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在清朝的米虫生活》千本樱景严_派派小说 [44]
模一样,说不定是老四偷懒,让人直接做了两个,把其中一个给了十三。
无言地走过十三进奉的花灯,康熙皇帝再往后一看,一眼看中了不远处一盏素色的宫灯。他直接略过其他的灯,加快了几步,等看清了灯纱上的字,康熙爷就是一愣,双眼发亮。李德全,很机灵的,忙上前,轻托宫灯,慢慢转着,让皇上能仔细阅读上面的字。
“这是谁的灯?”看完的康熙皇帝,一个转身。
十六阿哥胤禄匆匆从人群里挤了出来,单膝跪倒:“皇阿玛,是儿臣的。”虽然在佟庶福晋那里说得轻松,当真的面对皇阿玛的时候,小十六的心还是忐忑不安的。
康熙围着胤禄转了一圈,转得十六背后的汗都出来了,转得本来热闹的人群一下子寂静一片。
“好学问,我都不知道,十六的学问都赶上皇阿玛了。”
“儿臣惶恐,不敢欺瞒皇阿玛,这首诗,是儿臣从别处抄来的。”
“哦……抄来的。”康熙爷点了点头。
“皇上息怒,十六阿哥也是出于对密妃娘娘的一片孝心。就臣妾所知,这首诗出自《诗经》,十六阿哥是希望皇上能够亲手将他的这盏宫灯送给密妃娘娘。” 乌拉纳喇氏出列,双膝跪倒,替十六阿哥解释。君心难测,还是尽早解释清楚比较好。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四贝勒府的嫡福晋是出了名的好人,不过她那么清楚十六的宫灯上的诗词的内容,再想到十六阿哥和四阿哥府里某位博学夫人交情很深,看来这首诗是出自这位夫人之手了,那皇上吃惊,大家也就不奇怪了。经过这么前后一连贯,气氛有了些松动。只不过,是什么诗词居然能让当今皇上都吃惊?大家的好奇心也吊了起来。
康熙眼睛一扫,在场大多数人的表情他尽收眼底,:“起来吧。李德全,回头让人把灯上的诗词拓印一份,然后把灯送到密妃那里,吩咐下去,明晚传膳密妃处。”
“喳。”
“谢皇阿玛。” 胤禄一抱拳,站了起来。然后,又谢过了四嫂。
“你们也来瞧瞧吧,谁能猜出诗名,朕另有赏赐。刚刚乌拉纳喇氏可是有提点,是出自《诗经》。”
“喳。”几位阿哥上前,看了第一眼,十阿哥胤誐率先退了出来,到旁边看热闹去,不用看了,这次没他的戏,这佟庶福晋不知道又从哪里抄来这种妖蛾子的诗,皇阿玛正好借机用来考大家的学问。
太子本来是想要小太监把诗词抄录一份,不过三贝勒摇了摇头,这洋文自己抄可是比小太监快多了,还是他来抄吧。
Guan! Guan! Cry the fish hawks
on sandbars in the river:
a mild-mannered good girl,
fine match for the gentleman.
A ragged fringe is the floating-heart,
left and right we trail it:
that mild-mannered good girl,
awake, asleep, I search for her.
I search but cannot find her,
awake, asleep, thinking of her,
endlessly, endlessly,
turning, tossing from side to side.
A ragged fringe is the floating-heart,
left and right we pick it:
the mild-mannered good girl,
harp and lute make friends with her.
A ragged fringe is the floating-heart,
left and right we sort it:
the mild-mannered good girl,
bell and drum delight her.
三贝勒又抄了几份,方便其他人看。看到一大群人都在低头研究这诗词的样子,胤禄有些得意。
“这是一首情诗,是一个男子向一个女子表达爱意的诗。”十二阿哥胤祹肯定到。
康熙点了点头,表示肯定。然后,他看了一下在冥思苦想的众人后,招手将十六叫到身边:“十六,佟佳氏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当场默写出来的吗?”
胤禄摇头,“庶福晋是进书房写的,她说要找本书。”
“哦?什么书?”
