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非》作者:狂言千笑 [37]
距离地观看到这种场景,宁非无一例外想到的就是七老八十的奶娘大人指着不懂事的小孩在责备。可是当事人居然是那样的那两位,看起来格外使人面目扭曲。
发现宁非在旁观,叶云清会立刻放弃与苏希洵僵持,大概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非常幼稚可笑不成熟的,讪讪败走,按照苏希洵吩咐地去做好家务。至于苏希洵,则一脸阴霾地瞪宁非,仿佛被她看到了不该看的秘密。
宁非想,看来针对我的怀疑还没有结束呢,孔夫子说过,天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苏奶妈”占着女人加小人两样,心眼儿不会很大,得小心应付为上。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
苏希洵换了个地方处理公务,挪窝不方便,他就根本没挪远,只在竹阁五十步开外的地方另立了一栋小小的木栅房子,平时需要商议事情就在那里。
当然,黑旗寨里是有正式调兵遣将的聚义堂的,可是像是计算寨中收入结出,传递情报文书之类的事情,叶苏二人一般都习惯以方便为重,在起居处附近处理了。
对于新建的木栅子房,不论是苏希洵还是宁非,都觉得十分满意,算是个皆大欢喜的事情。只不过苏希洵之所以满意,是在这里可以随便吩咐事情,不必担心旁人会听到;宁非满意的则是,在她千方百计想要避嫌的时候,秘密自动远离了她。
总而言之,宁非的日子过得还是比较舒心的。唯一遗憾的是,她外出挑水的权利被剥夺了。
比如昨天,叶云清远远见到她去拿水桶挑子,急忙从竹楼上纵身而下,几个腾跃到了她身边,劈手夺过扁担挑子,不等宁非反应,扭头纵身而走,都不让她有任何可以言辞辩论的机会。
再比如今天,苏希洵看到宁非摩拳擦掌地靠近水桶的方向,没说话,也没动,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吓得她如同被毒蛇盯住的青蛙不敢动弹,半晌,苏希洵冷哼一声提步要过来,她当即哂笑打个招呼,之后不再多话地扭头逃离当地。话说回来,苏希洵处理公务的地方挪了,睡的地方还和他们在一块儿。谁叫竹阁里房间多呢,只需打点几样物件,就可以另开一房。
夜幕降临的时候,苏希洵还没能从五十步外的木栅房里脱身,这几日的事情比较多,先是春季的账目要清算了;再是许敏那边传来消息,准备带山上长住的女人们已挑选得差不多了;最紧要的是,夏季将至,防瘴驱虫的药物紧缺,需要到淮安里采买。
采买防瘴药物的事情可大可小,往日派出手下得力干将出马都是没关系的。但今年不同往年,淮安平城换了头领,需要重新疏通关系打点关节。目下山寨里本就人手紧缺,许敏、丁母等一干极其善于生意的人才都到山岳腹地里去挑选要带上山的女人了,看来今年少不得要他亲自出马才行。
苏希洵难以下决断,平城距离雁过山虽然近,但也要五六日的路程,加上与商贾们你来我往讨价还价,这一去大概需要近月的时间。
一去近月,那么会有一段时间不用见到宁非了。想到这里,他起身将卷宗收拾了放进随身包袱,清洗干净笔墨用具,吹熄木屋里的灯烛,往竹阁走去。
他今天没有在竹阁里用晚饭,竹阁此时也才刚掌灯,楼上传来叶云清与宁非的谈话声,讨论的居然是他自己。
苏希洵隐约地似乎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由停下脚步想要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可是这会儿又听不见了,他正烦闷,忽然吱呀的一声拉门声响,叶云清从屋里打开门,低头往楼梯上看,看到是他上来,顿时咧开嘴笑道:“原来是你,我还在猜是谁这么鬼鬼祟祟的呢。”
宁非这时候也出来了,恭谨地对他低头行礼,赶紧退回另外一间房间里去。
最近几日气氛有些尴尬,叶云清有时候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话到嘴边就缩了回去。阿刚常常过来看她,可也和叶云清一个样子,有时候叹息连连,询问起来却连连摆手,急急地否认心中有事。感觉自己好像被众人蒙在鼓里,宁非心情很是不好。尤其那些偶然路过竹阁周边的山寨汉子们也都愁眉苦脸,仿佛遇到了天大倒霉的事情。
苏希洵淡漠地看着她退回屋子里。
叶云清忽然压低声音说道:“你对她究竟怎么想的?有时候好像想亲近,有时候又摆个死人脸出来,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我看你的心根本就是沧海一粟。”
苏希洵的视线冷淡地扫过来:“你是坐第一把交椅的,处理的都是大方向的问题。我要以寨子的安全为优先。”
“怎么越说越酸了,不就是暗讽我只会做一些打打杀杀的事吗。行了,我是打手,你是智囊,行了不?”叶云清伸出手将他肩上搭着的书囊接过,扯住他衣袖上楼,直到拉进房间关上门。
叶云清把苏希洵安顿在自己床上坐好,去壁橱上翻箱倒柜地寻找茶叶,翻找的声音十分扎耳,苏希洵不言不动,默默地看他动作,长叹口气。
叶云清停下动作回头看他:“你又怎么了,最近把弟兄们折腾得半死不活的,现在还不够你出气的?”
