寐语者-帝王业(上) [3]
,姑姑的话,竟然还在耳边萦绕。
那些话,仿佛火炭,又有如寒冰,令我的身子一时冰凉,一时又火热。
前面隐约传来侍卫扬鞭开道的声音,路边一定又有众人围观,争睹颂雅郡主的风华。明知道不可能看见我半根手指,却依然争先恐后,只为看到一眼车撵的影子,闻到一缕薰香的味道。
我涩然一笑,姑姑说得没错,他们看的并不是我,而是颂雅郡主。
世人争睹的是那个名动天下的王氏才女,艳冠京华的名门美人。
如果我不姓王,如果我没有出生在这个家族,此时此刻,或许我不会坐在高高的鸾驾之中,而是像那个卖花女一样,挤在路边垫脚张望,又或许像某个侍女,跟在车驾后面,任由尘土沾衣。
又有谁会在意一个卖花女是不是绮颜玉貌,一个侍婢是不是惊才绝艳。.
姑姑终究不肯对我说出,到底是什么事情。
她只要我记得今天的这番话,不管将要面对什么,都不可忘记。
尽管她没有说,所谓“承受极大委屈,去做一件万般不情愿的事,甚至放弃所珍视的东西”,我也大致可以猜到几分了,可是心中仍有一丝微渺期望,不肯相信自己的猜测,千万个不甘的念头在心底纷杂闪过……
一路恍惚,不觉已经到府。
跨进内庭,还未来得及回房更衣,就听见母亲的哭泣声隐隐传来。
我的心蓦然沉了下去,一直一直往下沉。
锦儿扶着我,仍然觉得脚下无力,从前庭到内堂,短短的一段路,仿佛走了很久,很艰难。
哐啷,一只贡窑白玉盏被掷出门外,跌个粉碎,伴随着母亲的怒斥,“让开,我要进宫面见圣上!”
“瑾如,你身为长公主,应当明白这是国事,并非我们一门家事。”
我在门口停步。
母亲的声音隐隐嘶哑,哀伤欲绝,全无往日的雍容,“什么公主,什么国事,我只知道我是一个母亲,天下为人父母者,爱子女远胜爱己,难道你不是阿妩的父亲,难道你就不会痛心?”
“我有多疼这一双孩子,你比谁都清楚。可我不只是这双儿女的父亲,我是一族的家长,是当朝的丞相。我有儿女,有家,还有国!阿妩的婚事,不是我们嫁女,是王氏,是整个士族的联姻!”
我听见,父亲的声音在发抖。
“让我的女儿去联姻,去笼络军心,你们这满朝文武却做什么去了?”母亲厉声质问。
这句话,针一样扎在我心上,是的,母亲,这也是我最想追问的一句。
父亲没有回答,沉默,陡然而来的沉默,让我的呼吸凝滞在胸口。
我以为父亲不会回答了,却听到他沉缓无力的声音,“你以为,如今的士族还是当年的风光,如今的天下还是当年的太平世道……”
这是父亲的声音么,一瞬间暗哑下去,那声音里透出的苍老无力,让我胸口紧紧一窒,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狠狠揪住,直往下拽。
“瑾如,你生在深宫,嫁入相府,所见所闻都是满目锦绣,可你知不知道,朝廷沉疴已久,兵权外落,民间流乱四起,当年何等煊赫的门阀世家,如今早就风光不再……你以为,我们王氏能够显赫至今,真的只是靠着与皇室的姻亲吗?”
