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夏》-1 [7]
我在公司后门,告诉我公寓的地址,我上来取一下钥匙。”
“你在原地,五分钟后我会下来。”
没多废话,交代完手头的事,转而下楼。
一拉开后门的细栅栏,就看见废弃铁桶边停着一辆高大的黑色敞篷越野吉普,车后堆着一个简易的行李袋,跟我估计的满车厢包裹大相径庭。他就这么随意地靠在积架上,嘴里叼着一根烟,左手缠着护腕,无袖的浅色系运动装,显得一身轻便,萌动着青春的援引,被风吹乱的黑发和忧郁的眼神令我想起在医院见到他的时候,那稍纵即逝的孤傲与难解。
只是这一次重新近距离地面对他,我的心情已与以往大不相同,是时候冷静地处理我同他之间的联系了,一味躲避并非明智,坦然一些,肯自动退一步,也许事情不会再糟下去,没准还能向另一个好的方向行进,开拓出新局面,呵,也许我是太乐观了,可目前,从我的角度看,也只能这样想了,没再花更多的力气去研究霍昀森要如何摆正他的位置。
他一看见我就把烟丢掉了,冲我淡笑:“不好意思,我早到了。”
“走吧。”我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驶座,“如果不介意,你可以住我那里。”
他有些意外地看了我一眼,踩下油门,问得也够坦率:“是怎么想了想?”
“我们的关系迟早会被公开,也不用刻意隐瞒,反正我房子有一层空着。”当我意识到这话说得辞不达意,将亲缘关系和某种关系搅得暧昧不明时已经被对方抓到尾巴。
“我们的关系?你是说哪方面的关系?”他饶有兴味地开口,挑眉从后视镜上朝我不经意地轻笑了一下,“真被公开我倒也不甚介意。”
“想让我立即将你遣返机场吗?”
“那倒不必麻烦。”
除了指路,我没有再与他多说话,看风景。
驶入花园后,张姨和华叔迎出来,这对华人老夫妻没有儿女,前年经人介绍,在我这边帮忙打理家务和修整花园,前后里外统共也就我一个人住,而且也不是天天回来的,今天居然盼到一个陌生客,他们居然也面露欣喜。
我带霍昀森上二楼,推开一扇门延他进入,随即响起一声口哨,还颇吃惊地回头看看我:“你怎么清楚我的品味?”
其实这间房本就是这么布置的,并没有多做改动。“只是把客厅的钢琴移了上来,格局没有变。”
“你也练琴?”
“以前练过,滥竽充数。”他无所谓地笑笑,以为我谦虚,其实这句我倒说的是实话。
“知道伯顿教授怎么评价你这得意门生吗?”伯顿是我在斯坦福的导师之一。
“他课外的话你只能通过推理过滤采纳,绝对不能全信,他一向是怀疑论者。”我有些无奈地看着他,“他说我什么了?”
“他说如果给你一个理由,你会给他十个答案,而且个个合理。”他把行李袋丢过来,“我觉得他评价得非常中肯。”
“你真觉得你很清楚我?
“这么说什么意思?算给我压力?”他的直觉还是准确的。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告诉你,大多时候,我们还是能和平共处。”这可不是威胁。
他已经站到我面前,突然抬起手,指尖很顺利地擦过我的脸,在我惊觉时已经放下,拾起脚边的袋子,从我身边经过,兀自走进衣橱间。
8
我靠在门柱边静等五分钟,他走出来一抬头,看见我仍在原地有点意外:“你──是不是还要赶回公司?”
我点下头:“对,如果你没有别的事,我先过去。”
他向我走近几步:“我还要出去一趟的,我送你吧,不是没开车来么?”