“我不会做那些公私不分的事情。”苏希洵说,停顿片刻之后道,“我最近要出门一趟,准备把宁非一起带上。”
“把她带上?”叶云清惊讶道,“去哪里?”
苏希洵将采买药物的事情说了,接着解释:“我既然答应丁孝要好好照顾她,自然要做到。”
叶云清沉默,摇头,然后回去继续翻找茶叶。
半晌后,苏希洵说道:“你知道了?”
“我看不出来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不过你心中烦闷我倒是感觉得到的……找到了,原来放在这里!”叶云清欢呼道。
“我以前常常头脑发热,一冲动就做了后悔不及的事情。”
叶云清检查着茶罐里的茶叶还能不能用,一边漫不经心地说:“是啊,不过似乎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时间过得真快,今年回去,我都被弟弟的孩子叫成伯父了”
苏希洵站起身:“山上的防务有问题,前段时间宁非下山的时候你应该也是注意到了的。”
叶云清眼神一厉,没有说话。
“总之,山上先交给你,我这次出去也是要散散心,毕竟顶了你将近一年的位置,现在有些累。”
“家里交给我,你安心地去。”
苏希洵临出门的时候说:“别检查了,那罐茶叶今年春季回暖的时候已经长了青霉,你如果不嫌弃,或许再留几年会变成普洱茶。”
“……”
苏希洵从叶云清房间里出来,走到宁非房门前,静静的站在那里,安静地想着事情。
最初他的确是很厌烦女人的,除了许敏和丁家大娘那样的爽利女人,那些心甘情愿在家中为丈夫守空房的女子都是面目可憎的,和寻欢作乐的男人一样让人望而生恨。
他那死去的母亲曾经说,世事本不公平,人之初即有天命,有富贵者亦有贫瘠者,唯有忍耐,不可反逆。
他很爱死去的母亲,可也恨她为什么没有逃离那样的命运,甘愿在那个家中忍受一切身心上的折磨。
现在过了这么多年,那种心情又回来了。希望能有一个人,能够冲破所谓的命运的桎梏。这种热情渴盼的,以及默默等待的心情。
房门突然被拉开了,苏希洵其实早听见走向门口的足音,但他没有避开,于是宁非拉开门的时候,猝不及防地与他正面相对了。
惊讶,绝对是的,宁非没有想到会看到那样的神情。
虽然他背着光,虽然从竹林顶上升起的半弦月亮晦暗地给细碎的竹叶描上冷淡的边沿,可是她的确看到那样柔软的神情。
一只很温暖的手柔柔地落在她的发上,安抚似的抚顺下去。宁非忽然想到这应该是很失礼的行为,因为只有很亲近的人才能够这样做的,可是当她想提出抗议的时候,苏希洵什么都没说,转身走了过去。
刚才的神色,还有头顶传来的温度和触感,仿佛是错觉。
——————————————
【欲知后事如何,请静待第三部《宁非.下山》精彩呈现,放心,更新不会断的。狂言千笑敬上】
【车震马喧哗】
《宁非.第三卷》
31【车震马喧哗】
车子里摇摇晃晃的,吱嘎作响,不时颠得一颠,几乎把人抛到半空上。宁非在山上的时候听说过,雁过山东向的道路比较平坦,如今看来,所谓的“平坦”大概指的是没有阶梯这一项,至于路面是否平坦,则不在时人考虑范围之内。
虽然车里垫上厚厚的兽皮,宁非相信,这些摆设与其说是增大了避震功能,不如说是增加了她的同伴——每逢她被巨大的颠簸抛到半空,这些非生物同伴们也遭受了同样的待遇。
宁非现在知道了,为何黑旗寨里会有专门的一队人员负责上下山的车子的修缮,一路颠簸上来,又一路颠簸下去,人是否能够完好无损尚不能成为定论,何况是车子,要知道,车子并无自我修复的功能。
