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庆历商路by叶微铃 [24]

By Root 558 0

  张辽不自在地转过头。
  “胡叔,张大哥,你们好好准备一下。我们下午就要回益州。”我开口说。
  老胡跟张辽就先我们告辞回去准备了。
  就这样,我有了两个对以后有重要影响的追随者。
  等老胡和张辽离开后,我看了一下一直保持沉默的张玉涵。我发现他正用深究的眼神看着我。
  我不自在地问道:“玉涵,你有什么问题吗?”
  张玉涵站起来,走到我身边,看着我说:“毕飞,我总觉得你浑身都是秘密。想不到你除了商业的才能,还对军事有这般的见识。”
  我转过他,回避他直视的眼神,说道:“这都是我师傅教我的。”
  张玉涵感到了我的逃避。他轻轻抱住我说:“毕飞,我希望你以后能跟多说些你的事。不然,我会觉得跟你有段不可跨越的距离。”
  我抬起头,把我心中一直想的事说出来:“玉涵,我想等旱灾过去后,去汴都。只有在那里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我感到张玉涵的身体一僵。他转过身,说:“毕飞,你让我先想想准备的事。这还是等旱灾过后再说吧!”
  我知道虽然张玉涵以前答应我一切去汴都,但是真的要他放下益州的一切重新开始,还是需要时间准备的。
  我决定还是先不要考虑这些事了。于是,我对张玉涵说:“玉涵,我带你去村庄里逛逛吧!”
  说完,我就拉着张玉涵出去了。
  叶氏村庄不是很大。大约住这八十多户人。村里可以逛的地方就是那一大片田地。经过一夜的灌溉,田地恢复的生机,冒着嫩绿的杂草。庄稼的颜色也从枯黄色转变成绿色。整片田地显示着一片生机。
  沿途碰到好几个村民,他们都亲切地向我表示感激之情。
  我跟张玉涵来到了一片无人的山坡上。站在山坡上可以放眼望见底下的田地。
  张玉涵震惊地看着底下生机勃勃的田地,说道:“毕飞,你真了不起。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就能让田地恢复成这样。”
  我好不客气地接受张玉涵的称赞:“那也不看看是谁的主意。”
  张玉涵点着我的鼻子说:“不害臊,怎么夸自己。”
  “我这叫诚实。过度的谦虚叫虚伪。”
  张玉涵先是一楞,接着笑声回荡在山坡上。我也跟着笑起来。
  张玉涵忽然止住了笑声,说:“毕飞,你知道你的才干不应该埋没在这里。我也希望能跟你一起去汴都实现我们的梦想。但是,这里毕竟是我奋斗到现在的地方。我需要时间。“
  我抱住他说:“我知道。玉涵,我会等你的。”
  我抬起头说:“玉涵,我们今天别想这些,好好的玩。走,我带你去其他的地方。”
  我拉着含笑的张玉涵接着逛了。

(紫雪草论坛欢迎您 http://zxc.smgzs.com)

