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无痕-豪门恩怨 [18]
后只要您有所差遣,小蝶一定宁死不辞!”
我叹了口气,“既然这样,我也不好说什么了。”说着站起来就要出门,一边走一边说,“只是我想你最好还是见启轩一面,他见不到你已经抓狂了。便是有什么话,当面说清楚也是好的。”
小蝶叹口气道:“既然是五小姐这样说,我就见一见他。”
宝莲忙道:“他现在就在外边等着呢?”
我颇有些意外,口气里就多了几分愠怒“谁告诉你让他来的?”
宝莲陪笑道:“我看大少爷实在是可怜,知道您今天来看小蝶,就让他在后面跟着。可是我也说了要是小蝶不肯见他,也断然不许他骚扰小蝶的。他是答应了好好的我才让他来的。”
我还待要数落她几句,小蝶已经拦住话头道:“也没有什么关系。就在这里,我见他好了。”
我只得吩咐宝莲去叫启轩进来,又转头对小蝶说“既然如此,我和宝莲就回避一下。”
小蝶一摆手,“不用回避,我和他也没有什么回避人的话。”说着苦笑了下“还有什么是五小姐您不知道的呢?”
说话间,启轩已经冲了进来,一看见小蝶不由得泪如雨下,就想奔过去抱住她。临到身前,小蝶侧身一躲,身子一蹲,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小蝶见过大少爷。”
启轩登时愣在那里,声音已是哽咽,“小蝶,你还在怨我?”
小蝶淡淡一笑。“小蝶没有什么可埋怨的,大少爷您有您为难的地方,小蝶明白。”
“你既然知道为何还要这样对我?难道你不记得我们当初的誓言了吗?”
小蝶抬起头,目光刷的望过去,“少爷,那日小蝶撞墙的时候就已经对少爷死了心了,过往的那些事情,还有那些什么誓言小蝶都已经彻底的抛开了。要是抛不开的话,小蝶也就舍不得死了。今日的小蝶心里没有什么情,什么爱,也没有大少爷。当初的那个小蝶已经死了。少爷您死了这条心吧!”
启轩踉跄的退了几步,宝莲忙上前扶住他,他却一把将宝莲推开“你什么都抛开了?连我也抛开了?”
小蝶郑重的点点头,“少爷,今天是小蝶最后一次见少爷您,以后即使再相逢,小蝶也只当你是个陌路人,也请少爷不要再来见小蝶。”
启轩忽地惨笑,“好好!陌路人,好的很啊!”说着忽然吐了一口血,便向后仰过去。宝莲与我都吃了一惊,忙去扶住他,他睁开眼睛望了望小蝶,却发现小蝶连步子都不曾动一步,只是木然的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由得心灰意冷,“好了,散了吧。都散了吧。”说着跌跌撞撞的冲了出去。
我忙道:“宝莲快跟去!”
宝莲不待我说完已经追了出去。我心下略安稳了些,回过头道:“小蝶姑娘,给你添麻烦了。”
小蝶忙道:“五小姐哪里的话。无论程家其他的人怎样,小蝶心里永远记着五小姐对我的情意。明天小蝶就要离开这里了,五小姐您也多多保重!”
我点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叠钞票,“这是我给你的,你不要推辞,尽管拿着,离开这里少不了用钱的地方,我能帮的也仅如此。”
小蝶双手接了过去,“谢谢五小姐。他日小蝶定然相报!”
我摇摇头,“说什么相报不相报的话,你自己也好生保重。后会有期。”说着慢慢走了出去。夜幕已经降临……
回到家见过宝莲知道,启轩已经安全到家。只是宝莲要请医生过来却被启轩拒绝了。这里宝莲只担心他一时想不开,谁料他竟是异常的平静。晚饭的时候见他,也是与已往一样,未见任何异样。越是这样,我心里反而隐隐有些不安起来,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晚饭罢,见启轩神态自如的回了房间,于是唤过来他房里的丫头嘱咐道:“你今天当心侍侯少爷,有什么事情立刻过来回我。”
那丫头答应着去了。一连几天都不见什么事情发生,我心里才放下心来。
然而一日清晨,尚未起床就听见门外吵吵闹闹,不由的有些恼怒,披上衣服出了房间沉声问道:“一早什么事情就吵吵嚷嚷?”