如果是平时,宁非相信她早就会要求骑马下山。不管车外的人是不是那个倒霉催的苏希洵,她相信她有勇气做到。可是自从那天晚上之后,好像有些东西变得异常了。
又是一阵巨大的颠簸,宁非维持着坐姿被抛到半空,然后,维持着坐姿坐了回去。习惯了半个时辰之后,对于突如其来的震荡,她已经变得无比的淡定。正所谓,人生在世,难得震荡,震震更健康。
车外隐约传来异常的响动,宁非睁开眼睛,警觉地侧耳倾听。
说实在的,在车子里面听车外的声音如同隔靴搔痒,其实掀开车窗上的帘幕,探出头去听才比较有效率。但是宁非绝对是首先排除了这一途径,因为车子两边都是骑马的人,宁非不能肯定苏希洵在哪一边。
如今的形势,还是避而不见较为妥当,宁非觉得事情似乎偏离了自己的把握,正在向不可预料的方向转去,大家都要冷静冷静,避免更难堪的事情发生。
不多时,宁非终于分辨出来了,远远传来的绝对是女人的哭泣声……不是单纯的女人的哭泣,而是数十个,也许数百个女人的哭泣!
顾不得遮遮掩掩,宁非掀开车帘探出头往外看,其实已经在不甚远的地方,有一个并不整齐的队伍缓慢地往山上这边过来。
山道较为狭窄,因此并不能看清队伍的全貌,只能看得到一大群面色憔悴神情仓惶的女人。最小的也许只有十二三岁,最大的都有三四十岁的样子。她们有的身着彩罗,可是因为数日未能清洗,变得黑黄一团;有的原本就身着粗布衣裳,大约是经过漫长的旅途,变得褴褛狼狈。
忽然听到近在咫尺的距离内,有一人说道:“在道旁停下。”听声音正是苏希洵。她抬起头,看见他骑马在侧,他的视线此刻也落在对向行来的队伍上。
一行人避在道边,苏希洵回过头来时,发现方才被掀起来的车帘又落下去了,不由一笑,下马来到车后,拉开车门对里面说:“下来走走吧,再坐下去骨头要散架了吧
发现宁非在旁观,叶云清会立刻放弃与苏希洵僵持,大概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非常幼稚可笑不成熟的,讪讪败走,按照苏希洵吩咐地去做好家务。至于苏希洵,则一脸阴霾地瞪宁非,仿佛被她看到了不该看的秘密。
宁非想,看来针对我的怀疑还没有结束呢,孔夫子说过,天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苏奶妈”占着女人加小人两样,心眼儿不会很大,得小心应付为上。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
苏希洵换了个地方处理公务,挪窝不方便,他就根本没挪远,只在竹阁五十步开外的地方另立了一栋小小的木栅房子,平时需要商议事情就在那里。
当然,黑旗寨里是有正式调兵遣将的聚义堂的,可是像是计算寨中收入结出,传递情报文书之类的事情,叶苏二人一般都习惯以方便为重,在起居处附近处理了。
对于新建的木栅子房,不论是苏希洵还是宁非,都觉得十分满意,算是个皆大欢喜的事情。只不过苏希洵之所以满意,是在这里可以随便吩咐事情,不必担心旁人会听到;宁非满意的则是,在她千方百计想要避嫌的时候,秘密自动远离了她。
总而言之,宁非的日子过得还是比较舒心的。唯一遗憾的是,她外出挑水的权利被剥夺了。
比如昨天,叶云清远远见到她去拿水桶挑子,急忙从竹楼上纵身而下,几个腾跃到了她身边,劈手夺过扁担挑子,不等宁非反应,扭头纵身而走,都不让她有任何可以言辞辩论的机会。