“车库里有一辆,没事的,我先走了。”一转身,干脆地下楼梯。
“喂!”他在我身后扬声道,“今天谢谢你。”
我没有回头,只是随意挥挥手表示无所谓。
其实我完全可以不作任何解释便调头回公司,但最终还是没那么做,大多时候我都会因为太顾虑自己的立场,所以多多少少会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僵局和迷惑当中。原以为霍昀森的出现不会对我的生活再造成什么样直接的影响,但事实上他还是在某种程度上给予我一种冲击,一种不确定性。
似乎已开始有点在乎这个人的存在,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其实赢得胜利的唯一标准是你能不能藐视和放弃对手,当你觉得不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风险。
驱车回到公司,在过道上被助理汤米拦下:“老大,莫德赛设计院的查理.莫顿先生希望跟你约个时间淡一淡合作细节,他想让我们的设计代表也一同出席,你看──”
“让克里斯把迈克他们写的方案定稿再修正一遍送过来。”说着就往办公室走,“麻烦你叫詹姆斯到我这边来一下,下午两点安排一个临时会议,需要跟设计部细致探讨一下莫德赛的事。”简要交代完毕后,便坐下投入工作。
半小时后设计部主管才现身:“真不好意思老板,一时脱不开身,客户下了催命符,派人在旁边盯着改样稿。”
“坐吧,有事同你商量。”
詹姆斯是非裔美国人,上一辈从肯尼亚移民过来,做事很殷实,咧开嘴的时候总能露出一口漂亮的白牙:“老板,你尽管吩咐,是不是关于莫顿的提案?”
“对,我想让伊森接这宗,但他对风行来说还是新手,可能需要一个磨合期。”我开门见山,“操作过程中,你替我观察一下,他是否真的适合这个位子。”
他面露激赏:“迈尔斯和我已经看过他之前的作品,非常棒。伊森霍在业内颇有名气,由他提纲挑大梁,设计院方面应该不会有异议。”
“好,一切由你把关,如果有不妥的地方,立即反馈给我,详细的我们会议上再集体讨论。”
他点头站起身:“伊森什么能到公司?”
“我要问过他才能确定,下个星期应该能够过来。”
詹姆斯难得开玩笑:“一听说伊森要来,逼得公司上下各部门女员工魂不守舍,建议以后工作时间,最好将他隔离,以免影响风行整体的运作效率,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摇头笑:“你当她们几岁?”
“这话可别让堂娜听见,会发飙的,她号称永远十八。”詹姆斯调皮地吐吐舌推门出去。
接着就是重复打仗,一天奋战到傍晚才暂时收工,七点半,我开车到市内的会员健身俱乐部,这也是每周的一个固定节目。
定期的运动不但使我保持最理想的体型,同时也能增进血液循环,帮助我消除疲劳,我极喜欢那种大汗淋漓的畅快感,力气散尽再回归的良性循环过程充满享受和爆发力,就像能全程掌控自己的情绪,而积聚在体内的忧虑也往往都能随汗水蒸发掉大半。
回去的时候已经快九点,张姨上前来问我晚上是否要准备夜宵,我随口道:“霍昀森呢?”
“你说那个漂亮年轻人啊?你前脚走,他后脚也离开了,还没回来过。”
“噢,没事,夜宵别做了,今天不用熬夜。”我抬头望了眼二楼房间的门。
张姨问:“要不要我在这儿等他回来?”
“不用了,您先去休息吧。”
适量的运动使人的神经系统短时间都处于兴奋状态,我在客厅里坐了一会儿,不知怎么的,又上楼推开未上锁的门,走进去掀开琴盖,循着熟悉的手感弹奏了贝多芬奏鸣曲,不过,真是太久没练,手都生了,等到舒伯特即兴曲时已经有些乱了。我唏嘘着合上琴盖,一转身──赫然发现霍昀森已经倚在门边环抱着双臂悠闲地看牢我,也不晓得有多长时间了。
我突然笑了,轻叹:“献丑。”
“第一乐段把握得很好。”他的赞许听起来似乎还挺真诚。
顺着我的目光往下,他淡定地瞥了瞥地毯上的那堆购物袋:“朋友送的,现在的品牌赞助商都比较慷慨。”
原来是我多虑了,伊森霍到世界各地均受欢迎,哪里还需要熟人指点。随便一拨,就有无数高贵友人、商家趋之若骛,并替他免费置办一身昂贵的行头,他大概已对这一切习以为常。
而这样一个人是完全不必靠我杜震函帮忙来达到任何目的,因为要自动帮忙的人太多了,他只须出去亮亮相,也能博得满堂彩,他习惯了自己的身份。
我不知道现在接什么话才算合适,所以准备道声晚安就默默走出房间去休息,今天也实在是兴奋得有些过头了。
经过门槛时却不料被另一只手轻扯住手臂:“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我微皱眉,没让不快轻易袭上来:“你说。”
“你希望……我来吗?”他眼睛里透出的直率令我一时无法不正视,“我想知道。”
我的表情应该算得上认真:“这不是希望不希望的问题,如果我有什么行为让你误会了,我抱歉。但必须申明,从始至终我都没有排斥你的意思。”
他笑了,有些冷:“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对我讲话?”