“儿臣一时兴奋,没有问,请皇阿玛恕罪。”
“看来她的书房有宝啊。”
“皇阿玛说的是,所以四哥也把自己的书房搬到了庶福晋那里。”
“皇阿玛,儿臣猜到了。”三贝勒一脸兴奋。
“说来听听。”
“是《关雎》。第一段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不错,来人,赏。”
“谢皇阿玛赏。”三贝勒胤祉谢恩,事实上,猜中这诗词对他来说,比任何赏赐都珍贵。
“论洋人这学问,我们兄弟当中,可是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三弟的。”太子笑道。
“非也,非也,能将《关雎》的含义翻译得如此准确的那个人,才学在小弟之上。” 三贝勒胤祉谦虚道。
听了此话后,所有人的脑海中都闪过一个念头,这位佟佳氏庶福晋,在洋文上有如此高的才学吗?然后又很迅速的将这个念头抹去,绝对不可能,这首诗肯定又是她从哪里抄来的,然后给小十六用上了。不要说,这十六阿哥和佟佳氏庶福晋的感情还是真好。
后来,胤禛曾问过佟淑兰,为什么对十六阿哥特别好。
“从手掌看,十六阿哥是个长寿的人,从面像看,他是个有福气的人,再加上他名字里的禄,福禄寿三星全占全了,这样的人不巴着,还巴着谁?就算是多沾点福气也好啊。”而且趁他现在年纪还小,这嫩豆腐不吃白不吃。当然,这句话是绝对不能说出口的。
书房毁了
作者有话要说:1.有看到一些亲的留言,提到V文的事情,请大家仔细阅读首页'注意事项'第一条,谢谢.所以再有亲议论的话,凑字数,小千是无所谓的,但不单独答复了.
2.还有些亲提到的历史遗留问题,请大家仔细阅读文章简介,这是半架空文,佟佳氏淑兰这个人物,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所以一些与历史事件、时间不符的,请大家忽略。还是老话,凑字数,小千会认真拜读,当是吸收知识的,但文章不会因此而改变,也不做单独答复了。谢谢
3. 关于上一章,为什么众阿哥不怀疑,因为他们先入为主地认为淑兰不是真的爱看书,是为了引起44的注意。 再加上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他们也不认为女主的才学会那么好。 而越往后拖,越能自圆其说,淑兰可以说自己的英文是到了四阿哥府后自学的,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得天才也不是没有,而且现在,淑兰进四贝勒府也有4年多了,她天天看书,44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他可以肯定自家这个小老婆的洋文不简单,但是到底有多深,他还不清楚罢了。
============================================================================
这章做了一些修文,今天会再更一章的。不要催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元宵节弘晖穿着红袄,抱着汤圆灯笼,到处玩耍的可爱模样还历历在目,没曾想,过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场大病就夺去了这个幼小的生命,不由令人感叹,世事无常。整个四贝勒府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就佟淑兰同学的描述就是,四贝勒府的上空黑漆漆的乌云一片,不时有电闪雷鸣,局部地区下有阵雨。
弘晖的死对福晋乌拉纳喇氏的打击是巨大的,据小翠说,福晋变得严厉异常,动不动就责骂下人。淑兰听了,点了点头,可以理解,她需要找一个发泄自己忧伤的渠道。所以,佟庶福晋同时提点自家的小丫头,非常时期,小心做人,千万别在这当口往枪口上撞,碰上了侧福晋,自己或许还可以说上点话,要是犯在福晋或贝勒爷手里,在这当口,无疑于自己找死。小翠连忙点头应着。
直到福晋身边最信任的大丫环翠珠受了伤,前来求救,淑兰才不得不硬着头皮上火线。
次日早晨,给福晋请安,佟淑兰一改过去,早去早回的原则,故意拖拖拉拉,等到其他院子里的主子都走了之后,才姗姗来迟。
“你终于记得我这个福晋,想要来请安了。” 乌拉纳喇氏满含着恨意。
“福晋恕罪。”佟淑兰连忙屈膝。
“你是不是早就看出了我的晖儿短命,所以从不与他亲近,是不是?” 乌拉纳喇氏激动地上前紧走几步,与佟淑兰直面:“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你对晖儿的好都及不上对十六阿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呵,真不愧是夫妻,问出的话,一模一样。淑兰没有反驳福晋的话,很直接地回答了一个“是”字。
‘啪’一个巴掌声回响在屋中,屋里所有的丫环、婆子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大阿哥在地府不肯喝孟婆汤,为的就是转世时能够认清楚,再来做您的儿子。福晋,您还要他在地府等多久?”佟淑兰与福晋对视,没有退缩。这可是关键时刻。
乌拉纳喇氏的身体晃了晃,“真的吗?他真的还会回来,再投胎做我的儿子?” 看来福晋相信了淑兰的话了。
“他想,可现在看来是福晋,您不愿意呢。不然,您怎么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子,不知道要好好保重呢?”
