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哪怕沧海变成桑田 [0]

By Root 206 0
哪怕沧海变成桑田  作者:萧拂

新娘的算盘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沿着霍山城青石板铺就的中街往南走,走到尽头,便是南岳山北麓连绵隆起的矮坡。从此处折向西南,是一条还算宽敞的田间土路。因为早春时节多有微雨,深灰色的路面被浅浅打湿,开始泛黑了,走起来有些粘脚。顺着这条路走下去,穿过一片秧田,数块水塘,几处人家,不要多久,一抬头,眼前便是黑压压的南岳主峰。
  此山自汉武元封五年起,便成为霍山人的骄傲。就是在这一年,武帝南巡至此,嫌南岳衡山过于偏远,乃将此山封为“南岳”,作了衡山之副。从此,这座山头便不再叫世世代代叫惯了的霍山,而改名为南岳山,从而成为这座闭塞山城中,最为辉煌的胜迹。虽说这种辉煌如今看来,也不过说明汉武地理不通,想中华疆域在元封五年早达南海,较之岭南诸山,衡山又何得言远?话虽如此,想古来多少穷山恶水,一经品题,顿时身价百倍,未能免俗者,实在亦非止霍山一地之人耳。
  今日看来,就是武帝南巡经过霍山,也是件奇怪不过的事。从地势上着眼,霍山山脉身处大别山尾端,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群山耸峙,硬是兜个弧形的圈子,将这座山城给牢牢地咬在里面,只留出窄窄的北面朝向平原,吐出一条可以与外界交往的大路来。真不知武帝若是循着这条路走进来,再往下,还该怎么个走法?
  然而一千多年前的疑问,亦可不必再去管他了。还是近来的传说比较切合当地地形,说是太祖皇帝当年与陈友谅一场大战,败走入山,后有追兵,前又有滔滔淠河,正惊惶无计,淠河里忽然涌出一溜黑石,真龙天子乃踏石而上,轻轻松松渡过天堑。等到后面追兵赶到,那一溜黑石又重新没入水中。这一场追赶,到此便告一段落。虽说陈友谅还可以赶制浮桥,但霍山人显然不曾把他的浮桥放在眼里。不用说,此处群山错落七乡八坳连绵无尽,太祖皇帝既已先走一步,陈友谅若还抱着再找到他的心思,那可就未免是有些不度德、不量力了。
  一言以蔽之,霍山这么个偏僻地方,其实根本就不宜于皇帝南巡,而只适合那些亡命天涯不容于世的人们到此落个脚儿,或者休养生息再图振兴,或者就被这种僻远永远地隔离了纷扰红尘,从此沉默下去。
  再回到南岳山北麓,此地最引人注目的,当然就是山脚下的那棵九桠树了。说到这棵树,越发见出山乡里的人,连取名字都有一份无可言表的朴实。那棵树果然就是九个枝桠,每个枝桠都粗可径尺,枝叶繁茂,合在一起,巨伞一样朝天撑出。只是伞把未免也忒粗壮,长了也不知几百年的大树,那树干可想而知,两个人四条手臂,抱也抱不过来。
  九桠树底下,面山座落的,是一个粉墙碧瓦的宽大院落。乍一看是个富贵人家,走得近些,就可以从那建筑的结构上,辨出第一眼的谬误来。这院落虽然鲜亮惹眼,又大又干净,前后房屋却只得一进。无论是东西两厢还是正对门的客厅,都比普通人家大了不止一倍。再靠近些,便可以看见装饰着悬山式门楼的大门两侧,挂着的一副木制对联: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深褐色的木底子,只上了一遍清漆,漆成绿色的两行行书被原木的自然色泽衬托得春意盎然,映着远水近山,格外幽雅。然而,也就仅此而已了。从行家眼里去看,这书法既要刻划上联之叱咤,又要表现下联之雍容,而且还不能在上下联之间,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实在是让书写者有些勉为其难。折衷到最后,便从那字里行间,现出了一分叱咤,一分雍容,剩下的,便都是洒向江天无人问的一腔落寞了。
  所谓字如其人,依山城秀才张治的处境——身居江湖之远,叱咤不得;心思庙堂之高,也雍容不起来——能够如此这般诠释这副对联,其实也是呕心沥血了。不止一次地,他揣摩着这副对联,心与天接,与遥远的古人若合一契,暗暗想着,这样起伏跌宕的一联,偏又涵盖了中原文人的一切梦想,真可谓佳妙天成,到底,却是出自哪一位祖先的手笔呢?