父亲的话,一声声,一句句,如同冰水浇下。
“你也是眼看着谢家和顾家衰颓下去的,哪一家不是外戚,哪一家没有皇室姻亲?瑾如,你不是真的不懂,只是不肯相信罢……这些年来,我苦苦维系朝中世家的势力,如果不是庆阳王在军中的威望和支持,岂能如此顺遂。”
庆阳王,已经辞世两年的人,听到他的名字还是令我一震。
这个名字,曾经是皇朝赫赫军威的象征。
我的两个姑姑,一个是皇后,另一个便是庆阳王妃。只是小姑姑很早就病逝了,姑丈庆阳王长年驻守边关,连我对他的印象都只是寥寥。
“两年前,庆阳王过世,皇室和士族在军中的势力至此倾颓殆尽,再也无人为继。”父亲沉痛无奈。
那一场七年之战过后,原本就崇尚文士风流,性好清平的士族子弟,再也没有人愿意从军。
他们只爱夜夜笙歌,诗酒雅谈,即便终生无所事事,也一样有世袭的官爵俸禄。
“留在军中征战沙场的,只剩下寒族庶家的男儿,这些人,全凭一身血肉,硬生生打下了功名权位,再不是昔日被我们轻贱的武人,一旦握有军中大权,更仰赖他安邦卫国,不要说士族世家,便连皇室也要忌他三分。如今他立下大功,是皇上亲口许诺的恩赐,连我也未料到,他会求娶阿妩……这门婚事,若不应允,便是令皇上言而无信,令王氏开罪军中权臣,两派怨隙加剧;若是允了,便是笼络军心,为我们王氏再次赢得军中支持……”
“父亲,用一个女子的婚姻来巩固家族地位,不是大丈夫所为,请让我从军!”
“哥哥!”哥哥的声音,骤然自背后响起,他竟然一直在我身后。
他看也不看我,径直推门而入,昂然站到父母面前。
我急急跟进去。
父亲和母亲惊回头,望向我们,一时无言以对。
哥哥一掀衣摆,长身直跪在地,“父亲,我愿从军!”
父亲站在那里,鬓边灰白的发丝微微颤抖,一向挺直硬朗的身子似乎刹那间佝偻了下来。
母亲一声“你们……”,话未出口,就被自己的哽咽盖过。
我下意识伸手,想让锦儿搀扶,才发现锦儿没有跟进来,身子一下子失去倚靠,软软跪倒在地。
“阿妩——”,三个人的声音同时惊呼,哥哥抢上来抱住我。
我在哥哥怀中,闭上眼,深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时,向他们露出嫣然笑容。
“你们怎么也不问问我,怎知道我不愿意呢。”
我低下头,无限娇羞,“我仰慕豫章王已久,嫁给如此英雄男儿,是女儿的荣耀。”
7、良人
如此结果,峰回路转,皆大欢喜。
皇上赐婚的圣旨,三日后颁下,合府上下跪迎谢恩。
豫章王迎娶颂雅郡主,相信京中一定为之轰动。
世人会怎么看,怎么说,我已经不关心了。
父亲、母亲、哥哥……每个人都说了什么,我隐约记得,隐约不记得。
皇上和皇后召见我,说了什么,我也忘了。
宛如姐姐来看我,以太子妃的身份向我贺喜,然后屏退了下人,只剩我们两个人的时候,她哭了。
“子澹还不知道你大婚的消息。”她低头垂泪。
我淡淡一笑,走到妆台前,拿起她刚刚送给我的嫁妆,一支出自绝世名匠之手,用千年玄珠所制的凤钗,一边把玩,一边淡淡说道,“子澹守孝归来,也要册妃了,说起来时光过得真快……小时候无论怎么亲密的玩伴,长大了也总要分开。”
宛如姐姐幽然抬目,一双泪眼望定我,“你真的忘得了他?”
