的时候吗?当年你面对“相王”览都有不逊犯上的话呢。说到底是自信人家的算计都不如你吧?
我对华鉴容点头,说:“那么卿北上期间,朕也可以放心了。”
“陛下?”他猛地抬头。突然告诉他要他随驾北上,打乱了他的计划吗?
我最喜欢看他吃惊的模样。一时间不是那个笑看风云,不可一世的人物。倒像个大孩子。就说:“朕想来想去,这次南北会见,还是卿伴驾才好。”我背过身去,语气哀婉:“皇夫弃世,朕可仰仗的人才也就是卿等几人。”
“陛下,臣很感激。虽然臣本来是要留守京师的。但是有张大人在,臣也没有后顾之忧。臣一定尽力辅佐陛下,完满南北之会。”奇怪,他好像还很兴奋。我听了他那么说,极想回头研究他的表情。但是,如今他的城府哪里会放在脸上。
“那最好不过。卿马上回去准备一下。跪安吧。”我说。过了好一会儿,我才面向墙壁叹了口气。鉴容,如果连你也开始演戏。谁还可以相信?
一转身,愕然发现他还没有走。有什么奇特的神色凝固在他的脸上。他以前经常不守宫规,但是览去世以后他变得谨慎了许多。
“怎么,还在?”我还是带着不可捉摸的微笑问。
他沉思,突然和很久以前一样,理直气壮的直视我,明亮的黑色眸子里闪烁光亮:“陛下,相信臣吗?”
我沉默,有理的人怎么变成了他?还是我误会了他?我心头一动。
我们就这么对视着,我巍然如山。他的眼睛却逐渐潮湿。我哪里会忘记了他有怎样的一双眼啊!黑白分明,亮丽璀璨的连星星都比不过。他今天为什么会失态,我没有兴趣探究。
我终于说:“相信,所谓信任,没有相信,哪里会任用你呢?鉴容,你看着朕长大,应该了解朕。”
他终于离开,一言不发。这种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他是个聪明人,虽然刚才有点失态,但他不会再犯。我们两个,其实是很相像的人。
我离宫的时候,照例是三公带领群臣送我。我的目光扫到了跪在后面的张石峻,一个消瘦严肃的中年人。他看到我,似有灵犀。出身贫寒,为人耿介的他,曾经十年都默默无闻的做一个小令。直到身为太宰的览发现他,一力提拔。览病危的时候,召集商议事情的除了中书郎张石峻,都是三品以上官员。他到吏部,毫不留情给少年得志的华鉴容几个钉子,没有想到今天华鉴容倒说他的好。这个张石峻,不是池中物。
三公都年纪不轻了。我一笑,去扶太师何规。太师年过古稀,目前不问政,半隐退了。“何太师,卿就免了这种礼节吧。”
“ 陛下,此次北上,请保重龙体。微臣年老,不能随行,只愿陛下万事顺利,臣静候笔下回銮。”
“好,借太师吉言。太师,也要保重。领头等候朕回京。”我说。太师的身体不妙,在秋风中就像一片枯叶。我强压不吉祥的念头,隔着太师的袖子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
转过脸,我看了看年过半百的司空王琪。虽然他满头白发,神色却清明,精神矍铄。他是览的叔父,在宫廷里我是随着览叫他“阿叔”的。到了现在,我该交代得都交待了。他是一代鼎臣,有些话不用我再三强调的。
“王司空,有卿在,政务自然不用朕担心。”
“陛下,保重。”王琪是从来不说多余的话。
大将军宋舟是帝国的传奇人物。已经年老。黝黑的脸上是宁静的表情。他有一张最普通的脸,但是看了以后,你会永远记住那么精神集中的沧桑面孔。我只对他点点头,他是我父亲最相信的人,也从来没有叫我失望过。我觉得对他说什么都算废话。
“恭送陛下起驾。”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我进入了金质的辇车。我的首席侍女齐洁陪伴在侧。齐洁风貌整洁,比我大六岁。她是立誓终身不嫁的,父亲是已故的领军将军关延。她不嫁的原因,是个谜团。我问过几次,还是徒然。
“陛下,要不要在车里小睡?”她体贴的问。
我捏一下她的手,这是我对人亲热的习惯:“朕看上去很累吗?”