  然而霍山人除了对武帝记得牢靠,还在南岳山的西山门上郑重勒石,刻上“汉武敕封”四个字,其他往古种种,却都从那善忘的头脑中,渐渐地磨灭了。张治这一问,并没有答案。当然有时候,没有答案,倒也保留了一种难以捉摸的神秘,因此,便是最好的答案吧。
  从大门两侧的这一副对联往上看,门楣上,悬着一块横匾,也是深褐色的木质底子,上面镌着的,是三个斗大的行书字:
  剑花社。
  剑花社这名子,听起来,有些象是文人们饮酒纵歌、诗文雅聚的地方。但这里是霍山,也就是说,虽然也有那么三五个落第秀才,要想形成这种习气,好象还不太容易。更何况,山城既然偏僻闭塞,也就富裕不起来,谁还有那个财力,去建这一大座宅院,以作这种华而不实的用途呢?
  时间是午后。剑花社内一片喧闹。这个时节,闹声都是从西厢房和大厅里传来的。偶尔,还会有几声逼尖了喉咙的嫩声惨叫,破开早春料峭的寒气,冲进过路人的耳朵。过路人这时候,往往就会由不住的微笑了。他们熟悉这尖叫。就好象在某个属于回忆的时刻,他们也熟悉自己的年轻时代。也许年轻时候,世间的意外总是分外多些,所以他们才有事无事,都要这样鬼哭狼嚎一把?
  春雨如丝,若有若无地掠过赶路人的脸。剑花社西南角上,从一间简易小屋里,走出来个瘦小老人。看去有六十多岁了,但山里人的年龄,往往作不得准,也许只有四十岁,却被生活的风霜过早磨损,所以才会象现在这样,瘦得只剩一把骨头,额上的皱纹堆成了摺子。好在精神还颇健旺,肩背也不佝偻,这老人拿着个光滑如擀面杖的小木锤,利落地朝院落中间走去。
  院落中间,两纵一横,竖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铁架子。铁架子的横梁上吊着口碗大铁钟。那老人走到钟前,提起木锤,当、当、当,敲了三下。钟声嗡然作响,剑花社内的一片喧闹,顿时如石子入水,荡开一圈圈的涟漪,虽说很不甘心情愿,还是渐渐地归于平静。
  钟声响过,落第秀才张治便戴着一顶文士巾,青衫一袭,手里卷着本线装书,从东南角的一间小屋里,缓缓踱出来,穿过院子,朝西厢房走去。而西厢房的一片涟漪,也就随着他的接近,被那沉稳的脚步声一下一下,抹得波平如镜。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张治进去后不久,便有一片朗朗的读书声,从波平如镜的湖面上,飞扬起来。
  原来这剑花社,不是人家,不是诗社,倒是本地的一个书塾。说是书塾吧,其实也不完全准确。完全准确的说法是,剑花社下的花馆,是书塾。然而既说是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除了花馆之外,剑花社当然还设得有剑馆。至于剑馆的弟子,他们念的,可就不是叽哩哇啦的圣贤书了。
  顾名思义,剑馆弟子学的乃是“风云三尺剑”的剑。既然学剑,就得既练内力,又练招式,所以剑馆除了拥有花馆对面的东厢房,连剑花社的客厅也被他们用作了演武大厅,占地之广,让花馆弟子们看着很有些眼红。然而剑馆最让人眼红的地方,还不在此。
