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帐灯 [14]
劳永逸,务必继续北伐,彻底歼灭萨穆。
但此事朝中甚是争议不下。
萧采双眉紧锁,寝食难安地等了十天,仍然未有定论,军心却已有所动摇。
他安抚将士,再次上书。终于在七月中旬等来朝廷谕旨继续北进。
由七月至次年一月,大军兵分三路,横卷车宛国。
战况起初尚有反复,到十月已看出大局渐定。散部游勇不断被歼灭,三路大军隐隐成合围之势。
萧采虽然看来仍十分平静,眼中光芒却日益灼亮,仿佛正以整个生命成全一场再无退路的全盛的盛开。
当我随他出入敌阵,有时为横冲的敌军阻隔,当我遥望见他的紫金盔甲自人丛中折射出灿烂而短暂的流光,总是心中一紧,生恐繁华不永,盛况难继地悲哀与忐忑。
终于平安到了一月初,萨穆的最后三万人马被成功困于阿库山一带。
经过两日筹谋苦思,萧采推图而起,决定在摩云谷设下埋伏。
诱敌之计颇为成功。萨穆军渐渐被引入摩云谷。
山谷两侧早已预伏了二万人马,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只等萨穆军完全进入,便释放滚木擂石,截断退路,万箭齐施。冬季朔风猛烈,谷中草木干燥,极易引燃,加以火攻,万无不胜之理。
萨穆军入谷那日,兵马已潜伏了三天,人人忍耐几乎已届极限。但每一念及决战之后即可收兵,又都屏息静气,苦候敌军。
萧采脸容憔悴,唯有目光明亮异常,仿佛为此一战,他的毕生精力都尽皆激发。
萨穆的前锋军开始蜿蜒进入谷内,已可以看见远处萨穆的中军大旗。
我紧张到全身颤抖,望望萧采,他的神情却万分冷静。
半个时辰以后,大约已有八千人左右进入谷中,萨穆的中军旗也已到达谷口。只需再有半个时辰,大部份军马便会陷入重围。那时下令歼灭,必然胜算在握。
然而就在此时,一声炮响传自东边谷口。
霎那间谷口处滚木擂石轰隆推下,飞箭如雨,将萨穆军隔成两截。
我要惊怔片刻,才明白那正是萧琰带领的部众不听号令率先发动。
我目瞪口呆,回望萧采。
他的眼睛深如凝火的寒潭,脸色苍白,额角青筋隐现。我从未见他如此失去自制。
这一刻虽只是短短一瞬,在我却如天长地久般难耐。
终于,我看见他挥手传下帅令。
五色狼烟齐放,伏兵发动,入谷敌人全军覆没。
但未进山谷的两万余名敌军却已见势后撤,谷外虽有少量军马拦截,但只为防备余部脱逃,无法阻挡大部去路,混战之后,敌军脱逃而去。
这一战功亏一篑,人人沮丧,士气低靡。
萧采面无表情传令重新集合军马,萧琰却已不知去向。
终于一员副将战战兢兢地出列。
“当时三皇子见萨穆并未入谷,立刻便带了一千兵马径去追赶,末将劝阻无效,此刻只怕… 只怕…”
全体将士一时鸦雀无声。
我站在萧采身后,看见他的脊背霎时僵硬。
这一刻野光浮合,天空阴霾,猎猎长风吹动他的战袍。他仿佛独自一人立于四野八荒古往今来,背影无限孤单。
我们紧紧追踪萨穆军,三日后正对萨穆军营安下营盘。
是日萨穆修书萧采,告知他们已生擒萧琰。信中并附有萧琰亲笔书信,以示并非虚言。
萧采展信良久,默默无言,只教传与众将观看。不久便宣布退帐,只说两日后再行商议对策。
以后两日他仿佛已有计议,早出晚归,忙碌不休。
第三天入夜时分,他离开寝帐与众将密议。
我尾随而去,听见他的全盘计划,不觉惊心。
原来他已侦得萧琰被关押之处,并已选出五十名死士,准备潜入萨穆军中救出萧琰。
计划十分周详,从如何将五十人分成小队,如何纵火引起敌营混乱,一直到如何引开看守,如何相机救人,无不安排妥当。
一片沉默之后,终于有人质疑:“王爷,此计大是凶险,一旦不成,恐怕… …”
萧采沉声道:“战况已到今日,无论如何不可轻言退兵。此计固然凶险,却也并非无望。再者,我麾下有一高手,武功高明,有他出马,胜算又会多出几分。”
众人又讨论一番细节,终于一致同意。
不久他们纷纷出帐,而萧采却并未出来。
我侧耳倾听,原来他仍在与军师周彦交谈。
只听周彦长叹一声:“王爷,所谓高手云云,是否就是你自己?”