一个丫头扑通的跪在我面前哭着道:“五小姐,不好了,大少爷不见了!”
我一惊,随即镇定下来,“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也许大少爷是出去拜访朋友去了呢。”
“不是啊。我今天早晨进大少爷的房间,结果发现被褥都是整整齐齐的,再一留神发现房间里的皮箱子少了一个,我开了少爷的柜子才发现,少爷平实穿的衣服都不见了。桌子上还留了一封信,大少爷八成是离家出走了!”说着递上来一封信。
我心猛的一沉,也不顾上面“父亲母亲大人亲启”的字样,几下就拆开,拿出信读了起来。
“父亲大人金安
当父母亲看到信时,儿子已经离开了上海。
儿子受父母养育之恩二十载却未能报,今日一别不胜羞惭。自儿子出生一来,事事都由父母亲亲身作主,令父母亲劳心劳神,儿子惶恐不安。
近日,儿子深省自身,枉活了二十岁,竟无一所成,所得所有尽为父母所赐,儿子今日忍痛辞别,不敢奢求立一番事业,只望有生之年能按己愿生活。
父母亲大恩只能待来世再报了!望父母勿以儿为念,保重身体!则是儿之大幸!
又,儿子已往任性妄为,徒惹父母伤心失望,又害无辜弱女一生幸福!心甚痛哉!
但父母念儿之情,望日后对此女莫要为难,则儿子感激不尽!
不孝儿启轩拜首
我心顿时冰凉,他果真走了!定了定神,对那丫头道:“去给老爷太太报信去!”
“是!”说着飞奔了去了。
不到片刻一家人都已经集全,父亲大发雷霆,“真是我生的好儿子,他眼里还有我这个父亲,还有他母亲吗?”
母亲则顾不上与父亲生气,只是忙着吩咐人车站,码头的一顿乱找。结果到了日落也没有一点的消息。母亲痛哭流涕,晕倒几次。父亲则怒道:“你也不用哭他,全当没有这个儿子!他走的好!以后不知道省了我多少的心!”
母亲哪里听的进去,只是不住的哭。大妈二妈也只得温言软语的劝说。只有我倒是觉得他这一走也未必不是好事,以后不用看父母脸色生活了。只是他自幼生于豪门之家,处处有人照料,这一走,免不了受很多的苦,如今又是这样的乱世……我暗暗叹息。
启轩离家出走,父亲母亲都衰老了很多。可见这个儿子在他们心中还是地位颇重的。大妈倒还罢了,二妈免不了暗自称愿,只是不敢当面喜形于色而已。
因为启轩的出走,母亲分外想念国外的启文,有意让启文回国,却被我拦住了。说“启文如今在国外读书,正式要紧的时候,把他召了回来,其实对他对家都无益。母亲身边毕竟还有启明,也能聊解慰藉之情了。”
父亲也不同意启文回来,母亲只得作罢,却比已往更加疼爱启明。众人体谅她失子之痛也都谅解。只是一如此启明就更难管束,好在还有我不时的训斥他几句,他方不至于得意忘形。
==============
第二十四章 破镜重圆
自我回国以后,我发现父亲对我的态度改变了很多,虽然父亲以前也很宠爱我,但是对于我更多的是命令的态度,我没有反抗的余地。然而现在,或许父亲与我存在分歧,但是他只是从旁提醒,并不强求我遵从他的命令。这一点让我又有了可以呼吸的感觉。虽然不能像在美国那么随意,然而同出国前那种步步为营的状况已经大为不同了。也许是父亲也意识到了我的成长,知道我不再那么容易控制,而我对他来说,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存在,因而变化了对待我的态度了吧。
我也开始不避讳与远达的约会,父亲虽然不赞同,然而也没有表现出强硬的反对,我与远达的恋爱就这样被默许了。
就当一切都看似风调雨顺的时候,战争爆发了。日本人发动了“七七事变”,七月八日消息传到上海,整个上海为之震动。日本人自“九一八”以来,早已引起国内的抗日热情。去岁又有西安事变,时局动荡不安,日本人屡屡挑衅,中国屡屡退让,国人早已愤慨不已。于是就有上海爱国人士呼吁“抵抗到底”,又电慰宋哲元及二十九军全体将士,宋哲元还曾回了一个通电,说:“日军之宗旨在战斗,凡战官兵,慷慨赴义,公所当然……”
这一封复电由全国各报以大字标题刊登,使所有爱国人士读了莫不大为感奋。