  剑馆的课程有多丰富呵!不止有轻功,还有内力;不止有内力,还有暗器;不止有暗器,还有剑术;不止有剑术,还有江湖知识……然而每当花馆弟子又嫉又羡,剑馆弟子们的表现也都很是惊诧。怎么?你愿意扎一炷香的马步?或者运气运得气血翻涌?甩飞镖胳膊脱臼?练眼力金星乱冒?……对于剑馆的弟子们来说,最乐意做的事,实在也不过就是在练轻功、内力、暗器或者剑术的时候,见缝插针,能偷懒,则偷懒了。
  不用说,这番话如果被双方的家长听见,那长辈们恐怕是要找个地方,隐秘地吐出一两口鲜血的。但是这种话,事实上也不可能被他们听见。所以家长们也就觉得自己的心血毕竟没有白费,虽然家里的状况时而会紧一点,照旧大把大把的银子花出去,把个剑花社里里外外,修葺得花团锦簇、面目一新,怎么看,也看不出已经是个经风经雨的老宅子了。毕竟再穷,也不能穷了剑花呀。穷了剑花,不就是穷了孩子的前程么?
  每说到“前程”这两个字,家长们便由不得思绪翻腾,想起自己少年时候的胡闹来。要是那个时候不胡闹,懂得持之以恒,学以致用,那么现在,可能是这种区区光景么?时至今日,后悔当然已经不及,也只能将这一份悔悟,象后辈们痛陈个明白。不过他们似乎不曾记得,在他们也还是孩子的时候,那时候的家长,又何尝没有向他们痛陈过分晓?问题的症结显然在于,虽说成年人是长大了的孩子,可孩子毕竟不是缩小的成人,所以这两代人马,竟是从古到今,没法子不这样擦肩而过了。
  一代一代的成年人悔悟过来。而一代一代的孩子,照旧还是在那里顽皮个不休,将前辈们千百年累积下来的宝贵经验视如弊履,毫不在意地一脚直开,踢入到淠河里去。所以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在春天的这个下午,这个飘着微雨的、非常宜于练功的清爽的下午,剑馆的两名弟子冷凝、阿闲就迟到了。
  不过要说她俩是迟到,这两个人恐怕也是一肚子的不服气。说起来,真正的原因,其实倒是她们到得太早。因为来得太早,剑馆里还空荡荡地一个人没有,才会那样地不安于室,想到要找点其他的事情来消遣消遣。
  山城里的消遣,不用说是少的。但今天还刚好是有那么一大桩。东街头布行里的魏老二,正正好娶媳妇。一大早晨,正当剑馆弟子们在东厢房里对着内功图谱,似模似样地走手少阴心经的时候,一队吹鼓手就滴滴答答地,也不知道有多热闹,抬着一顶空花轿,一路笑闹吹打着,从大路上招摇过来。
  这一下,对于剑馆弟子们的专心致志,可就是个毁灭性的打击。比如冷凝那时候,就在想,都说山凹里魏老二的那个媳妇,可是个有名的大美人呢!据说因为生得漂亮,竟没人叫她本名岳如花,个个按了那谐音,叫她做月影如花。啧啧,这一下,可有得美人看了!这样一想,好不容易走到臂弯的一股气,一下子涣散得不知去向。冷凝感觉是感觉到了,半分也没觉得可惜,并且,也懒得从头再来,干脆,就那么摆着个空架子,照着内功图谱上的姿势,轻轻翘出一根小指,脸上露出佛祖拈花以后,伽叶的那种神秘笑容——左右先生不就是这么教导的么,要“舌抵上腭,面露微笑”?
  迎新队伍只一晌,便走过去了。然而剑馆先生杞成舟使出浑身解数,却再也没能将这个春天的上午,给弟子们挽救回来。内功课便在一片不知所云的神秘笑容中,匆匆结束。所以冷凝跟阿闲午后重新
Return Main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