“我仰慕顶天立地的英雄男儿,豫章王才是我想嫁的人。”我淡淡说道,含笑将那只凤钗插到鬟间。
那之后,一直到我大婚,宛如姐姐没有再来看过我。
子澹会从她那里知道我的话。
子澹会怨我,会怪我,然后会忘了我。
子澹会册妃,会迎娶一位美丽娴淑的王妃。
子澹会和他的王妃恩恩爱爱,红袖添香,举案齐眉,一起度过漫漫时光,直至老去。
子澹,子澹,子澹……
天旋地转,漫天都是他的名字,都是他的容颜。
一丝丝的疼痛,不够锋锐,却慢慢在心底最深处,泅开沉郁的钝痛。
皇后赐给我的嫁妆,一连三天源源不绝抬进家门。
嫁衣,凤冠,霞帔,满目珠翠,宝光耀眼。
十五天后,迎来我的大婚之期。
我的婚礼按照公主出嫁的礼仪举行,半夜开始装扮,天未亮就向父母跪恩辞行,然后入宫向皇上皇后辞行,鸾仪从太极门出,过广华门、正阳门、奉远门……喜乐喧天,沿途大红锦缎铺道,一路洒下灿金的合欢花瓣漫天飞扬,六百名宫人,红绡华幔,翠羽宝盖,簇拥着旒金六凤大红鸾轿,逶迤如长龙,穿过宫城、皇城、内城,直达敕造豫章王府。
洞房之中,两名喜娘带着仆妇婢女侍侯左右,外边丝竹喜乐之声隐隐传来。
凤冠礼服加上厚厚的盖巾,让我整个人仿佛被层层捆绑,动弹不得,连呼吸都变得格外的累。
锦儿在旁边不时絮絮叨叨说些喜庆吉利的话讨我高兴,我却连听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从半夜开始折腾到现在,一袭厚厚的盖巾下面,我的世界混沌一片,什么都看不见,直听得耳边喧天的喜乐,从早上到现在从未停歇。
混混噩噩之间,被喜娘牵引着拜了堂,又被引入洞房。
进得洞房,稍稍安静了不到片刻,喜娘们又开始折腾,没完没了的祈福颂吉。
按照规矩我必须等新郎入了洞房,才能吃喝,还好锦儿悄悄盛了燕窝给我,不然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力气坐到现在。再过一会儿,我就要面临今晚最艰难的一刻。
那个人,那个令世人敬畏如神魔的人,如今成了我的夫婿。
刚刚我与他一起拜了天地,从盖巾下面隐隐看见了他的足尖,那么近,他离我那么近。
当日远远望见,就已令我震骇的人,如今近在咫尺,我却不再惧怕。
怕又如何,反正躲不过,逃不过,这就是我的姻缘,我的宿命了。
与其惶惶,不如坦然面对。
他也是血肉之躯的凡人,或许他也不见得那么可怕,或许我的姻缘不见得那么糟糕。
只要没到最后,就还有一丝希望。
不知什么时候,发觉外边的喜乐丝竹声停了。
现在还早,怎么会这样快就结束喜筵。
过了一阵,喜娘也开始暗自切切。
我直起身,有些奇怪,正想叫锦儿去外面看看,突然听得一阵喧哗传来。
似乎有重重的脚步声到了门外,又夹杂人声纷乱。
“将军甲胄佩剑在身,刀兵之物乃大凶,不宜靠近洞房,请将军止步。”
“末将奉王爷令谕,务必当面禀报王妃。”
这个声音冷硬如石,不带半分情绪,硬生生扯破这洞房花烛夜一派旖旎的面目,露出底下硬生生的冰冷。
“奴婢可以代为通传,王妃大婚典仪在身,不能面见外人。”
“事出紧急,王爷吩咐一应礼仪从权,请王妃恕罪。”
我站了起来,按住锦儿手臂,“扶我到门口。”
方一起身,眼前便一阵晕眩,那顶凤冠沉重无比的压在头上,我几乎直不起脖子。
勉力打点起精神,我从容走到门前,淡淡开口,“本宫在此,将军有话请讲。”
外面那人静默了片刻,依然用冷硬的声音开口,“启禀王妃,方才收到火漆传书,急告冀州失守,前方十万火急,王爷已经前往行辕大营,即刻领军驰援,特遣属下告知王妃,实因事出紧急,无暇向王妃当面辞行,待王爷平
那些话,仿佛火炭,又有如寒冰,令我的身子一时冰凉,一时又火热。
前面隐约传来侍卫扬鞭开道的声音,路边一定又有众人围观,争睹颂雅郡主的风华。明知道不可能看见我半根手指,却依然争先恐后,只为看到一眼车撵的影子,闻到一缕薰香的味道。
我涩然一笑,姑姑说得没错,他们看的并不是我,而是颂雅郡主。
世人争睹的是那个名动天下的王氏才女,艳冠京华的名门美人。
如果我不姓王,如果我没有出生在这个家族,此时此刻,或许我不会坐在高高的鸾驾之中,而是像那个卖花女一样,挤在路边垫脚张望,又或许像某个侍女,跟在车驾后面,任由尘土沾衣。
又有谁会在意一个卖花女是不是绮颜玉貌,一个侍婢是不是惊才绝艳。.
