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9]
该如何回答才好。文秀对他有情,他感受得到,但他对文秀,却纯然是一片兄妹之情。
润之岂会看不出他的心思,以她的眼力,何尝不知任鸿飞对小妹的感情并不似文秀对他的情意!原本想让他们慢慢发展,相信以小妹的种种好处,总有一日任鸿飞会接受她的一番心意,但是事与愿违,现在根本没那么多时间让他们慢慢培养感情了。如果任鸿飞不愿接受文秀的话,徐家众人就得与他分道扬镳,以免小妹陷得太深,日后不可自拔。她轻叹一口气,垂眸道:“我也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任兄没必要一定与我们在一起。常言道: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如今,是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了,任兄从江湖中来,还是回江湖中去吧!”
任鸿飞怔怔地看着她,心中七上八下地有许多话,只是一句也说不出来。听得润之口气中微微的歉意,心中没来由地一痛,其实润之根本就不需要他的安慰,她是如此坚强独立的一个奇女子。他只是一个江湖人,什么也不能为她做,或许,至少可以免除她的一部分后顾之忧吧?答应照料她心爱的小妹并不难,不是吗?
为什么自己一直说不出口?文秀是个好女孩,而且看得出来她正为自己倾心,反正自己是孤家寡人一个,就是答应照顾她又如何?
润之知道自己确实为难了任鸿飞,并不怪他迟迟不答话,只是轻声道:“任兄不必为难,请回吧!”
然而任鸿飞并没离开,他只是下意识地抓紧了剑鞘又放松,然后又抓紧,直握得手上青筋暴起,这才咬牙道:“放心!我会好好照料文秀,不让她受半点儿委屈!”润之惊异地抬起眼,他却避开了她的目光,举起掌中剑道:“任鸿飞可以此剑发誓,我会照料文秀一生一世!”
一向在朝堂上辩才无碍的徐润之此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只得半感动、半含着歉意,低低地道了一声:“多谢!”
只听得任鸿飞朗声大笑道:“男子汉大丈夫,性命尚可相托!又何必言谢!”
倒转剑柄,一揖而出。
润之看他身形转得几转,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心中不禁涌起难言的情绪。
她知道任鸿飞这样的人胸怀磊落,言出必践,从此小妹终身有托了,可是这样,对任鸿飞而言却并不公平啊!
任鸿飞大踏步地向“廊阵”外走去,心里抑郁地直想放声长啸。他虽然在润之面前强颜欢笑,其实心中却痛楚难当。润之听得出他的笑声并不自然,但是她没注意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情意。是的,任鸿飞在发现润之是女子之后,又惊又喜,平日里的满腔敬佩尽数转化成了仰慕之情,所以他才会鼓起勇气想来安慰她。
可是,多可笑,润之是全天下最不需要安慰的女子!她的生命中,从未规划过情爱,又如何来感受到他眼中那一点点的感情示意?
看到眼前出现了从未见过的一个亭子,任鸿飞才知道自己走错路了。他从未到过“廊阵”的这一隅,因为他对阵法的悟性有限,只能强记住出入之法,所以一向不敢乱走,当然也就不会走到这个地方来。一时心绪紊乱,他也不知该走哪条路好,目前的选择,只有到亭子里,且休息片刻,等徐家熟悉阵法的人来找他了。
亭在水边,任鸿飞从没想到过廊阵中还有这样大的一片水面,坐在亭中,只觉凉风习习,吹得人心情畅快了不少。任鸿飞抬起头来,看到亭上的匾额交映在月光与水光中,上书是浓墨重楷的三个大字:“快哉亭!”黑暗中,他不由苦笑了一下,他现在的心情,可一点也不快哉!见亭上还悬有对联,一时兴起,抬起身子去看,慢慢念了出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他只不过粗通文墨,并不能分清这一笔俊逸挺拔的行楷与刚才所看的匾上那端整的正楷之间的区别,也不知道这对联及亭名都来自苏东坡的诗句,但是,这语句中凛然的气势却是他喜欢的,不由多念了几遍。躺下回味的时候,他才想起,那对联上的字,铁钩银划中透着俊逸洒脱,那是润之的字,他见过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哪里像是个女子的口气啊!润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能与她相遇,已是奇缘了,以自己这样的人,还能有什么非份之想!好歹自己也是敢作敢为敢担当的铮铮男儿,为了润之,去爱护文秀,守护她,并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只要将润之的影子深深压进心底,不再多想,也就是了!