萧采低声一笑,不置可否。却似递过了什么书信,说道:“万一我不能回来,请军师拆开此信,依计施行。给皇上的条陈我已备好,所有罪责由我一人承担。”
周彦语声颤抖:“王爷… … ” 却不见下文,想必已为萧采阻止。
“除此之外,已无他途。倘若救不出三皇子,我自会以死谢罪。但年来苦战,万余将士付出的性命,却无论如何不能白费。”
我听至此处,心下已然雪亮。
我蹑足离开,回到寝帐等他回来。
他回来时身心俱疲。
我帮他卸下冰冷的盔甲,递上热茶。
他接过,出神地望了一阵杯口的白雾,然后忽然说,
“你都知道了,是么?”
我吃了一惊。
“你去了中军帐,什么都听到了。”他抬头望着我,声音温和,“ 你看你发上的霜花还没有融化。”
我沉默地走开,为他铺好被褥。
“休息一会吧” ,我说,“三更前我会叫醒你。”
他并没有辗转反侧,但我知道他很久没有睡着。
熄灭了烛火,我轻轻走到他的榻边。
把我的脸埋在他的掌心。
他轻轻一震,有一刻我甚至听不到他的呼吸。
帐外传来远远的马嘶,离得很近的卫兵的脚步,偶然间刀枪碰撞的清响。
帐内有红通通的炭火,发出温暖的哔啵的声音。
我所爱的男子在我身边,他的手心也是温暖的,仿佛我永远也不会失去他的样子。
茶里的药起了作用,他已经沉沉睡去。
我把脸从他手上移开,看见他掌心留下的我的泪痕。
我伸出手指,轻轻抚摸他风霜倦意的脸,以及微蹙的眉头。
这是我浮生梦里的男子,我刻骨铭心的爱人与仇人。
我为他付出我力所能及的一切强烈情感,欲罢不能的爱恨纠缠。
也许我的结局早已注定,从我初次见到他的那一天。
帐外传来隐隐的击柝声,他不安地动了一动。
该是离别的时候。
我平静地望了他最后一眼,取走了他腰间令箭。
茶里的药会让他直睡到三更。
当我劲装蒙面,亮出令箭时,无人怀疑我就是萧采所提过的神秘人物。
北风如刀,我的脸先是刺痛,既而失去了知觉。
天色极黑,仿佛这世间贮藏的所有黑暗都于此夜倾巢释放,即便有千帐灯火也破解不得的厚重与浓稠。
在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我们沉默地一一握手。那是种易水萧萧一去不还的盟约。
然后我们分为十组,由不同方向悄悄潜入敌营。
二十二 萧采
我已经竭尽全力。
我已经疲乏入骨。
我别无选择。
我只有尽我所能救出萧琰,不然便以死谢罪。
这样做,我只对一个人有憾于心。
那晚我看见阿湘发上的白霜。
那让我想起初见她时,她滑落的发上飞扬的积雪,梦一般绽放的美丽和迷茫。
想起一直以来,我何曾带给她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她将脸埋在我的手上,她知道快要失去我了吧,所以才会有这般少有的依恋。
她颊上的清冷令我感到灼烧一般的痛楚,我不知道掌心那一点余温还能呵暖她的双颊多久。
我久已不怕死亡,然而我害怕这会令她伤心。这本该手刃我却与我患难与共同行万里的女子,我从没有见过她灿烂的笑容。
我活着时不能让她快乐,但愿我死后不会令她伤心。
我很想要向她说些什么,只是我已力不从心。
我感到悲哀和迷惘,虚弱的凄凉。胸口隐隐升起模糊的钝痛,那是我的心痛? 抑或是我的旧伤?