“没有,奴婢只是要陛下到下午更有兴头看京外的风物。”她可是个水晶心肝的伶俐人。要不然也不可能把宫内杂务调停的那么稳当。
我摇头:“可惜我是睡不着的。”
京外的风景,还是引人入胜,只是没有了览。平添一段心伤而已。华鉴容,王览,周远薰,韦娘,其他的人。这个故事很长。长的就像现在这段北上的路一样。我,女皇帝炎神慧,也是一个从一个淘气的小女孩长大的。
=========
一 昭阳春日
我的母后,乃国色天香的美女。这一点,任谁都可以想到的。然而作为后妃,仅仅有此,难以长胜不衰。后宫天生丽质的女子年年不断,母亲的年龄则一岁岁增大。母亲的魅力,在于她似乎永远愉快的心情。至少她的表面如此。她巧笑,媚笑,会在父皇怀里像个天真的女孩子一样放声大笑。她在人前永远是个最会凑趣的女子。不论哪个男子,和她说了话。都会觉得自己特别讨人喜欢。
父皇的每个妃嫔在皇后面前,都会感到她俘获人心的平易性格。但是多年来,只有皇后一个人生了孩子,而且还是个女孩——那就是我。父皇精力充沛,母亲还不时地引荐美女,为什么子嗣单薄真是个谜。但既然天子都不想去探求其中的奥秘,别人又怎么敢涉足禁宫的漩涡?
我母亲并不干预政治,她唯一的愿望就是我可以继承皇位。我宏朝三百年,女皇也有过两三个。所以女主算不上破天荒。只是有一条规矩,没有男嗣才可立女嗣。我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正坐在母亲的裙下看图画。父皇告诉母后说,他决定明日正式册封我为皇太女。母亲笑了,伸出手抚摸我的额发。
我放下手里的图画,问:“母后,什么叫皇太女?”
“傻孩子”,母亲的笑声从喉咙里发出轻快的共鸣:“就是继承天下的人呀。”
我似懂非懂:“如果以后再有了弟弟,我就不是皇太女了?”
母亲只是笑了笑,不说话。倒是父皇抱起了我:“那是以后的事情。做了皇太女,你就要注意仪态,不要成天淘气了。”
父皇瘦长,面容端庄。如果给他一袭白衣,他活脱脱是个“秀骨清像”的仙人。他算是一个明君,二十岁登基后,当了二十年太平天子,政通人和。难免他也会心情烦躁,这时候他就会来到昭阳殿,看一看他的妻子被他称为“艳阳天”的笑脸,心情立刻就可以平复下来。他爱母亲,可也不是专宠。父皇文采风流,不能拒绝美丽的东西。他喜欢漂亮的面孔。母亲对此很了解。
母亲侧过头,对父皇微笑着说:“陛下,沈尚书的女儿真是妩媚呢。她新排了舞蹈,很是精彩。陛下这会子有空,到婕妤那里去看一看罢。”
父皇年过不惑,但在母亲面前,还会脸红。他只是答道:“她的火候还不够,如果她看过皇后当年的舞姿,就不会那么得意了。”
母后眯缝起秀目,浅浅笑道:“陛下怎么那么说?陛下喜欢的,我就喜欢。我觉得胡婕妤就是叫人动心。小翘鼻子,楚腰纤纤。可是个齐全的孩子呢。”
想到雪肤花貌的沈婕妤用麦秆给我编制的微型宫殿,我也告诉父皇:“慧儿也喜欢婕妤,她可好了。”
母后拉住我的手, 对父皇说:“陛下起驾吧。怎么叫那姑娘空等?我有了这孩子知足了,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等父皇终于给母后推走了,母后突然抱住我:“我的慧慧宝贝,有一天你会成为至高无上的女人。不用再象妈妈一样,不用象妈妈一样。”
我被母亲抱着,看不到她的表情,只觉得她的手指扎得我的背生疼。我忍住不喊疼,毕竟母亲总是为我好的。我只是似懂非懂的叫:“母后,母后。”
她这才放松我,一张笑脸移到我面前 :“你想不想有个弟弟?”
我使劲点头,我可想有个小弟弟了。做不做皇太女,与我什么要紧?
母亲愣着看了我半晌,才露出每次哄我的那种甜腻的笑 。“母亲生你的时候就过了三十岁了。”她很轻轻的说。
“我已经不会再生,这后宫哪里还会有什么弟弟妹妹?你这个傻宝宝。”她芙蓉如面柳如眉,更兼巧笑嫣然。
我五
我回过神来,华鉴容已经在地上跪了多时了。
“鉴容,你来了?”我亲切地说,简直算笑容可掬。
他是我的表兄,我姑母建安懿公主的独子,算是一家人。我有许多年没有这么直呼他的名字了,他竟然沉默了片刻。“陛下。”尔后,他应道。
“平身吧。入秋,地砖上寒气重。”我说。
“臣谢陛下隆恩。”他洒脱的站了起来,冷清的书房因为他的点缀而活泼。我仔细看看他,熟悉的脸面,明艳生动。如果不是那两道浓黑的剑眉,他简直是个艳丽的有点妖冶的男人了。可惜,他总是那么一幅骄傲的近乎傲慢的样子,下颚微微上抬,嘴角略带嘲讽的上翘。我突然想起来以前览称赞他的“美姿容”时候,我说的话:“也就是一只大孔雀,永远成不了凤凰。”
今天早上,想到这句我以为贴切的评价,我是一点开心不了。但我还是带着微笑对他说:“鉴容,你当仆射兼领吏部多久了?”