不是吗?只要不去想,不就行了?
“任大哥?”一个怯怯的声音随着娇小的身影走近了快哉亭。
“文秀?”任鸿飞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定睛一看,眼前站着的确实是徐文秀。她一改往日的装束,换了一身俐落的打扮,腰中也悬了一把长剑,于一贯的娇美之中透出了三分英气。
“你……怎么这身打扮?”
文秀浅浅一笑:“大哥身份既已败露,不知何时就会有禁军来包围府邸抄家了,无论大哥做何决定,我们都要早早做好准备才是。”
任鸿飞一掌拍上自己的脑袋,不知自己要脑袋干什么的,这是早该想到的事!
尽管面对文秀,还是令他有些心虚,但是看着她娇小的脸庞,就不禁要想起他刚才对润之许下的然诺:我会照料文秀一生一世!……不让她受半点儿委屈!……
照料她……一生一世?那是自己脱口而出的诺言!这个娇俏的小姑娘是自己发誓要爱护一生的人,可是……她……天真可爱得像妹妹一般,自己真的能爱上她吗?
“任大哥?”文秀发现任鸿飞竟然看着她的脸发起愣来,伸手在他面前摇了摇。
“啊?没什么!没什么!”任鸿飞回过神来。
文秀微微拧起她清秀的眉:“我没问你什么啊!任大哥,你在想什么?”
她清亮的双瞳看得任鸿飞心惊起来,不知为什么,徐家三姊妹都有着似乎都够穿透人心的眼神。
“不想说就不用说了!”文秀脸上神采黯然了下来,“其实我知道,一定是大哥托你照顾我了!大哥和二姊她们一直把我当小孩子!……任大哥你不必答应的!”
“你……你猜到了?”任鸿飞总是忘记这个小姑娘也是与众不同的,她没有看上去那么娇嫩不懂事,柔怯的外表之下,她也有着犀利的思想。
文秀咬着下唇,点点头,“毕竟我们是亲姊妹,我是她们一手教养大的,就算不明白她们在想什么,总也能猜到三分。”她抬起眼看向任鸿飞,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要楚楚可怜,“任大哥,我……让你很烦恼吗?”
“没……没有……”任鸿飞看着文秀眼中水气氤氲起来,不由手忙脚乱。
文秀任由眼中充盈着水气,哽咽道:“真的,任大哥……你不用照顾我……
我……我能照顾自己,你不必让自己……被我绑住……我……“
“不会啊,文秀,我是心甘情愿照顾你的,我……我也很喜欢你啊!”任鸿飞的话引发了文秀所有的泪水,他只得把她搂入怀中,不停在安抚她,感到她的泪水湿透了自己的衣襟,也不禁感动于她对自己的一片真心,暂时忘却了润之给他带来的烦恼。
文秀哭得双眼红肿,抬起头来,道:“任大哥,你真的是心甘情愿照顾我,不是为了大哥她们的嘱托?”
任鸿飞看着怀中的她,就像是一株清秀动人的小花,含珠带露,不由在心里狠狠地叹了一口气,道:“是!我是心甘情愿地照顾你!”
文秀绽开一个笑颜,把头又埋入他怀里,“谢谢你,任大哥!我们徐氏的家训说,自己的事,应该由自己去争取,不能借助于别人的力量!我真的希望,你是因为我而答应的这一切!”
任鸿飞搂着她的身子不由僵了起来——他一直以来,还是小瞧了这个看似娇柔的小姑娘。
这一夜,无人入眠。
漫长的一个不眠之夜终于过去了,上朝时间还未到,润之已然漱洗完毕,夫人李华助她束发顶冠,登靴着袍,为她整了整衣襟,轻叹道:“润之,其实没必要去上朝,行囊已经收拾好了,我们直接走吧!”
“夫人,你还是担心皇上会治我的罪?”润之将一迭文书装入袖中,那是她昨夜连夜批完的。
“到底,他是皇上,自古道:伴君如伴虎,为了皇家的面子,他未必能容忍你女扮男装的欺骗!”