报纸每天都用头版头条关注宛平的战况,上海许多工商界同仁自发组织募捐,以支援前线官兵,抗日的热情空前高涨。而陈胜达之流的亲日派则躲在公馆里不敢出来,唯恐成为中矢之地。
而父亲一面响应捐款,另一方面也忧虑时局,从一个商人的角度来说,他是不希望战争爆发的,然而,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又不能容忍日本侵我国土,于是就这样矛盾着。
我也每天注视着最新的局势发展。
27日,廊坊失守。
28日,日军已经占领南苑,佟麟阁将军、赵登禹将军双双殉国。
29日,二十九路军撤离北平。
30日,天津沦陷。
然而最可怕的一天终于来临了。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松沪大会战爆发了。这是中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会战——中国动员了八十万军队,日本动员了二十七万陆海空三军,在上海及附近打了一场战况空前的大兵团战役,松沪会战的规模与死伤,都是二次世界大战记录中最大的一次会战。当然这是后话,那时候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后来对中国抗战所产生的影响。
我们一家人都聚在了客厅,连大妈都从房间里出来了。耳边是震天的炮火声,看看一家人,大妈手脚都在轻轻的颤抖,然而却依然勉强维持着高贵的姿态。父亲原本不安地走来走去,然而看到大妈这个样子,忽然柔声说道:“别怕,心里是不是不舒服?觉得挺不住就吃几粒药。不要强挺着。”大妈闻言,苍白的脸上忽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不要紧。”
二妈却早已吓得面如土色,“日本人会不会打败我们啊?要是万一我们败了,这一家子人可怎么办呢?”
父亲大怒,“你给我回屋里呆着去,少给我在这里胡说!”
二妈哭丧着脸,抹着眼泪道:“我是怕啊。”
父亲恨恨的跺了跺脚却又紧接着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大妈站起来拉着父亲在身边坐下来,粲然一笑
我叹了口气,“既然这样,我也不好说什么了。”说着站起来就要出门,一边走一边说,“只是我想你最好还是见启轩一面,他见不到你已经抓狂了。便是有什么话,当面说清楚也是好的。”
小蝶叹口气道:“既然是五小姐这样说,我就见一见他。”
宝莲忙道:“他现在就在外边等着呢?”
我颇有些意外,口气里就多了几分愠怒“谁告诉你让他来的?”
宝莲陪笑道:“我看大少爷实在是可怜,知道您今天来看小蝶,就让他在后面跟着。可是我也说了要是小蝶不肯见他,也断然不许他骚扰小蝶的。他是答应了好好的我才让他来的。”
我还待要数落她几句,小蝶已经拦住话头道:“也没有什么关系。就在这里,我见他好了。”
我只得吩咐宝莲去叫启轩进来,又转头对小蝶说“既然如此,我和宝莲就回避一下。”
小蝶一摆手,“不用回避,我和他也没有什么回避人的话。”说着苦笑了下“还有什么是五小姐您不知道的呢?”
说话间,启轩已经冲了进来,一看见小蝶不由得泪如雨下,就想奔过去抱住她。临到身前,小蝶侧身一躲,身子一蹲,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小蝶见过大少爷。”
启轩登时愣在那里,声音已是哽咽,“小蝶,你还在怨我?”
小蝶淡淡一笑。“小蝶没有什么可埋怨的,大少爷您有您为难的地方,小蝶明白。”
“你既然知道为何还要这样对我?难道你不记得我们当初的誓言了吗?”
小蝶抬起头,目光刷的望过去,“少爷,那日小蝶撞墙的时候就已经对少爷死了心了,过往的那些事情,还有那些什么誓言小蝶都已经彻底的抛开了。要是抛不开的话,小蝶也就舍不得死了。今日的小蝶心里没有什么情,什么爱,也没有大少爷。当初的那个小蝶已经死了。少爷您死了这条心吧!”
启轩踉跄的退了几步,宝莲忙上前扶住他,他却一把将宝莲推开“你什么都抛开了?连我也抛开了?”