“说话方面我很少出差错。”
“难道真的是我理解有误?”
“你来旧金山,我热烈欢迎,你加入风行,我感到很荣幸,现在请你到家里来住,我也没有半点勉强,难道这一切,仍让你觉得我──很假?”
“不。”他放开手退后一步,神情有点散漫不屑,“我只是对你的一本正经有点感冒,你可不可以在我面前放松一点?像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不是很坦率吗?”
他居然称那是“坦率”,我有些局促了:“伊森,到底还有什么是你追求不到的?你要这样来要求我!”
“你,算不算?”
我的额角开始疼起来:“为什么要一直针对我?”
“是因为我也同样知道,你有追求不到的东西。你的事业你的外表你的一切都裹在一个固定的瓶颈里供人参照,你从来不放任自己,即使出轨也能迅速回到斑马线继续走正途,你十足自律也十足自私,所以有幸被誉为成功者。”他似乎在向我示威,脚步慢慢逼近,“但你却不习惯面对自己的阴暗面,我比你真实多了,至少我敢承认自己有缺陷。”
“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我不能再故作平静了。
他眼里幽深的光显得咄咄逼人:“你吸引我!可我不能确定你究竟什么地方吸引我,也许只是一种错觉,也许……可不管怎样,我来了,站在这里被你怀疑被你研究,还等着自圆其说。可事实上,我什么都没干,我只是想验证,受错觉支配是不是真的值得。”
他这话听起来像一个艺术系学生在老掉牙的言情剧里高谈阔论,我简直想大笑。
“你来美国就是为了验证你那该死的错觉?!”我无法揣测他的行为动机,他总能使原来清晰的逻辑变得杂乱无章,“你是骗我还是骗你自己?去你的错觉,去你的!”
我火了,无缘无故地爆发了,有人明明撒了网等着我跳,却还能如此理直气壮地公布游戏规则,这算什么?一个先期的预告还是一个不祥的信号?我只觉得不发泄
“你在原地,五分钟后我会下来。”
没多废话,交代完手头的事,转而下楼。
一拉开后门的细栅栏,就看见废弃铁桶边停着一辆高大的黑色敞篷越野吉普,车后堆着一个简易的行李袋,跟我估计的满车厢包裹大相径庭。他就这么随意地靠在积架上,嘴里叼着一根烟,左手缠着护腕,无袖的浅色系运动装,显得一身轻便,萌动着青春的援引,被风吹乱的黑发和忧郁的眼神令我想起在医院见到他的时候,那稍纵即逝的孤傲与难解。
只是这一次重新近距离地面对他,我的心情已与以往大不相同,是时候冷静地处理我同他之间的联系了,一味躲避并非明智,坦然一些,肯自动退一步,也许事情不会再糟下去,没准还能向另一个好的方向行进,开拓出新局面,呵,也许我是太乐观了,可目前,从我的角度看,也只能这样想了,没再花更多的力气去研究霍昀森要如何摆正他的位置。
他一看见我就把烟丢掉了,冲我淡笑:“不好意思,我早到了。”
“走吧。”我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驶座,“如果不介意,你可以住我那里。”
他有些意外地看了我一眼,踩下油门,问得也够坦率:“是怎么想了想?”
“我们的关系迟早会被公开,也不用刻意隐瞒,反正我房子有一层空着。”当我意识到这话说得辞不达意,将亲缘关系和某种关系搅得暧昧不明时已经被对方抓到尾巴。
“我们的关系?你是说哪方面的关系?”他饶有兴味地开口,挑眉从后视镜上朝我不经意地轻笑了一下,“真被公开我倒也不甚介意。”
“想让我立即将你遣返机场吗?”
“那倒不必麻烦。”
除了指路,我没有再与他多说话,看风景。
驶入花园后,张姨和华叔迎出来,这对华人老夫妻没有儿女,前年经人介绍,在我这边帮忙打理家务和修整花园,前后里外统共也就我一个人住,而且也不是天天回来的,今天居然盼到一个陌生客,他们居然也面露欣喜。
我带霍昀森上二楼,推开一扇门延他进入,随即响起一声口哨,还颇吃惊地回头看看我:“你怎么清楚我的品味?”