迷朦的黑暗如同羽毛飘落在我的身上,象是死亡以这么温柔的方式悄悄降临。
我的意识渐渐模糊远去。
。。。。。。
不知道怎么会轻易睡去,正如我毫无来由地惊醒。
我只感到无比的空虚和冷,仿佛有什么我决不能失去的东西已离我而去。
掌心上残留着奇异的感觉,似乎仍有清冷火焰静静燃烧。
翻过手掌,我看见了阿湘留下的泪痕----
我的心慢慢沉落。
火炉依旧哔啵地燃烧。
帐篷里很温暖。
我想起她从不忘记放进足够的木炭。
我想起她为我撑过的伞,挑过的灯,弹过的琴。
想起所有她带给我的温暖与光明,她为我流过的血,还有泪。
忽然间我觉得冷,仿佛有阴冷凄凉的风不知从何处吹来,让我身不由己地颤抖。
我抖索着摸向腰间的令箭-----
它已不翼而飞。
我怔了片刻,仿佛全身都已空了。
当剧烈的疼痛忽起时,我几乎不能分辨那正在撕裂的是我的身体还是我的心。
那不是旧伤发作,那不是过去骨肉的疼痛,那来自我的肺腑深处。
一时间仿佛有千万把刀细细凌迟我的五脏,仿佛会让我痛到灰飞烟灭。
我痛到想要毁灭一切,又想要狂喊出声。
就让我立刻灰飞烟灭,让我再也不必忍受这样的折磨!
但我并没有灰飞烟灭。
我还活着,继续做我不能不做的事。
当莫名的疼痛渐渐转缓,我传令全体兵士原地集结,所有将领汇聚于中军。
探子报告敌营多处起火并有司杀迹象,如今也已归于平静。
又过了半个时辰,其善终于按捺不住。
“王爷,这样等下去要等到几时?”
我看一眼案前的沙漏,“丑时四刻。”
他犹豫片刻,终于又问:
“。。。。。。倘若救不回三殿下,我们真要退兵?”
众将目光集中在我的脸上。
我咬牙不语,最后期限还没有到,也许阿湘能够成功。
当最后一粒沙落下,我不由全身一震。
缓缓抬头,看见众人焦急彷隍的脸。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决战就在今晚。”
帐中一时哗然。众将神色突然振奋,却又不无隐忧。
我正要说话,忽听一个阴沉的声音响自我的身边。
“王爷真要除三殿下而后快吗?” 监军高盛的笑容冰冷而险峻。
从不曾多言的高盛忽于此刻发难,令我隐隐有不祥预感。
我挥手制止正要出言反驳的几名将官,
“高监军,此刻退兵,从前苦战皆成泡影,将来更有无穷后患。权衡轻重之下唯有放手一战。”
高盛冷冷一笑:“末将不明白这许多。只是殿下如不平安归来,王爷怕只能退兵。”
我不怒反笑,“这是参军的意思?”
“这怕是皇上的意思。
但此事朝中甚是争议不下。
萧采双眉紧锁,寝食难安地等了十天,仍然未有定论,军心却已有所动摇。
他安抚将士,再次上书。终于在七月中旬等来朝廷谕旨继续北进。
由七月至次年一月,大军兵分三路,横卷车宛国。
战况起初尚有反复,到十月已看出大局渐定。散部游勇不断被歼灭,三路大军隐隐成合围之势。
萧采虽然看来仍十分平静,眼中光芒却日益灼亮,仿佛正以整个生命成全一场再无退路的全盛的盛开。
当我随他出入敌阵,有时为横冲的敌军阻隔,当我遥望见他的紫金盔甲自人丛中折射出灿烂而短暂的流光,总是心中一紧,生恐繁华不永,盛况难继地悲哀与忐忑。
终于平安到了一月初,萨穆的最后三万人马被成功困于阿库山一带。
经过两日筹谋苦思,萧采推图而起,决定在摩云谷设下埋伏。
诱敌之计颇为成功。萨穆军渐渐被引入摩云谷。
山谷两侧早已预伏了二万人马,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只等萨穆军完全进入,便释放滚木擂石,截断退路,万箭齐施。冬季朔风猛烈,谷中草木干燥,极易引燃,加以火攻,万无不胜之理。
