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误》by见晓(完结+番外) [8]
白的女人多厉害啊,什么手段不会用,就你天真地去和她谈判。现在好了伐,记者都堵上门类,我们张家以后怎么出门啊!”
听到大少奶奶在那里喋喋不休,天承听不下去了,说道:“大嫂,这件事情不怪仪芬,事情的根源是我。”
大少奶奶听他这么说更来劲了:“我没说你,你跳起来干嘛?要不是你去搭讪那个害人精,我们家现在会这样啊?你自己被打也就算了,现在害得一家子不得安宁!”
大少爷听她如此说自己的兄弟,肚子里早憋着的火一股脑地发了出来:“你胡说什么呢?你是不是几天不打就上房揭瓦了啊!还不快点给我回房去。”大少奶奶看着大少爷少见的愤怒,闭上了嘴,悻悻地回房去了。
大少爷道歉道:“弟妹不要往心里去,她就是这个样子,刀子嘴豆腐心,千万不要介意啊!”仪芬笑笑,算是接受道歉。
仪芬和天承都长呼一口气,两人相视一笑。
“叮铃铃!”电话铃响了。老妈子去接了电话,说是二少奶奶的。仪芬结果电话,那头是素素紧张的声音。
“仪芬你没事吧?”仪芬听了有些纳闷,素素怎么会知道,按说消息不会传得这么快。“仪芬,是周乔告诉我的,周乔说警署的警力都被调去守张宅了,周乔说你那里肯定出事了。”
仪芬这才想起,周乔现在已经去警署司了,周乔这个家伙怎么这么没脑子,居然告诉素素,白让素素担心了。仪芬向素素解释说:“已经没事了,不过是一些误会,记者堵在家门口而已。”素素听了,想来仪芬不会骗自己的,也就放下心来。
第二天,一家子都神色凝重地吃过早饭。张理事已经让政府机关的报纸将事态压下来,可那些小报却没法,这件事情迟早都是要知道的,接下去的社会舆论不知道这两个孩子能不能受得了,张理事心中十分忧心。
管家一大早就出门了,将大大小小的报纸都买了回来。众人一起翻看报纸,寻找关于仪芬和白蔷薇的事情。
“呀,你看你看!”大少奶奶一惊一乍地拉着大少爷看报纸。只见报纸上是仪芬泼白蔷薇的抢拍,下面还有大量饮用咖啡馆里的顾客的采访。标题也很惊人,“二少奶醋意大发,白蔷薇被泼咖啡。”下面将整件事情描绘地仿佛亲眼所见,更骇人的是,居然内里又有两个版面将仪芬和天承交往时的事情都写了出来,还将两人婚礼的事情也翻出来,当然前阵子的天承掌掴白蔷薇也不会少的。
张理事将报纸抢过来看后,脸色发青,天承看了脸色自然也不好。
张理事无奈地说:“当下,我只能想办法把事情压下去,你们都给我在家呆着哪都不要去,什么都不要乱说,听明白没?”张理事又对仪芬和天承说:“你们也不要太担心,昨天亲家公已经给我来过电话了,很担心你们。亲家公还说他马上会让商会的人将那些小报馆压下去,不行的话就买下来。”仪芬听了心中很是感动,李妈说得对,阿爸一直是爱自己的呀。
前脚送走张理事和大少爷,素素和周乔就来了。
素素一进门就责怪仪芬道:“你还说没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叫没事?是不是天塌下来了你才和我说出大事了?”仪芬和燕然一直把素素当小孩子,她天真不知世故。
仪芬解释道:“素素,我是不想你担心。”
素素听了不乐意了,撅着嘴说:“你们一直把我当小孩子,可是我也不小了,总不能什么事情都瞒着我吧。”
坐在一边的周乔打断了素素的话说:“素素不要闹了,我们不是来说仪芬的不是的,我们是来讨论对策的。”
天承听了来了兴趣问:“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素素说:“我们想要让一件事情淡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另一件事情火起来。所以我们想尽早订婚,好让我们的新闻把你们的事情压下去。”
仪芬听后虽然觉得是个好办法,可还是担心地问:“这样好吗?你们有没有征求过家里的意见?”