其实这间房本就是这么布置的,并没有多做改动。“只是把客厅的钢琴移了上来,格局没有变。”
“你也练琴?”
“以前练过,滥竽充数。”他无所谓地笑笑,以为我谦虚,其实这句我倒说的是实话。
“知道伯顿教授怎么评价你这得意门生吗?”伯顿是我在斯坦福的导师之一。
“他课外的话你只能通过推理过滤采纳,绝对不能全信,他一向是怀疑论者。”我有些无奈地看着他,“他说我什么了?”
“他说如果给你一个理由,你会给他十个答案,而且个个合理。”他把行李袋丢过来,“我觉得他评价得非常中肯。”
“你真觉得你很清楚我?
“这么说什么意思?算给我压力?”他的直觉还是准确的。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告诉你,大多时候,我们还是能和平共处。”这可不是威胁。
他已经站到我面前,突然抬起手,指尖很顺利地擦过我的脸,在我惊觉时已经放下,拾起脚边的袋子,从我身边经过,兀自走进衣橱间。
8
我靠在门柱边静等五分钟,他走出来一抬头,看见我仍在原地有点意外:“你──是不是还要赶回公司?”
我点下头:“对,如果你没有别的事,我先过去。”
他向我走近几步:“我还要出去一趟的,我送你吧,不是没开车来么?”
“车库里有一辆,没事的,我先走了。”一转身,干脆地下楼梯。
“喂!”他在我身后扬声道,“今天谢谢你。”
我没有回头,只是随意挥挥手表示无所谓。
其实我完全可以不作任何解释便调头回公司,但最终还是没那么做,大多时候我都会因为太顾虑自己的立场,所以多多少少会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僵局和迷惑当中。原以为霍昀森的出现不会对我的生活再造成什么样直接的影响,但事实上他还是在某种程度上给予我一种冲击,一种不确定性。
似乎已开始有点在乎这个人的存在,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其实赢得胜利的唯一标准是你能不能藐视和放弃对手,当你觉得不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风险。
驱车回到公司,在过道上被助理汤米拦下:“老大,莫德赛设计院的查理.莫顿先生希望跟你约个时间淡一淡合作细节,他想让我们的设计代表也一同出席,你看──”
“让克里斯把迈克他们写的方案定稿再修正一遍送过来。”说着就往办公室走,“麻烦你叫詹姆斯到我这边来一下,下午两点安排一个临时会议,需要跟设计部细致探讨一下莫德赛的事。”简要交代完毕后,便坐下投入工作。
半小时后设计部主管才现身:“真不好意思老板,一时脱不开身,客户下了催命符,派人在旁边盯着改样稿。”
“坐吧,有事同你商量。”
詹姆斯是非裔美国人,上一辈从肯尼亚移民过来,做事很殷实,咧开嘴的时候总能露出一口漂亮的白牙:“老板,你尽管吩咐,是不是关于莫顿的提案?”
“对,我想让伊森接这宗,但他对风行来说还是新手,可能需要一个磨合期。”我开门见山,“操作过程中,你替我观察一下,他是否真的适合这个位子。”
他面露激赏:“迈尔斯和我已经看过他之前的作品,非常棒。伊森霍在业内颇有名气,由他提纲挑大梁,设计院方面应该不会有异议。”
“好,一切由你把关,如果有不妥的地方,立即反馈给我,详细的我们会议上再集体讨论。”
他点头站起身:“伊森什么能到公司?”
“我要问过他才能确定,下个星期应该能够过来。”
詹姆斯难得开玩笑:“一听说伊森要来,逼得公司上下各部门女员工魂不守舍,建议以后工作时间,最好将他隔离,以免影响风行整体的运作效率,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摇头笑:“你当她们几岁?”
“这话可别让堂娜听见,会发飙的,她号称永远十八。”詹姆斯调皮地吐吐舌推门出去。
接着就是重复打仗,一天奋战到傍晚才暂时收工,七点半,我开车到市内的会员健身俱乐部,这也是每周的一个固定节目。
定期的运动不但使我保持最理想的体型,同时也能增进血液循环,帮助我消除疲劳,我极喜欢那种大汗淋漓的畅快感,力气散尽再回归的良性循环过程充满享受和爆发力,就像能全程掌控自己的情绪,而积聚在体内的忧虑也往往都能随汗水蒸发掉大半。
回去的时候已经快九点,张姨上前来问我晚上是否要准备夜宵,我随口道:“霍昀森呢?”