  火器

  下午时,我跟张玉涵在村口等着老胡他们。看着村口不停转动的水车,仿佛看到了希望之花的转动。
  村长也看着水车,感叹地说:“看着这水车,我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毕飞,这都是你带给我们的。你帮我们度过了难关。我代全村人向你致谢。”说完,村长向我做了个揖。
  我马上扶起村长,说:“使不得。使不得。您快起来。”
  村长郑重地说:“使的。凭你解救旱灾中的村民,你就当受这一拜。”
  我不得不接受村长的谢意。
  终于,村长站起身,握着我的手:“毕飞,我希望你能帮助其他的受灾的人,帮希望带给绝望之人。”
  我保证道:“我会的。”
  这时,老胡跟张辽到达了。老胡左肩上背着一个包袱,右肩上挂着那把弓箭,而张辽背后背着个大包袱。我很奇怪他怎么有这么多的东西。
  我们在村民的目送中,乘着马车离开了。
  张玉涵的马车可真高档,跟村里的马车没法比:不仅马车里宽敞,而且非常舒适。
  马车里,我跟张玉涵坐在左边,老胡跟张辽坐在右边。我奇怪地打量着放着张辽前面包袱。近看觉得更大了。有必要带怎么多的东西吗?它里面都装着什么啊?但是看着张辽一副非常宝贝、慎重的样子。我只能压下心中的好奇。
  为了转移注意力,我拉开帘子。看着一路的荒芜的田地和搭拉着脑袋快枯死的庄稼。我的心情一下子有沉重起来。
  我转过头,对老胡说:“胡叔,咱们到了益州后,你可以多做些水车,毕竟很多地方都有旱灾,那里的人都需要水车帮他们度过难关。”
  老胡为难地说:“我一个人可能做不了很多的水车。”
  张玉涵开口说:“胡叔,你可以来庄里的木工坊。那里有很多人帮忙做水车。”
  我这时才想起张家庄好象有个木工坊专门做些木制的东西,例如椅子、桌子之类。真是惭愧啊!我作为张家庄的总管,到现在还没有把张家庄的所有生意全弄清楚。不过,张家庄的生意可还不是普通的多,而且杂,什么都涉及到。
  老胡点头道:“这到是个好主意。我想如果有足够的人手,应该可以做出足够的水车。”
  我听后,觉得心情都好多了。
  很快,我们就到了益州。张玉涵先把我们送到我家后才离开。我把老胡和张辽安排在客房。
  我把他们领到客房。张辽把他的包袱小心的放在桌上。我再也忍不住好奇心问道:“张大哥,你的包袱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啊?”
  张辽先站起来,走到门口,两边张望后,关上门。我奇怪地看着他紧张和谨慎的样子。这让我对包袱的里面的东西好奇心更强。
  老胡严肃地说道:“毕飞,张辽之所以怎么谨慎,是因为他包袱里的东西的重要性。”
  张辽走到桌前,小心地打开包袱。我看到了几个类似铁球的东西和几枝箭尾系着球形包的箭。
  我一脸失望地看着包袱里的东西,我还以为可以看到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张辽一看我的表情,轻藐地说道:“想不到你只是嘴上的工夫厉害。还说什么掌握火器就是战场的霸主。哼,结果也是随口说说。”
  老胡开口解释说:“毕飞,这可是我大宋军队里的最新火器:火球和火药箭。”
  我马上好奇地重新打量着原始的火器。这也不能怪我认不出来。想我在电视里看的火器可都是大炮、地雷之类。这种火器的始祖,我怎么可能认识啊!而且,它们实在是太简陋了。
  张辽不悦地收起了包袱。我知道他是不喜欢让我这他眼中的“外行人”看。我看我要拿出点本身让这不驯之人重新甘心地帮助我。
  我解释道:“张大哥,我之所以不认识这些火器,是因为它们跟我印象中的火漆实在差太多。”
  张辽冷哼道:“那我道是请教叶大总管,你印象中的火器是什么样的啊?”
  我开口说:“我印象中的火器很多,不过,最典型地要属‘炮’”
  老胡奇怪地问道:“泡?”
  我拿起桌上的毛笔,写道:炮。
  张辽一看纸上我那堪称差中之最的毛笔字,再次轻藐地看过来。连老胡都以奇怪的眼神看着我。
  我脸红地在旁边简单地画了大炮的释意图。我压下那股想跑开的窘尽,解释道:“这就是炮。把炮弹装到这个口里,再在后面点燃就可以发射出去。”
  张辽冷哼道:“这不跟火球一样。不过,它用你所谓的炮打出去。”
  我在大炮的前面画了一残缺的城墙,抬起头,盯着张辽问道:“那你的火球能将城墙炸着这样吗?”
  老胡吃惊地问道:“把城墙炸塌?”
  张辽马上反驳道:“不可能。火球不可能有这样的威力了。”
  我站直身子说道:“你的火球当然不可能有这样的威力。这只有大炮才有的威力。”
  老胡结巴地说道:“毕、毕飞,世、世上真得有这样的火器吗?”
  我肯定地回答道:“有。我就曾经看过。”
  张辽马上凑过来,抓住我的手问道:“你在哪里看到的?”
  我感到手臂传来一阵刺痛,我硬摔开的他的手,揉着手臂。这张辽还真不亏是当过兵的,力气可真大。
  张辽抱歉道:“抱歉。我只不过着急知道在哪里有这样的火漆。”
  我放下手臂,说道:“我曾经看到我师傅造过。”
  “那你师傅在哪里?怎么才能找到。”张辽紧迫地追问道。
  我师傅根本不存在。不过,我看他一副誓言要找出我师傅的样子。我看我不能以他去云游打发。我于是故意低下头,哽咽地说道:“我师傅他老人家已经仙游去了。”
  张辽先是一脸失望,但是马上有一脸希望的问道:“那大炮现在在哪里?”
  我一脸痛惜地回答道:“我师傅在仙游前说不想留下这危害世人的利器就把它毁了。”
  “毁了。”张辽大失所望地说道。
  老胡看着我问道:“毕飞,你应该知道大炮的制造方法吧?”
  姜还是老的辣。我回答道:“我只了解一点。如果让我制造出来,我自认没这个本身。”
  张辽又伸过手来。我马上躲闪到桌边,说道:“张大哥,我们坐下说吧。”
  张辽不好意思的抓着头发坐下。
  我首先发问道:“张大哥,你知道的火药的配方是怎么样的?”
  张辽先看了我一眼说道:“晋州硫黄十四两、窝黄七两、焰硝二斤半、麻菇一两、干漆一两、砒黄一两、定汾一两、竹菇一两、黄丹一两、黄蜡半两、清油一分、桐油半两、松脂十四两、浓油一分。配制一分共用料八十二两二钱,其中硝四十两,硫黄与窝黄共二十一两,木炭成分共十八两二钱,砒黄、丹黄、定粉等致毒物三两。”
  张辽一口气就说完,听得我是一楞一楞的。饶了我吧!他到底说的是什么东东啊?我在心里呐喊道。
  张辽看着楞在那里一脸茫然的我,马上投来怀疑的眼神。
  我假装咳了几声,掩饰自己的窘态,说道:“张大哥,由于我师傅教我的计量方法跟你的不同。所以,我不是很懂。你可不可以换个说法啊?”
  张辽疑惑地问道:“换个说法?”
  “就是我们假设一幅火药配方里这样装一百份的东西,其中的组成部分大概战多少。我想知道硝、硫、炭的占多少。“
  张辽先是奇怪地看了我一眼,就低下头计算着。一刻钟后,张辽抬起头说道:“硝大概占了四十九份,硫、炭大概各占了二十五份。”
  我终算听明白了。我决定把火药的最佳配方告诉他。毕竟,我这种只有理论知识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的利用火药的。到不如告诉张辽,让我研制真正的火器。但是由于火药配方的重要性,我不得不一脸凝重地说道:“胡叔,张大哥,我下面要说的东西希望你们能保守秘密。毕竟这是关乎到我大宋安威。”
  老胡保证道:“放心,毕飞。我等决定会保守秘密的。”
  张辽也点着头。
  我等到他们的保证后,说:“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