周乔说:“家里头我们会解决的,只怕你们不同意。”
天承说:“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不过要二位提前婚期似乎不太好,不如二位可以在订婚前多出席些活动。”
三人听了天承的想法点头称是,于是四人决定就按此照办。仪芬和天承谢过了素素和周乔,两人将素素他们送出了门。
原本以为,这件事情会在多管齐下的情况下有所好转。可是,白蔷薇在交际场上混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再加上她的楚楚可怜样子更是博得了不明真相的达官贵人的同情,因此那些和白蔷薇有些交情的小报编辑更是顶风作案。
三天下来,虽然素素和周乔的消息也上了头条,但仪芬的事情终究是没有平息下来。只要仪芬一露脸,就会上报;仪芬的娘家也是如此,张李两家都被搅得不得安宁。更有好事者还向那些记者披露些号称内幕的无中生有的消息,这些都让张理事他们头痛不已。
张理事愁眉不展,在书房里转来转去。天承和仪芬夫妇俩坐在书桌对面的椅子上等着张理事的决定。天承思虑了两天,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如让仪芬出去避避风头吧!”
“避风头?去哪里?”张理事转过头问道。
“前两天蒋太太和仪芬说了要回乡下的事情,她邀请仪芬一同去玩,我想如今事情这样棘手,倒不如让仪芬去。一是出去避风头,二是让仪芬去散散心。毕竟最近出了这么多事情,仪芬也承受了很多压力。”天承道。
“那你一起去吗?”仪芬问天承。
天承回握住仪芬的手说:“我不去,我这两天就要回去上班去,已经堆积了很多事情了,再说,等我脸上的伤好了,我总要出名把事情说清楚吧。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出面很多事情都能解决了。”
张理事听天承这么一说,心中不免感叹,经过这件事情,自己的儿子终于长大了,懂得承担责任了,看来自己一直没有看错,现在官场上的很多大事,都可以交给他了。
于是三人最终决定,让仪芬和蒋太太一起出去躲避几日,等事情平息后再回来。张理事亲自打电话通知蒋太太,蒋太太受宠若惊,满口答应一定会照顾好仪芬。
第十一章 正是江南好风景
蒋太太挂掉张家打来的电话后,立即给徐老板打电话,说了大致的情况,然后特别叮嘱说:“把小沈叫过来,千万别告诉他是仪芬和我一起去,只说是我亲自将东西送回老家而已。”徐老板在电话那头答应着。
片刻后,徐老板和沈齐然出现在蒋家的门口。蒋太太说:“徐老板、沈师傅来了,真不好意思,若不是时间紧,还真不会大半夜地找你们来。就几件衣服要改一下,这两天就要用的。麻烦你们了!”说罢,蒋太太又低声问徐老板:“老徐,后面有尾巴吗?”徐老板说:“放心吧,后面干净地很!”三人这才进屋。
蒋太太将两人引到里面,说:“老徐、小沈快来!我这里东西都备下了,就等你们了,三个人会快一点。”蒋太太又和两人说了怎么做。三人先做了几个靠垫和几个坐垫,然后往里面塞棉花,又将药品掺进去。
蒋太太笑着对齐然说:“没想到小沈不仅枪打得好,连缝补也做得好,怪不得做旗袍的名声这么响!”
沈齐然客气地答:“要不是蒋大姐向那些太太小姐们介绍,我哪能这么快就有了名气呢?”沈齐然又问:“蒋大姐这次一个人去?”
蒋太太说:“是的。这次有汽车,再带些零乱的东西混淆视线,一定不会被发现的。”沈齐然听了倒是很佩服,可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徐老板看了看沈齐然的做工,也感叹道:“小沈这手艺做靠垫还真是屈就了他!”
三人谈笑间,将事情都做完了。
门外灯光一闪,蒋太太笑着道:“是老蒋回来了,定是将车开回来了!”她率先走出去看,果然是蒋先生。四人先将坐垫和靠垫都拆了下来,再将刚刚做好的装了上去。完工后,四人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蒋太太自信地说:“这回一定万无一失!老家那些兄弟们有救了!”