乌拉纳喇心怡再也忍不住,一把抱住淑兰的身子,放声痛哭。能哭出来就代表没事了,佟淑兰也是大大地松了口气,脸上这才感觉到火辣辣得痛,这下手也太狠了,脸肯定是肿了!回头一定不能忘了,
无言地走过十三进奉的花灯,康熙皇帝再往后一看,一眼看中了不远处一盏素色的宫灯。他直接略过其他的灯,加快了几步,等看清了灯纱上的字,康熙爷就是一愣,双眼发亮。李德全,很机灵的,忙上前,轻托宫灯,慢慢转着,让皇上能仔细阅读上面的字。
“这是谁的灯?”看完的康熙皇帝,一个转身。
十六阿哥胤禄匆匆从人群里挤了出来,单膝跪倒:“皇阿玛,是儿臣的。”虽然在佟庶福晋那里说得轻松,当真的面对皇阿玛的时候,小十六的心还是忐忑不安的。
康熙围着胤禄转了一圈,转得十六背后的汗都出来了,转得本来热闹的人群一下子寂静一片。
“好学问,我都不知道,十六的学问都赶上皇阿玛了。”
“儿臣惶恐,不敢欺瞒皇阿玛,这首诗,是儿臣从别处抄来的。”
“哦……抄来的。”康熙爷点了点头。
“皇上息怒,十六阿哥也是出于对密妃娘娘的一片孝心。就臣妾所知,这首诗出自《诗经》,十六阿哥是希望皇上能够亲手将他的这盏宫灯送给密妃娘娘。” 乌拉纳喇氏出列,双膝跪倒,替十六阿哥解释。君心难测,还是尽早解释清楚比较好。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四贝勒府的嫡福晋是出了名的好人,不过她那么清楚十六的宫灯上的诗词的内容,再想到十六阿哥和四阿哥府里某位博学夫人交情很深,看来这首诗是出自这位夫人之手了,那皇上吃惊,大家也就不奇怪了。经过这么前后一连贯,气氛有了些松动。只不过,是什么诗词居然能让当今皇上都吃惊?大家的好奇心也吊了起来。
康熙眼睛一扫,在场大多数人的表情他尽收眼底,:“起来吧。李德全,回头让人把灯上的诗词拓印一份,然后把灯送到密妃那里,吩咐下去,明晚传膳密妃处。”
“喳。”
“谢皇阿玛。” 胤禄一抱拳,站了起来。然后,又谢过了四嫂。
“你们也来瞧瞧吧,谁能猜出诗名,朕另有赏赐。刚刚乌拉纳喇氏可是有提点,是出自《诗经》。”
“喳。”几位阿哥上前,看了第一眼,十阿哥胤誐率先退了出来,到旁边看热闹去,不用看了,这次没他的戏,这佟庶福晋不知道又从哪里抄来这种妖蛾子的诗,皇阿玛正好借机用来考大家的学问。
太子本来是想要小太监把诗词抄录一份,不过三贝勒摇了摇头,这洋文自己抄可是比小太监快多了,还是他来抄吧。
Guan! Guan! Cry the fish hawks
on sandbars in the river:
a mild-mannered good girl,
fine match for the gentleman.
A ragged fringe is the floating-heart,
left and right we trail it:
that mild-mannered good girl,
awake, asleep, I search for her.
I search but cannot find her,
awake, asleep, thinking of her,
endlessly, endlessly,
turning, tossing from side to side.
A ragged fringe is the floating-heart,
left and right we pick it:
the mild-mannered good girl,
harp and lute make friends with her.
A ragged fringe is the floating-heart,
left and right we sort it:
the mild-mannered good girl,
bell and drum delight her.
三贝勒又抄了几份,方便其他人看。看到一大群人都在低头研究这诗词的样子,胤禄有些得意。
“这是一首情诗,是一个男子向一个女子表达爱意的诗。”十二阿哥胤祹肯定到。
康熙点了点头,表示肯定。然后,他看了一下在冥思苦想的众人后,招手将十六叫到身边:“十六,佟佳氏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当场默写出来的吗?”
胤禄摇头,“庶福晋是进书房写的,她说要找本书。”
“哦?什么书?”