萨穆军入谷那日,兵马已潜伏了三天,人人忍耐几乎已届极限。但每一念及决战之后即可收兵,又都屏息静气,苦候敌军。
萧采脸容憔悴,唯有目光明亮异常,仿佛为此一战,他的毕生精力都尽皆激发。
萨穆的前锋军开始蜿蜒进入谷内,已可以看见远处萨穆的中军大旗。
我紧张到全身颤抖,望望萧采,他的神情却万分冷静。
半个时辰以后,大约已有八千人左右进入谷中,萨穆的中军旗也已到达谷口。只需再有半个时辰,大部份军马便会陷入重围。那时下令歼灭,必然胜算在握。
然而就在此时,一声炮响传自东边谷口。
霎那间谷口处滚木擂石轰隆推下,飞箭如雨,将萨穆军隔成两截。
我要惊怔片刻,才明白那正是萧琰带领的部众不听号令率先发动。
我目瞪口呆,回望萧采。
他的眼睛深如凝火的寒潭,脸色苍白,额角青筋隐现。我从未见他如此失去自制。
这一刻虽只是短短一瞬,在我却如天长地久般难耐。
终于,我看见他挥手传下帅令。
五色狼烟齐放,伏兵发动,入谷敌人全军覆没。
但未进山谷的两万余名敌军却已见势后撤,谷外虽有少量军马拦截,但只为防备余部脱逃,无法阻挡大部去路,混战之后,敌军脱逃而去。
这一战功亏一篑,人人沮丧,士气低靡。
萧采面无表情传令重新集合军马,萧琰却已不知去向。
终于一员副将战战兢兢地出列。
“当时三皇子见萨穆并未入谷,立刻便带了一千兵马径去追赶,末将劝阻无效,此刻只怕… 只怕…”
全体将士一时鸦雀无声。
我站在萧采身后,看见他的脊背霎时僵硬。
这一刻野光浮合,天空阴霾,猎猎长风吹动他的战袍。他仿佛独自一人立于四野八荒古往今来,背影无限孤单。
我们紧紧追踪萨穆军,三日后正对萨穆军营安下营盘。
是日萨穆修书萧采,告知他们已生擒萧琰。信中并附有萧琰亲笔书信,以示并非虚言。
萧采展信良久,默默无言,只教传与众将观看。不久便宣布退帐,只说两日后再行商议对策。
以后两日他仿佛已有计议,早出晚归,忙碌不休。
第三天入夜时分,他离开寝帐与众将密议。
我尾随而去,听见他的全盘计划,不觉惊心。
原来他已侦得萧琰被关押之处,并已选出五十名死士,准备潜入萨穆军中救出萧琰。
计划十分周详,从如何将五十人分成小队,如何纵火引起敌营混乱,一直到如何引开看守,如何相机救人,无不安排妥当。
一片沉默之后,终于有人质疑:“王爷,此计大是凶险,一旦不成,恐怕… …”
萧采沉声道:“战况已到今日,无论如何不可轻言退兵。此计固然凶险,却也并非无望。再者,我麾下有一高手,武功高明,有他出马,胜算又会多出几分。”
众人又讨论一番细节,终于一致同意。
不久他们纷纷出帐,而萧采却并未出来。
我侧耳倾听,原来他仍在与军师周彦交谈。
只听周彦长叹一声:“王爷,所谓高手云云,是否就是你自己?”
萧采低声一笑,不置可否。却似递过了什么书信,说道:“万一我不能回来,请军师拆开此信,依计施行。给皇上的条陈我已备好,所有罪责由我一人承担。”
周彦语声颤抖:“王爷… … ” 却不见下文,想必已为萧采阻止。
“除此之外,已无他途。倘若救不出三皇子,我自会以死谢罪。但年来苦战,万余将士付出的性命,却无论如何不能白费。”
我听至此处,心下已然雪亮。
我蹑足离开,回到寝帐等他回来。
他回来时身心俱疲。
我帮他卸下冰冷的盔甲,递上热茶。
他接过,出神地望了一阵杯口的白雾,然后忽然说,
“你都知道了,是么?”