第二天,蒋先生开着车和蒋太太一早就到了张宅。
蒋太太进去催仪芬,正看到仪芬和天承依依不舍。蒋太太笑着说:“二少爷真是宝贝二少奶奶,不就出去几天嘛,我还能将二少奶奶给拐跑了不成?您就放心吧!”
天承也只得笑笑说:“蒋太太办事,我放心的。又有蒋先生帮忙,我还能担心什么?”
蒋太太和仪芬说笑着,带着行李箱就出去了。天承送仪芬到门口,看到蒋先生开着车,道:“真是麻烦蒋太太想得周到,还特意去借了辆车。其实家里是有轿车的,用家里的就行了,何必还特意去借呢!”
蒋太太道:“那可不行!张理事和张少爷们出去当然是要坐车的。总不能让我们这些女人开了车去,让张理事来回都坐黄包车吧,这成何体统啊!”
天承听了觉得也有理,笑了又叮嘱几声,这才和仪芬告别。蒋太太见天承没有追着车子问,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到了城门口,有守城的将士来检查。蒋太太一看,笑着对小兵说:“小兄弟幸苦了,不过我们这车就不用查了!”
那小兵也是新来的,坚持道:“这位太太,这里来往的车辆都是要检查的,凭什么你们的就可以放行?这上头怪罪下来可怎么办?”
蒋太太装作不高兴说:“你们大人呢?叫他过来!”
那小兵听了也不高兴了,心想,你们不按规矩办事,还要找我领导,这不是给我难堪嘛,于是坚决要检查!小兵叫道:“你越是不让检查,我越是要查,你这车肯定有问题,说不定藏着什么贼人!”
蒋太太听他这么一说更不开心了,索性板着脸道:“你是谁手下的,居然这么没规矩!你也不看看这车上坐的是什么人!”
仪芬见蒋太太为了这事争得面红耳赤,道:“蒋太太算了,不就是检查嘛,我们不外乎是衣物,还能查出些什么来!”
蒋太太不听劝,反而责怪仪芬说:“你是什么身份,这怎么可以!张家的脸面怎么可以丢呢!”
领头的人看见新来的兵士正和人争执,也跑过来看个究竟。长官看见车里坐着的仪芬怎么会不认识,这可是报纸上天天说的张家二少奶奶呀!
那长官立马将新兵拉到一边,佝偻着道歉
听到大少奶奶在那里喋喋不休,天承听不下去了,说道:“大嫂,这件事情不怪仪芬,事情的根源是我。”
大少奶奶听他这么说更来劲了:“我没说你,你跳起来干嘛?要不是你去搭讪那个害人精,我们家现在会这样啊?你自己被打也就算了,现在害得一家子不得安宁!”
大少爷听她如此说自己的兄弟,肚子里早憋着的火一股脑地发了出来:“你胡说什么呢?你是不是几天不打就上房揭瓦了啊!还不快点给我回房去。”大少奶奶看着大少爷少见的愤怒,闭上了嘴,悻悻地回房去了。
大少爷道歉道:“弟妹不要往心里去,她就是这个样子,刀子嘴豆腐心,千万不要介意啊!”仪芬笑笑,算是接受道歉。
仪芬和天承都长呼一口气,两人相视一笑。
“叮铃铃!”电话铃响了。老妈子去接了电话,说是二少奶奶的。仪芬结果电话,那头是素素紧张的声音。
“仪芬你没事吧?”仪芬听了有些纳闷,素素怎么会知道,按说消息不会传得这么快。“仪芬,是周乔告诉我的,周乔说警署的警力都被调去守张宅了,周乔说你那里肯定出事了。”
仪芬这才想起,周乔现在已经去警署司了,周乔这个家伙怎么这么没脑子,居然告诉素素,白让素素担心了。仪芬向素素解释说:“已经没事了,不过是一些误会,记者堵在家门口而已。”素素听了,想来仪芬不会骗自己的,也就放下心来。
第二天,一家子都神色凝重地吃过早饭。张理事已经让政府机关的报纸将事态压下来,可那些小报却没法,这件事情迟早都是要知道的,接下去的社会舆论不知道这两个孩子能不能受得了,张理事心中十分忧心。
管家一大早就出门了,将大大小小的报纸都买了回来。众人一起翻看报纸,寻找关于仪芬和白蔷薇的事情。
“呀,你看你看!”大少奶奶一惊一乍地拉着大少爷看报纸。只见报纸上是仪芬泼白蔷薇的抢拍,下面还有大量饮用咖啡馆里的顾客的采访。标题也很惊人,“二少奶醋意大发,白蔷薇被泼咖啡。”下面将整件事情描绘地仿佛亲眼所见,更骇人的是,居然内里又有两个版面将仪芬和天承交往时的事情都写了出来,还将两人婚礼的事情也翻出来,当然前阵子的天承掌掴白蔷薇也不会少的。
张理事将报纸抢过来看后,脸色发青,天承看了脸色自然也不好。
张理事无奈地说:“当下,我只能想办法把事情压下去,你们都给我在家呆着哪都不要去,什么都不要乱说,听明白没?”张理事又对仪芬和天承说:“你们也不要太担心,昨天亲家公已经给我来过电话了,很担心你们。亲家公还说他马上会让商会的人将那些小报馆压下去,不行的话就买下来。”仪芬听了心中很是感动,李妈说得对,阿爸一直是爱自己的呀。