姑姑终究不肯对我说出,到底是什么事情。
她只要我记得今天的这番话,不管将要面对什么,都不可忘记。
尽管她没有说,所谓“承受极大委屈,去做一件万般不情愿的事,甚至放弃所珍视的东西”,我也大致可以猜到几分了,可是心中仍有一丝微渺期望,不肯相信自己的猜测,千万个不甘的念头在心底纷杂闪过……
一路恍惚,不觉已经到府。
跨进内庭,还未来得及回房更衣,就听见母亲的哭泣声隐隐传来。
我的心蓦然沉了下去,一直一直往下沉。
锦儿扶着我,仍然觉得脚下无力,从前庭到内堂,短短的一段路,仿佛走了很久,很艰难。
哐啷,一只贡窑白玉盏被掷出门外,跌个粉碎,伴随着母亲的怒斥,“让开,我要进宫面见圣上!”
“瑾如,你身为长公主,应当明白这是国事,并非我们一门家事。”
我在门口停步。
母亲的声音隐隐嘶哑,哀伤欲绝,全无往日的雍容,“什么公主,什么国事,我只知道我是一个母亲,天下为人父母者,爱子女远胜爱己,难道你不是阿妩的父亲,难道你就不会痛心?”
“我有多疼这一双孩子,你比谁都清楚。可我不只是这双儿女的父亲,我是一族的家长,是当朝的丞相。我有儿女,有家,还有国!阿妩的婚事,不是我们嫁女,是王氏,是整个士族的联姻!”
我听见,父亲的声音在发抖。
“让我的女儿去联姻,去笼络军心,你们这满朝文武却做什么去了?”母亲厉声质问。
这句话,针一样扎在我心上,是的,母亲,这也是我最想追问的一句。
父亲没有回答,沉默,陡然而来的沉默,让我的呼吸凝滞在胸口。
我以为父亲不会回答了,却听到他沉缓无力的声音,“你以为,如今的士族还是当年的风光,如今的天下还是当年的太平世道……”
这是父亲的声音么,一瞬间暗哑下去,那声音里透出的苍老无力,让我胸口紧紧一窒,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狠狠揪住,直往下拽。
“瑾如,你生在深宫,嫁入相府,所见所闻都是满目锦绣,可你知不知道,朝廷沉疴已久,兵权外落,民间流乱四起,当年何等煊赫的门阀世家,如今早就风光不再……你以为,我们王氏能够显赫至今,真的只是靠着与皇室的姻亲吗?”