再比如今天,苏希洵看到宁非摩拳擦掌地靠近水桶的方向,没说话,也没动,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吓得她如同被毒蛇盯住的青蛙不敢动弹,半晌,苏希洵冷哼一声提步要过来,她当即哂笑打个招呼,之后不再多话地扭头逃离当地。话说回来,苏希洵处理公务的地方挪了,睡的地方还和他们在一块儿。谁叫竹阁里房间多呢,只需打点几样物件,就可以另开一房。
夜幕降临的时候,苏希洵还没能从五十步外的木栅房里脱身,这几日的事情比较多,先是春季的账目要清算了;再是许敏那边传来消息,准备带山上长住的女人们已挑选得差不多了;最紧要的是,夏季将至,防瘴驱虫的药物紧缺,需要到淮安里采买。
采买防瘴药物的事情可大可小,往日派出手下得力干将出马都是没关系的。但今年不同往年,淮安平城换了头领,需要重新疏通关系打点关节。目下山寨里本就人手紧缺,许敏、丁母等一干极其善于生意的人才都到山岳腹地里去挑选要带上山的女人了,看来今年少不得要他亲自出马才行。
苏希洵难以下决断,平城距离雁过山虽然近,但也要五六日的路程,加上与商贾们你来我往讨价还价,这一去大概需要近月的时间。
一去近月,那么会有一段时间不用见到宁非了。想到这里,他起身将卷宗收拾了放进随身包袱,清洗干净笔墨用具,吹熄木屋里的灯烛,往竹阁走去。
他今天没有在竹阁里用晚饭,竹阁此时也才刚掌灯,楼上传来叶云清与宁非的谈话声,讨论的居然是他自己。
苏希洵隐约地似乎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由停下脚步想要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可是这会儿又听不见了,他正烦闷,忽然吱呀的一声拉门声响,叶云清从屋里打开门,低头往楼梯上看,看到是他上来,顿时咧开嘴笑道:“原来是你,我还在猜是谁这么鬼鬼祟祟的呢。”
宁非这时候也出来了,恭谨地对他低头行礼,赶紧退回另外一间房间里去。
最近几日气氛有些尴尬,叶云清有时候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话到嘴边就缩了回去。阿刚常常过来看她,可也和叶云清一个样子,有时候叹息连连,询问起来却连连摆手,急急地否认心中有事。感觉自己好像被众人蒙在鼓里,宁非心情很是不好。尤其那些偶然路过竹阁周边的山寨汉子们也都愁眉苦脸,仿佛遇到了天大倒霉的事情。
苏希洵淡漠地看着她退回屋子里。
叶云清忽然压低声音说道:“你对她究竟怎么想的?有时候好像想亲近,有时候又摆个死人脸出来,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我看你的心根本就是沧海一粟。”
苏希洵的视线冷淡地扫过来:“你是坐第一把交椅的,处理的都是大方向的问题。我要以寨子的安全为优先。”
“怎么越说越酸了,不就是暗讽我只会做一些打打杀杀的事吗。行了,我是打手,你是智囊,行了不?”叶云清伸出手将他肩上搭着的书囊接过,扯住他衣袖上楼,直到拉进房间关上门。
叶云清把苏希洵安顿在自己床上坐好,去壁橱上翻箱倒柜地寻找茶叶,翻找的声音十分扎耳,苏希洵不言不动,默默地看他动作,长叹口气。
叶云清停下动作回头看他:“你又怎么了,最近把弟兄们折腾得半死不活的,现在还不够你出气的?”
“我不会做那些公私不分的事情。”苏希洵说,停顿片刻之后道,“我最近要出门一趟,准备把宁非一起带上。”
“把她带上?”叶云清惊讶道,“去哪里?”
苏希洵将采买药物的事情说了,接着解释:“我既然答应丁孝要好好照顾她,自然要做到。”
叶云清沉默,摇头,然后回去继续翻找茶叶。
半晌后,苏希洵说道:“你知道了?”