“臣主持吏部三年。任仆射也有十五个月。”
“吏部为六部之首,领选官员,职务繁重。这三年来政绩卓著。卿刚满二十六岁吧?而且卿还是皇族,朕应该更加倚重的。”
他的眉毛一抬,不慌不乱:“陛下,这都是臣的分内事。陛下过奖了。吏部人才济济,臣能够领选,因为陛下的知遇,也是因为臣同皇家的亲属关系。”
他的语气说明他知道我刚才的话不过是个铺垫。
我沉吟一会儿,问:“卿觉得吏部侍郎张石峻如何?”
“廉洁独立,是个第一流的人。”他肯定地说。
我在心里冷笑,你华鉴容也有看重人家的时候吗?当年你面对“相王”览都有不逊犯上的话呢。说到底是自信人家的算计都不如你吧?
我对华鉴容点头,说:“那么卿北上期间,朕也可以放心了。”
“陛下?”他猛地抬头。突然告诉他要他随驾北上,打乱了他的计划吗?
我最喜欢看他吃惊的模样。一时间不是那个笑看风云,不可一世的人物。倒像个大孩子。就说:“朕想来想去,这次南北会见,还是卿伴驾才好。”我背过身去,语气哀婉:“皇夫弃世,朕可仰仗的人才也就是卿等几人。”
“陛下,臣很感激。虽然臣本来是要留守京师的。但是有张大人在,臣也没有后顾之忧。臣一定尽力辅佐陛下,完满南北之会。”奇怪,他好像还很兴奋。我听了他那么说,极想回头研究他的表情。但是,如今他的城府哪里会放在脸上。
“那最好不过。卿马上回去准备一下。跪安吧。”我说。过了好一会儿,我才面向墙壁叹了口气。鉴容,如果连你也开始演戏。谁还可以相信?
一转身,愕然发现他还没有走。有什么奇特的神色凝固在他的脸上。他以前经常不守宫规,但是览去世以后他变得谨慎了许多。
“怎么,还在?”我还是带着不可捉摸的微笑问。
他沉思,突然和很久以前一样,理直气壮的直视我,明亮的黑色眸子里闪烁光亮:“陛下,相信臣吗?”
我沉默,有理的人怎么变成了他?还是我误会了他?我心头一动。
我们就这么对视着,我巍然如山。他的眼睛却逐渐潮湿。我哪里会忘记了他有怎样的一双眼啊!黑白分明,亮丽璀璨的连星星都比不过。他今天为什么会失态,我没有兴趣探究。
我终于说:“相信,所谓信任,没有相信,哪里会任用你呢?鉴容,你看着朕长大,应该了解朕。”
他终于离开,一言不发。这种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他是个聪明人,虽然刚才有点失态,但他不会再犯。我们两个,其实是很相像的人。
我离宫的时候,照例是三公带领群臣送我。我的目光扫到了跪在后面的张石峻,一个消瘦严肃的中年人。他看到我,似有灵犀。出身贫寒,为人耿介的他,曾经十年都默默无闻的做一个小令。直到身为太宰的览发现他,一力提拔。览病危的时候,召集商议事情的除了中书郎张石峻,都是三品以上官员。他到吏部,毫不留情给少年得志的华鉴容几个钉子,没有想到今天华鉴容倒说他的好。这个张石峻,不是池中物。
三公都年纪不轻了。我一笑,去扶太师何规。太师年过古稀,目前不问政,半隐退了。“何太师,卿就免了这种礼节吧。”
“ 陛下,此次北上,请保重龙体。微臣年老,不能随行,只愿陛下万事顺利,臣静候笔下回銮。”
“好,借太师吉言。太师,也要保重。领头等候朕回京。”我说。太师的身体不妙,在秋风中就像一片枯叶。我强压不吉祥的念头,隔着太师的袖子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
转过脸,我看了看年过半百的司空王琪。虽然他满头白发,神色却清明,精神矍铄。他是览的叔父,在宫廷里我是随着览叫他“阿叔”的。到了现在,我该交代得都交待了。他是一代鼎臣,有些话不用我再三强调的。
“王司空,有卿在,政务自然不用朕担心。”
“陛下,保重。”王琪是从来不说多余的话。
大将军宋舟是帝国的传奇人物。已经年老。黝黑的脸上是宁静的表情。他有一张最普通的脸,但是看了以后,你会永远记住那么精神集中的沧桑面孔。我只对他点点头,他是我父亲最相信的人,也从来没有叫我失望过。我觉得对他说什么都算废话。
“恭送陛下起驾。”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我进入了金质的辇车。我的首席侍女齐洁陪伴在侧。齐洁风貌整洁,比我大六岁。她是立誓终身不嫁的,父亲是已故的领军将军关延。她不嫁的原因,是个谜团。我问过几次,还是徒然。
“陛下,要不要在车里小睡?”她体贴的问。
我捏一下她的手,这是我对人亲热的习惯:“朕看上去很累吗?”