父亲的话,一声声,一句句,如同冰水浇下。
“你也是眼看着谢家和顾家衰颓下去的,哪一家不是外戚,哪一家没有皇室姻亲?瑾如,你不是真的不懂,只是不肯相信罢……这些年来,我苦苦维系朝中世家的势力,如果不是庆阳王在军中的威望和支持,岂能如此顺遂。”
庆阳王,已经辞世两年的人,听到他的名字还是令我一震。
这个名字,曾经是皇朝赫赫军威的象征。
我的两个姑姑,一个是皇后,另一个便是庆阳王妃。只是小姑姑很早就病逝了,姑丈庆阳王长年驻守边关,连我对他的印象都只是寥寥。
“两年前,庆阳王过世,皇室和士族在军中的势力至此倾颓殆尽,再也无人为继。”父亲沉痛无奈。
那一场七年之战过后,原本就崇尚文士风流,性好清平的士族子弟,再也没有人愿意从军。
他们只爱夜夜笙歌,诗酒雅谈,即便终生无所事事,也一样有世袭的官爵俸禄。
“留在军中征战沙场的,只剩下寒族庶家的男儿,这些人,全凭一身血肉,硬生生打下了功名权位,再不是昔日被我们轻贱的武人,一旦握有军中大权,更仰赖他安邦卫国,不要说士族世家,便连皇室也要忌他三分。如今他立下大功,是皇上亲口许诺的恩赐,连我也未料到,他会求娶阿妩……这门婚事,若不应允,便是令皇上言而无信,令王氏开罪军中权臣,两派怨隙加剧;若是允了,便是笼络军心,为我们王氏再次赢得军中支持……”
“父亲,用一个女子的婚姻来巩固家族地位,不是大丈夫所为,请让我从军!”
“哥哥!”哥哥的声音,骤然自背后响起,他竟然一直在我身后。
他看也不看我,径直推门而入,昂然站到父母面前。
我急急跟进去。
父亲和母亲惊回头,望向我们,一时无言以对。
哥哥一掀衣摆,长身直跪在地,“父亲,我愿从军!”
父亲站在那里,鬓边灰白的发丝微微颤抖,一向挺直硬朗的身子似乎刹那间佝偻了下来。
母亲一声“你们……”,话未出口,就被自己的哽咽盖过。
我下意识伸手,想让锦儿搀扶,才发现锦儿没有跟进来,身子一下子失去倚靠,软软跪倒在地。
“阿妩——”,三个人的声音同时惊呼,哥哥抢上来抱住我。
我在哥哥怀中,闭上眼,深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时,向他们露出嫣然笑容。
“你们怎么也不问问我,怎知道我不愿意呢。”
我低下头,无限娇羞,“我仰慕豫章王已久,嫁给如此英雄男儿,是女儿的荣耀。”
7、良人
如此结果,峰回路转,皆大欢喜。
皇上赐婚的圣旨,三日后颁下,合府上下跪迎谢恩。
豫章王迎娶颂雅郡主,相信京中一定为之轰动。
世人会怎么看,怎么说,我已经不关心了。
父亲、母亲、哥哥……每个人都说了什么,我隐约记得,隐约不记得。
皇上和皇后召见我,说了什么,我也忘了。
宛如姐姐来看我,以太子妃的身份向我贺喜,然后屏退了下人,只剩我们两个人的时候,她哭了。
“子澹还不知道你大婚的消息。”她低头垂泪。
我淡淡一笑,走到妆台前,拿起她刚刚送给我的嫁妆,一支出自绝世名匠之手,用千年玄珠所制的凤钗,一边把玩,一边淡淡说道,“子澹守孝归来,也要册妃了,说起来时光过得真快……小时候无论怎么亲密的玩伴,长大了也总要分开。”
宛如姐姐幽然抬目,一双泪眼望定我,“你真的忘得了他?”