“我看不出来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不过你心中烦闷我倒是感觉得到的……找到了,原来放在这里!”叶云清欢呼道。
“我以前常常头脑发热,一冲动就做了后悔不及的事情。”
叶云清检查着茶罐里的茶叶还能不能用,一边漫不经心地说:“是啊,不过似乎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时间过得真快,今年回去,我都被弟弟的孩子叫成伯父了”
苏希洵站起身:“山上的防务有问题,前段时间宁非下山的时候你应该也是注意到了的。”
叶云清眼神一厉,没有说话。
“总之,山上先交给你,我这次出去也是要散散心,毕竟顶了你将近一年的位置,现在有些累。”
“家里交给我,你安心地去。”
苏希洵临出门的时候说:“别检查了,那罐茶叶今年春季回暖的时候已经长了青霉,你如果不嫌弃,或许再留几年会变成普洱茶。”
“……”
苏希洵从叶云清房间里出来,走到宁非房门前,静静的站在那里,安静地想着事情。
最初他的确是很厌烦女人的,除了许敏和丁家大娘那样的爽利女人,那些心甘情愿在家中为丈夫守空房的女子都是面目可憎的,和寻欢作乐的男人一样让人望而生恨。
他那死去的母亲曾经说,世事本不公平,人之初即有天命,有富贵者亦有贫瘠者,唯有忍耐,不可反逆。
他很爱死去的母亲,可也恨她为什么没有逃离那样的命运,甘愿在那个家中忍受一切身心上的折磨。
现在过了这么多年,那种心情又回来了。希望能有一个人,能够冲破所谓的命运的桎梏。这种热情渴盼的,以及默默等待的心情。
房门突然被拉开了,苏希洵其实早听见走向门口的足音,但他没有避开,于是宁非拉开门的时候,猝不及防地与他正面相对了。
惊讶,绝对是的,宁非没有想到会看到那样的神情。
虽然他背着光,虽然从竹林顶上升起的半弦月亮晦暗地给细碎的竹叶描上冷淡的边沿,可是她的确看到那样柔软的神情。
一只很温暖的手柔柔地落在她的发上,安抚似的抚顺下去。宁非忽然想到这应该是很失礼的行为,因为只有很亲近的人才能够这样做的,可是当她想提出抗议的时候,苏希洵什么都没说,转身走了过去。
刚才的神色,还有头顶传来的温度和触感,仿佛是错觉。
——————————————
【欲知后事如何,请静待第三部《宁非.下山》精彩呈现,放心,更新不会断的。狂言千笑敬上】
【车震马喧哗】
《宁非.第三卷》
31【车震马喧哗】
车子里摇摇晃晃的,吱嘎作响,不时颠得一颠,几乎把人抛到半空上。宁非在山上的时候听说过,雁过山东向的道路比较平坦,如今看来,所谓的“平坦”大概指的是没有阶梯这一项,至于路面是否平坦,则不在时人考虑范围之内。
虽然车里垫上厚厚的兽皮,宁非相信,这些摆设与其说是增大了避震功能,不如说是增加了她的同伴——每逢她被巨大的颠簸抛到半空,这些非生物同伴们也遭受了同样的待遇。
宁非现在知道了,为何黑旗寨里会有专门的一队人员负责上下山的车子的修缮,一路颠簸上来,又一路颠簸下去,人是否能够完好无损尚不能成为定论,何况是车子,要知道,车子并无自我修复的功能。
如果是平时,宁非相信她早就会要求骑马下山。不管车外的人是不是那个倒霉催的苏希洵,她相信她有勇气做到。可是自从那天晚上之后,好像有些东西变得异常了。
又是一阵巨大的颠簸,宁非维持着坐姿被抛到半空,然后,维持着坐姿坐了回去。习惯了半个时辰之后,对于突如其来的震荡,她已经变得无比的淡定。正所谓,人生在世,难得震荡,震震更健康。
车外隐约传来异常的响动,宁非睁开眼睛,警觉地侧耳倾听。
说实在的,在车子里面听车外的声音如同隔靴搔痒,其实掀开车窗上的帘幕,探出头去听才比较有效率。但是宁非绝对是首先排除了这一途径,因为车子两边都是骑马的人,宁非不能肯定苏希洵在哪一边。
如今的形势,还是避而不见较为妥当,宁非觉得事情似乎偏离了自己的把握,正在向不可预料的方向转去,大家都要冷静冷静,避免更难堪的事情发生。
不多时,宁非终于分辨出来了,远远传来的绝对是女人的哭泣声……不是单纯的女人的哭泣,而是数十个,也许数百个女人的哭泣!
顾不得遮遮掩掩,宁非掀开车帘探出头往外看,其实已经在不甚远的地方,有一个并不整齐的队伍缓慢地往山上这边过来。
山道较为狭窄,因此并不能看清队伍的全貌,只能看得到一大群面色憔悴神情仓惶的女人。最小的也许只有十二三岁,最大的都有三四十岁的样子。她们有的身着彩罗,可是因为数日未能清洗,变得黑黄一团;有的原本就身着粗布衣裳,大约是经过漫长的旅途,变得褴褛狼狈。
忽然听到近在咫尺的距离内,有一人说道:“在道旁停下。”听声音正是苏希洵。她抬起头,看见他骑马在侧,他的视线此刻也落在对向行来的队伍上。
一行人避在道边,苏希洵回过头来时,发现方才被掀起来的车帘又落下去了,不由一笑,下马来到车后,拉开车门对里面说:“下来走走吧,再坐下去骨头要散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