小蝶郑重的点点头,“少爷,今天是小蝶最后一次见少爷您,以后即使再相逢,小蝶也只当你是个陌路人,也请少爷不要再来见小蝶。”
启轩忽地惨笑,“好好!陌路人,好的很啊!”说着忽然吐了一口血,便向后仰过去。宝莲与我都吃了一惊,忙去扶住他,他睁开眼睛望了望小蝶,却发现小蝶连步子都不曾动一步,只是木然的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由得心灰意冷,“好了,散了吧。都散了吧。”说着跌跌撞撞的冲了出去。
我忙道:“宝莲快跟去!”
宝莲不待我说完已经追了出去。我心下略安稳了些,回过头道:“小蝶姑娘,给你添麻烦了。”
小蝶忙道:“五小姐哪里的话。无论程家其他的人怎样,小蝶心里永远记着五小姐对我的情意。明天小蝶就要离开这里了,五小姐您也多多保重!”
我点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叠钞票,“这是我给你的,你不要推辞,尽管拿着,离开这里少不了用钱的地方,我能帮的也仅如此。”
小蝶双手接了过去,“谢谢五小姐。他日小蝶定然相报!”
我摇摇头,“说什么相报不相报的话,你自己也好生保重。后会有期。”说着慢慢走了出去。夜幕已经降临……
回到家见过宝莲知道,启轩已经安全到家。只是宝莲要请医生过来却被启轩拒绝了。这里宝莲只担心他一时想不开,谁料他竟是异常的平静。晚饭的时候见他,也是与已往一样,未见任何异样。越是这样,我心里反而隐隐有些不安起来,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晚饭罢,见启轩神态自如的回了房间,于是唤过来他房里的丫头嘱咐道:“你今天当心侍侯少爷,有什么事情立刻过来回我。”
那丫头答应着去了。一连几天都不见什么事情发生,我心里才放下心来。
然而一日清晨,尚未起床就听见门外吵吵闹闹,不由的有些恼怒,披上衣服出了房间沉声问道:“一早什么事情就吵吵嚷嚷?”
一个丫头扑通的跪在我面前哭着道:“五小姐,不好了,大少爷不见了!”
我一惊,随即镇定下来,“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也许大少爷是出去拜访朋友去了呢。”
“不是啊。我今天早晨进大少爷的房间,结果发现被褥都是整整齐齐的,再一留神发现房间里的皮箱子少了一个,我开了少爷的柜子才发现,少爷平实穿的衣服都不见了。桌子上还留了一封信,大少爷八成是离家出走了!”说着递上来一封信。
我心猛的一沉,也不顾上面“父亲母亲大人亲启”的字样,几下就拆开,拿出信读了起来。
“父亲大人金安
当父母亲看到信时,儿子已经离开了上海。
儿子受父母养育之恩二十载却未能报,今日一别不胜羞惭。自儿子出生一来,事事都由父母亲亲身作主,令父母亲劳心劳神,儿子惶恐不安。
近日,儿子深省自身,枉活了二十岁,竟无一所成,所得所有尽为父母所赐,儿子今日忍痛辞别,不敢奢求立一番事业,只望有生之年能按己愿生活。
父母亲大恩只能待来世再报了!望父母勿以儿为念,保重身体!则是儿之大幸!
又,儿子已往任性妄为,徒惹父母伤心失望,又害无辜弱女一生幸福!心甚痛哉!
但父母念儿之情,望日后对此女莫要为难,则儿子感激不尽!
不孝儿启轩拜首
我心顿时冰凉,他果真走了!定了定神,对那丫头道:“去给老爷太太报信去!”
“是!”说着飞奔了去了。
不到片刻一家人都已经集全,父亲大发雷霆,“真是我生的好儿子,他眼里还有我这个父亲,还有他母亲吗?”
母亲则顾不上与父亲生气,只是忙着吩咐人车站,码头的一顿乱找。结果到了日落也没有一点的消息。母亲痛哭流涕,晕倒几次。父亲则怒道:“你也不用哭他,全当没有这个儿子!他走的好!以后不知道省了我多少的心!”