“你说那个漂亮年轻人啊?你前脚走,他后脚也离开了,还没回来过。”
“噢,没事,夜宵别做了,今天不用熬夜。”我抬头望了眼二楼房间的门。
张姨问:“要不要我在这儿等他回来?”
“不用了,您先去休息吧。”
适量的运动使人的神经系统短时间都处于兴奋状态,我在客厅里坐了一会儿,不知怎么的,又上楼推开未上锁的门,走进去掀开琴盖,循着熟悉的手感弹奏了贝多芬奏鸣曲,不过,真是太久没练,手都生了,等到舒伯特即兴曲时已经有些乱了。我唏嘘着合上琴盖,一转身──赫然发现霍昀森已经倚在门边环抱着双臂悠闲地看牢我,也不晓得有多长时间了。
我突然笑了,轻叹:“献丑。”
“第一乐段把握得很好。”他的赞许听起来似乎还挺真诚。
顺着我的目光往下,他淡定地瞥了瞥地毯上的那堆购物袋:“朋友送的,现在的品牌赞助商都比较慷慨。”
原来是我多虑了,伊森霍到世界各地均受欢迎,哪里还需要熟人指点。随便一拨,就有无数高贵友人、商家趋之若骛,并替他免费置办一身昂贵的行头,他大概已对这一切习以为常。
而这样一个人是完全不必靠我杜震函帮忙来达到任何目的,因为要自动帮忙的人太多了,他只须出去亮亮相,也能博得满堂彩,他习惯了自己的身份。
我不知道现在接什么话才算合适,所以准备道声晚安就默默走出房间去休息,今天也实在是兴奋得有些过头了。
经过门槛时却不料被另一只手轻扯住手臂:“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我微皱眉,没让不快轻易袭上来:“你说。”
“你希望……我来吗?”他眼睛里透出的直率令我一时无法不正视,“我想知道。”
我的表情应该算得上认真:“这不是希望不希望的问题,如果我有什么行为让你误会了,我抱歉。但必须申明,从始至终我都没有排斥你的意思。”
他笑了,有些冷:“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对我讲话?”
“说话方面我很少出差错。”
“难道真的是我理解有误?”
“你来旧金山,我热烈欢迎,你加入风行,我感到很荣幸,现在请你到家里来住,我也没有半点勉强,难道这一切,仍让你觉得我──很假?”
“不。”他放开手退后一步,神情有点散漫不屑,“我只是对你的一本正经有点感冒,你可不可以在我面前放松一点?像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不是很坦率吗?”
他居然称那是“坦率”,我有些局促了:“伊森,到底还有什么是你追求不到的?你要这样来要求我!”
“你,算不算?”
我的额角开始疼起来:“为什么要一直针对我?”
“是因为我也同样知道,你有追求不到的东西。你的事业你的外表你的一切都裹在一个固定的瓶颈里供人参照,你从来不放任自己,即使出轨也能迅速回到斑马线继续走正途,你十足自律也十足自私,所以有幸被誉为成功者。”他似乎在向我示威,脚步慢慢逼近,“但你却不习惯面对自己的阴暗面,我比你真实多了,至少我敢承认自己有缺陷。”
“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我不能再故作平静了。
他眼里幽深的光显得咄咄逼人:“你吸引我!可我不能确定你究竟什么地方吸引我,也许只是一种错觉,也许……可不管怎样,我来了,站在这里被你怀疑被你研究,还等着自圆其说。可事实上,我什么都没干,我只是想验证,受错觉支配是不是真的值得。”
他这话听起来像一个艺术系学生在老掉牙的言情剧里高谈阔论,我简直想大笑。
“你来美国就是为了验证你那该死的错觉?!”我无法揣测他的行为动机,他总能使原来清晰的逻辑变得杂乱无章,“你是骗我还是骗你自己?去你的错觉,去你的!”
我火了,无缘无故地爆发了,有人明明撒了网等着我跳,却还能如此理直气壮地公布游戏规则,这算什么?一个先期的预告还是一个不祥的信号?我只觉得不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