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女狀元 [77]

By Root 991 0
视之。更何况……更何况你这次孤身一人,也不知要外放多久……恩,凡事要多加小心。”

婉贞点头道:“我知道,多谢你专程赶来。我要自己好好合计合计。”

梁振业欲言又止,只叹了口气道:“还客套什么……”

李昭道:“她就那样子,喜欢凡事自己想,都不肯拿出来让大家帮忙参谋一下。”

午时后御书房议事,二品以上的大臣都到齐了,不等成宗开口,;吏部尚书兼代户部尚书王敏忠先奏道:“陛下,吴越两地已报了灾情,越州倒还可以支持,只是那杭州地方,因先前知州瞒报灾情已经被革职,如今无人主理,不如派钦命大臣前去抚慰民心,陛下意欲如何?”

成宗道:“朕正有此意。”“不知陛下愿派何人前往?”

成宗笑道:“前日就已经下了旨,着李宛调回户部,统领杭州赈灾事宜。怎么,王卿还不知道么?”

“这……”下面众人不禁面面相觑,这么快就下了旨,就交给了一个汗毛未退的少年,这可如何是好?

“启禀陛下,赈灾一事,兹事体大。李宛恐怕年纪尚轻,资历不足,难以胜任。”

“正是,陛下,李宛供职翰林院,如今前去赈灾只怕不足以服众啊……”

“臣复议,钦命大臣一直关乎朝廷颜面,请从长计议,挑选合适人选。”

成宗冷笑一声:“从长计议?等你们论完了,杭州只怕都饿殍满地了!尔等不认为赈灾是十万火急之事吗?”

“是,但陛下也应派选合适之人,好令事半功倍啊。”

成宗正声道:“李宛此人,原先便是供职户部,后来调至翰林院而已,又曾出征突厥,在年轻官员里已经算是阅历丰富的了。赈灾是个苦差事,朕不忍让高龄的老臣们前去受这个苦,也是为你们着想。何况现在户部人手奇缺,连尚书一职也要兼任,更不能外调出人了。如今试炼下新人不是更好么?”

“话虽如此,陛下也是经过深切思虑地了,不过黎民百姓的身家也要顾虑啊,万一赈灾不利,那官员们要如何谢罪呢?”魏列夫突然发声,语气甚是深沉。

成宗道:“那自然依法惩办,前任的杭州知州便是先例!”续,如欲知后事如何,


三、 胡笳十八拍 第九十三章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下)


婉贞在园中踱步,心里思量着赈灾的办法,却没什么头绪,一时间心乱如麻,连吃饭的时间都过了也不知道。

晓茹找到后院来,见婉贞眉头紧皱,神色严峻,便微笑走上前,道:“怎么了,向来潇洒俊秀的状元公可少见这副样子。”

婉贞叹道:“早上接到的圣旨,要到杭州去赈灾。本来我从皇上的言语中已经察觉道一些,但不成想如此之快。一来我们刚成亲,我若一走,怕你一人留在京中不安全。再有,梁将军刚才来过,听他一席话,更觉得此行不简单。我空有一腔傲气,此时却全无好法子能妥善处之,怎能不愁?”

晓茹温和笑道:“相公不必担心奴家,一来我深居简出,不会惹上什么麻烦。再者,如今明里有余家做了娘家靠山,暗里有些江湖豪客颇为照顾,再加上有你在朝中的名声,想来不会有什么大事。只是相公要孤身前往外地,万事需要谨慎。奴家的最大靠山可就是你了。”

婉贞道:“姐姐别取消我了。说真的,有时我还真觉得自己没什么能耐,很不甘

“怎么就气馁了,不像平时神采飞扬的样子了?兵家常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许多看多听就有好法子呢?空在这里着急也没有用呀。”晓茹抚开婉贞肩上的秀发,如同长姐般劝解道。

婉贞忽然眼前一亮,喜道:“不错,知己知彼,我虽然自负诗书满腹,但不曾真的见过赈灾也不了解吴越的风土人情,自然苦无办法。好姐姐。你说过你是苏杭人氏吧?”

“是,祖籍便是苏州。后来随家里迁了几处,也在杭州住过两年。”

婉贞笑逐颜开。忙道:“好姐姐。你可为我讲讲那边的风土,比如年气时节的……”

“好好好,”晓茹笑道,“先跟我吃吃点东西再说,你今天都没怎么进食呢。”与议事。婉贞笑道:“这就刁难上了。还好已经有了办法。”

盛夏的午时天气闷热地让人发慌,各部尚书们饮了用井水浸好的碧螺春。依旧止不住汗流满额。成宗端坐在上面,背后有宫女打扇,勉强好过点。正要开口,外面内侍传报:“李宛求见。”

“宣。”

“宣李宛觐见。”一身靛蓝官服的人步履轻快地映入眼帘,虽然隔着还远,却觉得好像一阵清风飘了过来,顿时眼前一亮,好像爽快许多。

还是那玉面朱唇地样子。眉目之间英姿飒飒,秀目炯炯,显得意气满怀。比起满屋子地老朽,就好像陈年老屋投进来阳光、朽木中的新芽。成宗心里高兴起来,也不计较他前两年才娶了名妓为妻。本来么,年轻书生爱风流却不见得有这般魄力,李宛此人也算是重情义,有果断,反而有几分赏识。

“叩见陛下。”

“免礼。李卿今日召你过来乃是诸位卿家念你年纪太轻。恐不能胜任钦命大臣一职。你自己怎么想的?”