“儿臣一时兴奋,没有问,请皇阿玛恕罪。”
“看来她的书房有宝啊。”
“皇阿玛说的是,所以四哥也把自己的书房搬到了庶福晋那里。”
“皇阿玛,儿臣猜到了。”三贝勒一脸兴奋。
“说来听听。”
“是《关雎》。第一段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不错,来人,赏。”
“谢皇阿玛赏。”三贝勒胤祉谢恩,事实上,猜中这诗词对他来说,比任何赏赐都珍贵。
“论洋人这学问,我们兄弟当中,可是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三弟的。”太子笑道。
“非也,非也,能将《关雎》的含义翻译得如此准确的那个人,才学在小弟之上。” 三贝勒胤祉谦虚道。
听了此话后,所有人的脑海中都闪过一个念头,这位佟佳氏庶福晋,在洋文上有如此高的才学吗?然后又很迅速的将这个念头抹去,绝对不可能,这首诗肯定又是她从哪里抄来的,然后给小十六用上了。不要说,这十六阿哥和佟佳氏庶福晋的感情还是真好。
后来,胤禛曾问过佟淑兰,为什么对十六阿哥特别好。
“从手掌看,十六阿哥是个长寿的人,从面像看,他是个有福气的人,再加上他名字里的禄,福禄寿三星全占全了,这样的人不巴着,还巴着谁?就算是多沾点福气也好啊。”而且趁他现在年纪还小,这嫩豆腐不吃白不吃。当然,这句话是绝对不能说出口的。
书房毁了
作者有话要说:1.有看到一些亲的留言,提到V文的事情,请大家仔细阅读首页'注意事项'第一条,谢谢.所以再有亲议论的话,凑字数,小千是无所谓的,但不单独答复了.
2.还有些亲提到的历史遗留问题,请大家仔细阅读文章简介,这是半架空文,佟佳氏淑兰这个人物,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所以一些与历史事件、时间不符的,请大家忽略。还是老话,凑字数,小千会认真拜读,当是吸收知识的,但文章不会因此而改变,也不做单独答复了。谢谢
3. 关于上一章,为什么众阿哥不怀疑,因为他们先入为主地认为淑兰不是真的爱看书,是为了引起44的注意。 再加上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他们也不认为女主的才学会那么好。 而越往后拖,越能自圆其说,淑兰可以说自己的英文是到了四阿哥府后自学的,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得天才也不是没有,而且现在,淑兰进四贝勒府也有4年多了,她天天看书,44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他可以肯定自家这个小老婆的洋文不简单,但是到底有多深,他还不清楚罢了。
============================================================================
这章做了一些修文,今天会再更一章的。不要催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元宵节弘晖穿着红袄,抱着汤圆灯笼,到处玩耍的可爱模样还历历在目,没曾想,过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场大病就夺去了这个幼小的生命,不由令人感叹,世事无常。整个四贝勒府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就佟淑兰同学的描述就是,四贝勒府的上空黑漆漆的乌云一片,不时有电闪雷鸣,局部地区下有阵雨。
弘晖的死对福晋乌拉纳喇氏的打击是巨大的,据小翠说,福晋变得严厉异常,动不动就责骂下人。淑兰听了,点了点头,可以理解,她需要找一个发泄自己忧伤的渠道。所以,佟庶福晋同时提点自家的小丫头,非常时期,小心做人,千万别在这当口往枪口上撞,碰上了侧福晋,自己或许还可以说上点话,要是犯在福晋或贝勒爷手里,在这当口,无疑于自己找死。小翠连忙点头应着。
直到福晋身边最信任的大丫环翠珠受了伤,前来求救,淑兰才不得不硬着头皮上火线。
次日早晨,给福晋请安,佟淑兰一改过去,早去早回的原则,故意拖拖拉拉,等到其他院子里的主子都走了之后,才姗姗来迟。
“你终于记得我这个福晋,想要来请安了。” 乌拉纳喇氏满含着恨意。
“福晋恕罪。”佟淑兰连忙屈膝。
“你是不是早就看出了我的晖儿短命,所以从不与他亲近,是不是?” 乌拉纳喇氏激动地上前紧走几步,与佟淑兰直面:“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你对晖儿的好都及不上对十六阿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呵,真不愧是夫妻,问出的话,一模一样。淑兰没有反驳福晋的话,很直接地回答了一个“是”字。
‘啪’一个巴掌声回响在屋中,屋里所有的丫环、婆子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大阿哥在地府不肯喝孟婆汤,为的就是转世时能够认清楚,再来做您的儿子。福晋,您还要他在地府等多久?”佟淑兰与福晋对视,没有退缩。这可是关键时刻。
乌拉纳喇氏的身体晃了晃,“真的吗?他真的还会回来,再投胎做我的儿子?” 看来福晋相信了淑兰的话了。
“他想,可现在看来是福晋,您不愿意呢。不然,您怎么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子,不知道要好好保重呢?”
乌拉纳喇心怡再也忍不住,一把抱住淑兰的身子,放声痛哭。能哭出来就代表没事了,佟淑兰也是大大地松了口气,脸上这才感觉到火辣辣得痛,这下手也太狠了,脸肯定是肿了!回头一定不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