“没有,奴婢只是要陛下到下午更有兴头看京外的风物。”她可是个水晶心肝的伶俐人。要不然也不可能把宫内杂务调停的那么稳当。
我摇头:“可惜我是睡不着的。”
京外的风景,还是引人入胜,只是没有了览。平添一段心伤而已。华鉴容,王览,周远薰,韦娘,其他的人。这个故事很长。长的就像现在这段北上的路一样。我,女皇帝炎神慧,也是一个从一个淘气的小女孩长大的。
=========
一 昭阳春日
我的母后,乃国色天香的美女。这一点,任谁都可以想到的。然而作为后妃,仅仅有此,难以长胜不衰。后宫天生丽质的女子年年不断,母亲的年龄则一岁岁增大。母亲的魅力,在于她似乎永远愉快的心情。至少她的表面如此。她巧笑,媚笑,会在父皇怀里像个天真的女孩子一样放声大笑。她在人前永远是个最会凑趣的女子。不论哪个男子,和她说了话。都会觉得自己特别讨人喜欢。
父皇的每个妃嫔在皇后面前,都会感到她俘获人心的平易性格。但是多年来,只有皇后一个人生了孩子,而且还是个女孩——那就是我。父皇精力充沛,母亲还不时地引荐美女,为什么子嗣单薄真是个谜。但既然天子都不想去探求其中的奥秘,别人又怎么敢涉足禁宫的漩涡?
我母亲并不干预政治,她唯一的愿望就是我可以继承皇位。我宏朝三百年,女皇也有过两三个。所以女主算不上破天荒。只是有一条规矩,没有男嗣才可立女嗣。我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正坐在母亲的裙下看图画。父皇告诉母后说,他决定明日正式册封我为皇太女。母亲笑了,伸出手抚摸我的额发。
我放下手里的图画,问:“母后,什么叫皇太女?”
“傻孩子”,母亲的笑声从喉咙里发出轻快的共鸣:“就是继承天下的人呀。”
我似懂非懂:“如果以后再有了弟弟,我就不是皇太女了?”
母亲只是笑了笑,不说话。倒是父皇抱起了我:“那是以后的事情。做了皇太女,你就要注意仪态,不要成天淘气了。”
父皇瘦长,面容端庄。如果给他一袭白衣,他活脱脱是个“秀骨清像”的仙人。他算是一个明君,二十岁登基后,当了二十年太平天子,政通人和。难免他也会心情烦躁,这时候他就会来到昭阳殿,看一看他的妻子被他称为“艳阳天”的笑脸,心情立刻就可以平复下来。他爱母亲,可也不是专宠。父皇文采风流,不能拒绝美丽的东西。他喜欢漂亮的面孔。母亲对此很了解。
母亲侧过头,对父皇微笑着说:“陛下,沈尚书的女儿真是妩媚呢。她新排了舞蹈,很是精彩。陛下这会子有空,到婕妤那里去看一看罢。”
父皇年过不惑,但在母亲面前,还会脸红。他只是答道:“她的火候还不够,如果她看过皇后当年的舞姿,就不会那么得意了。”
母后眯缝起秀目,浅浅笑道:“陛下怎么那么说?陛下喜欢的,我就喜欢。我觉得胡婕妤就是叫人动心。小翘鼻子,楚腰纤纤。可是个齐全的孩子呢。”
想到雪肤花貌的沈婕妤用麦秆给我编制的微型宫殿,我也告诉父皇:“慧儿也喜欢婕妤,她可好了。”
母后拉住我的手, 对父皇说:“陛下起驾吧。怎么叫那姑娘空等?我有了这孩子知足了,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等父皇终于给母后推走了,母后突然抱住我:“我的慧慧宝贝,有一天你会成为至高无上的女人。不用再象妈妈一样,不用象妈妈一样。”
我被母亲抱着,看不到她的表情,只觉得她的手指扎得我的背生疼。我忍住不喊疼,毕竟母亲总是为我好的。我只是似懂非懂的叫:“母后,母后。”
她这才放松我,一张笑脸移到我面前 :“你想不想有个弟弟?”
我使劲点头,我可想有个小弟弟了。做不做皇太女,与我什么要紧?
母亲愣着看了我半晌,才露出每次哄我的那种甜腻的笑 。“母亲生你的时候就过了三十岁了。”她很轻轻的说。
“我已经不会再生,这后宫哪里还会有什么弟弟妹妹?你这个傻宝宝。”她芙蓉如面柳如眉,更兼巧笑嫣然。
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