前脚送走张理事和大少爷,素素和周乔就来了。
素素一进门就责怪仪芬道:“你还说没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叫没事?是不是天塌下来了你才和我说出大事了?”仪芬和燕然一直把素素当小孩子,她天真不知世故。
仪芬解释道:“素素,我是不想你担心。”
素素听了不乐意了,撅着嘴说:“你们一直把我当小孩子,可是我也不小了,总不能什么事情都瞒着我吧。”
坐在一边的周乔打断了素素的话说:“素素不要闹了,我们不是来说仪芬的不是的,我们是来讨论对策的。”
天承听了来了兴趣问:“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素素说:“我们想要让一件事情淡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另一件事情火起来。所以我们想尽早订婚,好让我们的新闻把你们的事情压下去。”
仪芬听后虽然觉得是个好办法,可还是担心地问:“这样好吗?你们有没有征求过家里的意见?”
周乔说:“家里头我们会解决的,只怕你们不同意。”
天承说:“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不过要二位提前婚期似乎不太好,不如二位可以在订婚前多出席些活动。”
三人听了天承的想法点头称是,于是四人决定就按此照办。仪芬和天承谢过了素素和周乔,两人将素素他们送出了门。
原本以为,这件事情会在多管齐下的情况下有所好转。可是,白蔷薇在交际场上混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再加上她的楚楚可怜样子更是博得了不明真相的达官贵人的同情,因此那些和白蔷薇有些交情的小报编辑更是顶风作案。
三天下来,虽然素素和周乔的消息也上了头条,但仪芬的事情终究是没有平息下来。只要仪芬一露脸,就会上报;仪芬的娘家也是如此,张李两家都被搅得不得安宁。更有好事者还向那些记者披露些号称内幕的无中生有的消息,这些都让张理事他们头痛不已。
张理事愁眉不展,在书房里转来转去。天承和仪芬夫妇俩坐在书桌对面的椅子上等着张理事的决定。天承思虑了两天,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如让仪芬出去避避风头吧!”
“避风头?去哪里?”张理事转过头问道。
“前两天蒋太太和仪芬说了要回乡下的事情,她邀请仪芬一同去玩,我想如今事情这样棘手,倒不如让仪芬去。一是出去避风头,二是让仪芬去散散心。毕竟最近出了这么多事情,仪芬也承受了很多压力。”天承道。
“那你一起去吗?”仪芬问天承。
天承回握住仪芬的手说:“我不去,我这两天就要回去上班去,已经堆积了很多事情了,再说,等我脸上的伤好了,我总要出名把事情说清楚吧。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出面很多事情都能解决了。”
张理事听天承这么一说,心中不免感叹,经过这件事情,自己的儿子终于长大了,懂得承担责任了,看来自己一直没有看错,现在官场上的很多大事,都可以交给他了。
于是三人最终决定,让仪芬和蒋太太一起出去躲避几日,等事情平息后再回来。张理事亲自打电话通知蒋太太,蒋太太受宠若惊,满口答应一定会照顾好仪芬。
第十一章 正是江南好风景
蒋太太挂掉张家打来的电话后,立即给徐老板打电话,说了大致的情况,然后特别叮嘱说:“把小沈叫过来,千万别告诉他是仪芬和我一起去,只说是我亲自将东西送回老家而已。”徐老板在电话那头答应着。
片刻后,徐老板和沈齐然出现在蒋家的门口。蒋太太说:“徐老板、沈师傅来了,真不好意思,若不是时间紧,还真不会大半夜地找你们来。就几件衣服要改一下,这两天就要用的。麻烦你们了!”说罢,蒋太太又低声问徐老板:“老徐,后面有尾巴吗?”徐老板说:“放心吧,后面干净地很!”三人这才进屋。
蒋太太将两人引到里面,说:“老徐、小沈快来!我这里东西都备下了,就等你们了,三个人会快一点。”蒋太太又和两人说了怎么做。三人先做了几个靠垫和几个坐垫,然后往里面塞棉花,又将药品掺进去。
蒋太太笑着对齐然说:“没想到小沈不仅枪打得好,连缝补也做得好,怪不得做旗袍的名声这么响!”