我吃了一惊。
“你去了中军帐,什么都听到了。”他抬头望着我,声音温和,“ 你看你发上的霜花还没有融化。”
我沉默地走开,为他铺好被褥。
“休息一会吧” ,我说,“三更前我会叫醒你。”
他并没有辗转反侧,但我知道他很久没有睡着。
熄灭了烛火,我轻轻走到他的榻边。
把我的脸埋在他的掌心。
他轻轻一震,有一刻我甚至听不到他的呼吸。
帐外传来远远的马嘶,离得很近的卫兵的脚步,偶然间刀枪碰撞的清响。
帐内有红通通的炭火,发出温暖的哔啵的声音。
我所爱的男子在我身边,他的手心也是温暖的,仿佛我永远也不会失去他的样子。
茶里的药起了作用,他已经沉沉睡去。
我把脸从他手上移开,看见他掌心留下的我的泪痕。
我伸出手指,轻轻抚摸他风霜倦意的脸,以及微蹙的眉头。
这是我浮生梦里的男子,我刻骨铭心的爱人与仇人。
我为他付出我力所能及的一切强烈情感,欲罢不能的爱恨纠缠。
也许我的结局早已注定,从我初次见到他的那一天。
帐外传来隐隐的击柝声,他不安地动了一动。
该是离别的时候。
我平静地望了他最后一眼,取走了他腰间令箭。
茶里的药会让他直睡到三更。
当我劲装蒙面,亮出令箭时,无人怀疑我就是萧采所提过的神秘人物。
北风如刀,我的脸先是刺痛,既而失去了知觉。
天色极黑,仿佛这世间贮藏的所有黑暗都于此夜倾巢释放,即便有千帐灯火也破解不得的厚重与浓稠。
在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我们沉默地一一握手。那是种易水萧萧一去不还的盟约。
然后我们分为十组,由不同方向悄悄潜入敌营。
二十二 萧采
我已经竭尽全力。
我已经疲乏入骨。
我别无选择。
我只有尽我所能救出萧琰,不然便以死谢罪。
这样做,我只对一个人有憾于心。
那晚我看见阿湘发上的白霜。
那让我想起初见她时,她滑落的发上飞扬的积雪,梦一般绽放的美丽和迷茫。
想起一直以来,我何曾带给她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她将脸埋在我的手上,她知道快要失去我了吧,所以才会有这般少有的依恋。
她颊上的清冷令我感到灼烧一般的痛楚,我不知道掌心那一点余温还能呵暖她的双颊多久。
我久已不怕死亡,然而我害怕这会令她伤心。这本该手刃我却与我患难与共同行万里的女子,我从没有见过她灿烂的笑容。
我活着时不能让她快乐,但愿我死后不会令她伤心。
我很想要向她说些什么,只是我已力不从心。
我感到悲哀和迷惘,虚弱的凄凉。胸口隐隐升起模糊的钝痛,那是我的心痛? 抑或是我的旧伤?
迷朦的黑暗如同羽毛飘落在我的身上,象是死亡以这么温柔的方式悄悄降临。
我的意识渐渐模糊远去。
。。。。。。
不知道怎么会轻易睡去,正如我毫无来由地惊醒。
我只感到无比的空虚和冷,仿佛有什么我决不能失去的东西已离我而去。
掌心上残留着奇异的感觉,似乎仍有清冷火焰静静燃烧。
翻过手掌,我看见了阿湘留下的泪痕----
我的心慢慢沉落。
火炉依旧哔啵地燃烧。
帐篷里很温暖。
我想起她从不忘记放进足够的木炭。
我想起她为我撑过的伞,挑过的灯,弹过的琴。
想起所有她带给我的温暖与光明,她为我流过的血,还有泪。
忽然间我觉得冷,仿佛有阴冷凄凉的风不知从何处吹来,让我身不由己地颤抖。
我抖索着摸向腰间的令箭-----
它已不翼而飞。
我怔了片刻,仿佛全身都已空了。
当剧烈的疼痛忽起时,我几乎不能分辨那正在撕裂的是我的身体还是我的心。
那不是旧伤发作,那不是过去骨肉的疼痛,那来自我的肺腑深处。
一时间仿佛有千万把刀细细凌迟我的五脏,仿佛会让我痛到灰飞烟灭。
我痛到想要毁灭一切,又想要狂喊出声。
就让我立刻灰飞烟灭,让我再也不必忍受这样的折磨!
但我并没有灰飞烟灭。
我还活着,继续做我不能不做的事。
当莫名的疼痛渐渐转缓,我传令全体兵士原地集结,所有将领汇聚于中军。
探子报告敌营多处起火并有司杀迹象,如今也已归于平静。
又过了半个时辰,其善终于按捺不住。
“王爷,这样等下去要等到几时?”
我看一眼案前的沙漏,“丑时四刻。”
他犹豫片刻,终于又问:
“。。。。。。倘若救不回三殿下,我们真要退兵?”
众将目光集中在我的脸上。
我咬牙不语,最后期限还没有到,也许阿湘能够成功。
当最后一粒沙落下,我不由全身一震。
缓缓抬头,看见众人焦急彷隍的脸。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决战就在今晚。”
帐中一时哗然。众将神色突然振奋,却又不无隐忧。
我正要说话,忽听一个阴沉的声音响自我的身边。
“王爷真要除三殿下而后快吗?” 监军高盛的笑容冰冷而险峻。
从不曾多言的高盛忽于此刻发难,令我隐隐有不祥预感。
我挥手制止正要出言反驳的几名将官,
“高监军,此刻退兵,从前苦战皆成泡影,将来更有无穷后患。权衡轻重之下唯有放手一战。”
高盛冷冷一笑:“末将不明白这许多。只是殿下如不平安归来,王爷怕只能退兵。”
我不怒反笑,“这是参军的意思?”
“这怕是皇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