母亲哪里听的进去,只是不住的哭。大妈二妈也只得温言软语的劝说。只有我倒是觉得他这一走也未必不是好事,以后不用看父母脸色生活了。只是他自幼生于豪门之家,处处有人照料,这一走,免不了受很多的苦,如今又是这样的乱世……我暗暗叹息。
启轩离家出走,父亲母亲都衰老了很多。可见这个儿子在他们心中还是地位颇重的。大妈倒还罢了,二妈免不了暗自称愿,只是不敢当面喜形于色而已。
因为启轩的出走,母亲分外想念国外的启文,有意让启文回国,却被我拦住了。说“启文如今在国外读书,正式要紧的时候,把他召了回来,其实对他对家都无益。母亲身边毕竟还有启明,也能聊解慰藉之情了。”
父亲也不同意启文回来,母亲只得作罢,却比已往更加疼爱启明。众人体谅她失子之痛也都谅解。只是一如此启明就更难管束,好在还有我不时的训斥他几句,他方不至于得意忘形。
==============
第二十四章 破镜重圆
自我回国以后,我发现父亲对我的态度改变了很多,虽然父亲以前也很宠爱我,但是对于我更多的是命令的态度,我没有反抗的余地。然而现在,或许父亲与我存在分歧,但是他只是从旁提醒,并不强求我遵从他的命令。这一点让我又有了可以呼吸的感觉。虽然不能像在美国那么随意,然而同出国前那种步步为营的状况已经大为不同了。也许是父亲也意识到了我的成长,知道我不再那么容易控制,而我对他来说,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存在,因而变化了对待我的态度了吧。
我也开始不避讳与远达的约会,父亲虽然不赞同,然而也没有表现出强硬的反对,我与远达的恋爱就这样被默许了。
就当一切都看似风调雨顺的时候,战争爆发了。日本人发动了“七七事变”,七月八日消息传到上海,整个上海为之震动。日本人自“九一八”以来,早已引起国内的抗日热情。去岁又有西安事变,时局动荡不安,日本人屡屡挑衅,中国屡屡退让,国人早已愤慨不已。于是就有上海爱国人士呼吁“抵抗到底”,又电慰宋哲元及二十九军全体将士,宋哲元还曾回了一个通电,说:“日军之宗旨在战斗,凡战官兵,慷慨赴义,公所当然……”
这一封复电由全国各报以大字标题刊登,使所有爱国人士读了莫不大为感奋。
报纸每天都用头版头条关注宛平的战况,上海许多工商界同仁自发组织募捐,以支援前线官兵,抗日的热情空前高涨。而陈胜达之流的亲日派则躲在公馆里不敢出来,唯恐成为中矢之地。
而父亲一面响应捐款,另一方面也忧虑时局,从一个商人的角度来说,他是不希望战争爆发的,然而,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又不能容忍日本侵我国土,于是就这样矛盾着。
我也每天注视着最新的局势发展。
27日,廊坊失守。
28日,日军已经占领南苑,佟麟阁将军、赵登禹将军双双殉国。
29日,二十九路军撤离北平。
30日,天津沦陷。
然而最可怕的一天终于来临了。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松沪大会战爆发了。这是中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会战——中国动员了八十万军队,日本动员了二十七万陆海空三军,在上海及附近打了一场战况空前的大兵团战役,松沪会战的规模与死伤,都是二次世界大战记录中最大的一次会战。当然这是后话,那时候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后来对中国抗战所产生的影响。
我们一家人都聚在了客厅,连大妈都从房间里出来了。耳边是震天的炮火声,看看一家人,大妈手脚都在轻轻的颤抖,然而却依然勉强维持着高贵的姿态。父亲原本不安地走来走去,然而看到大妈这个样子,忽然柔声说道:“别怕,心里是不是不舒服?觉得挺不住就吃几粒药。不要强挺着。”大妈闻言,苍白的脸上忽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不要紧。”
二妈却早已吓得面如土色,“日本人会不会打败我们啊?要是万一我们败了,这一家子人可怎么办呢?”
父亲大怒,“你给我回屋里呆着去,少给我在这里胡说!”
二妈哭丧着脸,抹着眼泪道:“我是怕啊。”
父亲恨恨的跺了跺脚却又紧接着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大妈站起来拉着父亲在身边坐下来,粲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