沈齐然客气地答:“要不是蒋大姐向那些太太小姐们介绍,我哪能这么快就有了名气呢?”沈齐然又问:“蒋大姐这次一个人去?”
蒋太太说:“是的。这次有汽车,再带些零乱的东西混淆视线,一定不会被发现的。”沈齐然听了倒是很佩服,可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徐老板看了看沈齐然的做工,也感叹道:“小沈这手艺做靠垫还真是屈就了他!”
三人谈笑间,将事情都做完了。
门外灯光一闪,蒋太太笑着道:“是老蒋回来了,定是将车开回来了!”她率先走出去看,果然是蒋先生。四人先将坐垫和靠垫都拆了下来,再将刚刚做好的装了上去。完工后,四人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蒋太太自信地说:“这回一定万无一失!老家那些兄弟们有救了!”
第二天,蒋先生开着车和蒋太太一早就到了张宅。
蒋太太进去催仪芬,正看到仪芬和天承依依不舍。蒋太太笑着说:“二少爷真是宝贝二少奶奶,不就出去几天嘛,我还能将二少奶奶给拐跑了不成?您就放心吧!”
天承也只得笑笑说:“蒋太太办事,我放心的。又有蒋先生帮忙,我还能担心什么?”
蒋太太和仪芬说笑着,带着行李箱就出去了。天承送仪芬到门口,看到蒋先生开着车,道:“真是麻烦蒋太太想得周到,还特意去借了辆车。其实家里是有轿车的,用家里的就行了,何必还特意去借呢!”
蒋太太道:“那可不行!张理事和张少爷们出去当然是要坐车的。总不能让我们这些女人开了车去,让张理事来回都坐黄包车吧,这成何体统啊!”
天承听了觉得也有理,笑了又叮嘱几声,这才和仪芬告别。蒋太太见天承没有追着车子问,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到了城门口,有守城的将士来检查。蒋太太一看,笑着对小兵说:“小兄弟幸苦了,不过我们这车就不用查了!”
那小兵也是新来的,坚持道:“这位太太,这里来往的车辆都是要检查的,凭什么你们的就可以放行?这上头怪罪下来可怎么办?”
蒋太太装作不高兴说:“你们大人呢?叫他过来!”
那小兵听了也不高兴了,心想,你们不按规矩办事,还要找我领导,这不是给我难堪嘛,于是坚决要检查!小兵叫道:“你越是不让检查,我越是要查,你这车肯定有问题,说不定藏着什么贼人!”
蒋太太听他这么一说更不开心了,索性板着脸道:“你是谁手下的,居然这么没规矩!你也不看看这车上坐的是什么人!”
仪芬见蒋太太为了这事争得面红耳赤,道:“蒋太太算了,不就是检查嘛,我们不外乎是衣物,还能查出些什么来!”
蒋太太不听劝,反而责怪仪芬说:“你是什么身份,这怎么可以!张家的脸面怎么可以丢呢!”
领头的人看见新来的兵士正和人争执,也跑过来看个究竟。长官看见车里坐着的仪芬怎么会不认识,这可是报纸上天天说的张家二少奶奶呀!
那长官立马将新兵拉到一边,佝偻着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