“我仰慕顶天立地的英雄男儿,豫章王才是我想嫁的人。”我淡淡说道,含笑将那只凤钗插到鬟间。
那之后,一直到我大婚,宛如姐姐没有再来看过我。
子澹会从她那里知道我的话。
子澹会怨我,会怪我,然后会忘了我。
子澹会册妃,会迎娶一位美丽娴淑的王妃。
子澹会和他的王妃恩恩爱爱,红袖添香,举案齐眉,一起度过漫漫时光,直至老去。
子澹,子澹,子澹……
天旋地转,漫天都是他的名字,都是他的容颜。
一丝丝的疼痛,不够锋锐,却慢慢在心底最深处,泅开沉郁的钝痛。
皇后赐给我的嫁妆,一连三天源源不绝抬进家门。
嫁衣,凤冠,霞帔,满目珠翠,宝光耀眼。
十五天后,迎来我的大婚之期。
我的婚礼按照公主出嫁的礼仪举行,半夜开始装扮,天未亮就向父母跪恩辞行,然后入宫向皇上皇后辞行,鸾仪从太极门出,过广华门、正阳门、奉远门……喜乐喧天,沿途大红锦缎铺道,一路洒下灿金的合欢花瓣漫天飞扬,六百名宫人,红绡华幔,翠羽宝盖,簇拥着旒金六凤大红鸾轿,逶迤如长龙,穿过宫城、皇城、内城,直达敕造豫章王府。
洞房之中,两名喜娘带着仆妇婢女侍侯左右,外边丝竹喜乐之声隐隐传来。
凤冠礼服加上厚厚的盖巾,让我整个人仿佛被层层捆绑,动弹不得,连呼吸都变得格外的累。
锦儿在旁边不时絮絮叨叨说些喜庆吉利的话讨我高兴,我却连听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从半夜开始折腾到现在,一袭厚厚的盖巾下面,我的世界混沌一片,什么都看不见,直听得耳边喧天的喜乐,从早上到现在从未停歇。
混混噩噩之间,被喜娘牵引着拜了堂,又被引入洞房。
进得洞房,稍稍安静了不到片刻,喜娘们又开始折腾,没完没了的祈福颂吉。
按照规矩我必须等新郎入了洞房,才能吃喝,还好锦儿悄悄盛了燕窝给我,不然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力气坐到现在。再过一会儿,我就要面临今晚最艰难的一刻。
那个人,那个令世人敬畏如神魔的人,如今成了我的夫婿。
刚刚我与他一起拜了天地,从盖巾下面隐隐看见了他的足尖,那么近,他离我那么近。
当日远远望见,就已令我震骇的人,如今近在咫尺,我却不再惧怕。
怕又如何,反正躲不过,逃不过,这就是我的姻缘,我的宿命了。
与其惶惶,不如坦然面对。
他也是血肉之躯的凡人,或许他也不见得那么可怕,或许我的姻缘不见得那么糟糕。
只要没到最后,就还有一丝希望。
不知什么时候,发觉外边的喜乐丝竹声停了。
现在还早,怎么会这样快就结束喜筵。
过了一阵,喜娘也开始暗自切切。
我直起身,有些奇怪,正想叫锦儿去外面看看,突然听得一阵喧哗传来。
似乎有重重的脚步声到了门外,又夹杂人声纷乱。
“将军甲胄佩剑在身,刀兵之物乃大凶,不宜靠近洞房,请将军止步。”
“末将奉王爷令谕,务必当面禀报王妃。”
这个声音冷硬如石,不带半分情绪,硬生生扯破这洞房花烛夜一派旖旎的面目,露出底下硬生生的冰冷。
“奴婢可以代为通传,王妃大婚典仪在身,不能面见外人。”
“事出紧急,王爷吩咐一应礼仪从权,请王妃恕罪。”
我站了起来,按住锦儿手臂,“扶我到门口。”
方一起身,眼前便一阵晕眩,那顶凤冠沉重无比的压在头上,我几乎直不起脖子。
勉力打点起精神,我从容走到门前,淡淡开口,“本宫在此,将军有话请讲。”
外面那人静默了片刻,依然用冷硬的声音开口,“启禀王妃,方才收到火漆传书,急告冀州失守,前方十万火急,王爷已经前往行辕大营,即刻领军驰援,特遣属下告知王妃,实因事出紧急,无暇向王妃当面辞行,待王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