李宛直起身来,字字铿锵:“回陛下。臣翻阅奏报和史册,心里已经有了赈灾之法,料想必不辱命。”

“哦,看来李卿倒是信心满满,诸位卿家有什么要问的?”

吏部并代户部尚书王敏忠道:“既然李大人已有了良策,可否言明一二,好平了众人心中疑惑。”

婉贞答道:“臣看杭州的灾情,并不是大的天灾,乃是从去年入冬开始,小灾不断,加上官府疏忽扶农政策,不曾做好了防范,才令今年的夏稻没了收成。而本来是鱼米之乡的苏杭一带却从两年前开始收成渐少,所以积到今日才爆发灾情。乃是慢性病入了隔膜,需要一面用猛药保命,一面调理身体。”

成宗点点头,一旁地户部侍郎却道:“李大人说的头头是道,不知具体要怎样行动,可有这般雷厉风行的魄力?”

婉贞见是,微微冷笑道:“倒也没什么,只是说道这个份上也就够了,若还要李宛解释,岂不显得大人愚钝了?”之前的王敏忠是托孤老臣,而且还是婉贞的阅卷考官,婉贞自然恭敬回答。换做这个人,她犀利的脾气依旧不改。

“你……敢在圣驾面前无礼?放肆。”

礼部尚书何志出声喝道:“大人,圣驾面前不得喧哗。不如再听李大人怎么说的。”

何志于婉贞有半师之情,婉贞拱拱手,答道:“下官并非卖关子,只是要到了当地详加考察,再决定具体行事。若让在下现在就要说个所以然来,到时不曾适用,岂不是欺君之罪?”又向成宗拜倒:“陛下明鉴。”

成宗听了,点了点头,觉得也在理。看他刚刚侃侃而谈的样子,想必成竹在胸了,而且分析得也有条有理,便道:“好,就着你钦命之职。记住,要安抚黎民,重振苏杭之民心。”

“是。臣遵旨。”

“慢。”魏列夫出声制止。成宗问道:“魏相可还有什么疑惑?”

“陛下,赈灾此事不得轻率,单凭李宛这么几句话,恐难服众。”

成宗笑道:“那魏相地意思是?”

“不如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好好安抚了苏杭地区,就依法治罪,如何?”

成宗略显迟疑,问李宛道:“李卿的意思呢?”

婉贞眉毛一挑,笑得十分爽朗:“好啊,灾情如军情,就立下军令状吧。”

成宗没料到她这般泰然自若,就应承了下来,他也不好阻拦,就道:“那么,以何为准呢?”

魏列夫道:“越州地区也遭了灾,不如就以越州为准,若是比起越州亡佚的人数过多,那就不得不惩办责任官吏,以儆效尤,以安民心,陛下觉得如何?”

成宗有些迟疑,因为从呈报上来看,越州遭灾但并不严重,州牧魏鸿光颇为干练,已经做了相应的措施,若是与越州想比,那吴东地区岂不吃亏太多?便道:“这个方子么……只怕赈灾时情况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李宛却接话道:“不妨事,就以越州为标,吴东地区若是亡佚人数过多,就算输阵,到时候李宛甘愿领罚。”说罢,眼睛撇向魏列夫,嘴角带着不羁的微笑,好似在说,这下满意了吧。

魏列夫达到目地,也不理会那少年的嘲讽,心中盘算着:就算死的人不多,论到政绩、开销也必定不及越州,到时候总能找到个法子好好治治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纵不下狱,也能贬职,而又可趁机提议将吴东地区纳入越州地界,一举两得。


三、胡笳十八拍 第九十四章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上)


回到家中已是傍晚时分,晓茹迎了出来,神色关切。婉贞拉着晓茹的手,道:“没事了。帮我打点行装,明天一早启程。”晓茹道:“这么快?不是说五天后吗?”婉贞道:“早走晚走都是走,早点到那边可以早些着手进行。只是,”婉贞握住晓茹的手道:“要委屈姐姐你了。我这一走,你独自在京城,委实让我放心不下。”

  旁边还有别的侍女在,看小夫妻这般神色,自然都侧目偷笑,有年纪小的更是羡煞不已。德云在一旁插话道:“大人被皇上重用,也是没办法的事,要不是事情紧急,就和夫人一起去了。”

  婉贞摇头道:“此次事情吉凶不定,夫人不但不能同去,倒是应该回余府住一段时间……”

  “不,”晓茹打断婉贞的话,“我不能走。既然我已经成了李府的夫人,怎可以随便回娘家去住?你在外尽管放心,家中大小事情有我。”

  婉贞感激道:“那真是有劳夫人了。”

  她二人这般演着夫唱妇随、相敬如宾,旁的下人侍女看了只有称赞的份,自然不会起疑。这两人一个才智机敏,一个善解人意,早就摸清了对方的想法,默契配合一番,相视而笑,别有一番滋味。

  婉贞又道:“临行前还要准备一桌酒席才好,我要请梁将军兄弟过来。”

  晓茹点头道:“好。权当践行。我这就吩咐下去。”她在芸香楼时乃是四花魁之一,自己可以凭性情料理身边诸事,早就有主事地经验,这李府的当家主母也难不倒她,当下便吩咐下去,不多时便准备周全。

  婉贞和德云收拾随行物品时,李昭刚从外面回来,见她二人道: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