润之笑了:“夫人,我们确实是犯了欺君大罪!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一向自诩公允,主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没的今日到了自己犯法之时,反而不去领罪了!别说以皇上的脾气不会杀我,就算皇上真的要治我个欺君之罪,我也没有话说!”润之看了一眼铜镜里的影像,镜中映出的,依然是那个温雅俊秀、丰神如玉的左丞相徐润之,但是,或许今日之后,铜镜中再也不会映出这样一个身影了。
润之只要下定了决心,就没人能劝得了了。李华只得担忧地看着她拿起奏折与朝笏,推开了房门。
“二哥!”守在门外的,是昨夜同样无眠的二妹文佩,她一身火红的劲装,不只佩了长鞭,还将平日里不怎么带在身边的长剑也悬在了腰间。“不管你怎么想,我不会让皇帝杀你!”出口是平日里少用的长句,润之不禁一笑,文佩最了解她的心思,却不一定会苟同她的做法。
她轻抿起唇,压下心头淡淡的感慨,郑重向文佩道:“不会有让你动手的机会!我岂不会自己保命?不管怎么说,认罪总比被追杀好!”她指的是那段姊妹们一起颠沛流离的日子,文佩懂了她的意思,默默退开。但是如果皇上真的要杀润之的话,文佩依然会不惜一切地去劫法场的,她知道。因为她们姊妹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相依为命过来的,谁会比她们相互之间的了解更深!
“我走了!”她含笑与亲人们告别,毫不迟疑地走向门外的轿马。
华——第一部风乍起——第五章 辞朝
华明宗坤化六年壬午金阴戊戌(八月二十三),坎日。
早朝之时,群臣依常例齐聚坤元殿。文臣武将,分列两班,待皇帝带着一班太监宫女登上宝座,两班文武大臣齐齐整整地出列行礼,山呼万岁,这许许多多的虚礼过后,才正式开始由群臣奏事,处理国政。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这一日的早朝与往日没什么不同。但是对两个人而言,这是特殊的一天。这两个人,一个是凝立于文臣班首的左丞相徐文英,另一个就是高踞于龙床之上的明宗皇帝李均。
明宗在听到安国公那个辟邪玉牌的故事之时,就已敏锐地猜到那个小小女婴正是润之了。但是,此后润之一直不露声色,以他锐利的眼光一时也看不透她,于是他只得设了个小小计策来自己寻找真相。以润之的机智,让她上当并不容易,但是无论怎么说,他做到了。虽然她昨日借口
润之岂会看不出他的心思,以她的眼力,何尝不知任鸿飞对小妹的感情并不似文秀对他的情意!原本想让他们慢慢发展,相信以小妹的种种好处,总有一日任鸿飞会接受她的一番心意,但是事与愿违,现在根本没那么多时间让他们慢慢培养感情了。如果任鸿飞不愿接受文秀的话,徐家众人就得与他分道扬镳,以免小妹陷得太深,日后不可自拔。她轻叹一口气,垂眸道:“我也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任兄没必要一定与我们在一起。常言道: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如今,是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了,任兄从江湖中来,还是回江湖中去吧!”
任鸿飞怔怔地看着她,心中七上八下地有许多话,只是一句也说不出来。听得润之口气中微微的歉意,心中没来由地一痛,其实润之根本就不需要他的安慰,她是如此坚强独立的一个奇女子。他只是一个江湖人,什么也不能为她做,或许,至少可以免除她的一部分后顾之忧吧?答应照料她心爱的小妹并不难,不是吗?
为什么自己一直说不出口?文秀是个好女孩,而且看得出来她正为自己倾心,反正自己是孤家寡人一个,就是答应照顾她又如何?
润之知道自己确实为难了任鸿飞,并不怪他迟迟不答话,只是轻声道:“任兄不必为难,请回吧!”
然而任鸿飞并没离开,他只是下意识地抓紧了剑鞘又放松,然后又抓紧,直握得手上青筋暴起,这才咬牙道:“放心!我会好好照料文秀,不让她受半点儿委屈!”润之惊异地抬起眼,他却避开了她的目光,举起掌中剑道:“任鸿飞可以此剑发誓,我会照料文秀一生一世!”
一向在朝堂上辩才无碍的徐润之此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只得半感动、半含着歉意,低低地道了一声:“多谢!”
只听得任鸿飞朗声大笑道:“男子汉大丈夫,性命尚可相托!又何必言谢!”
倒转剑柄,一揖而出。
润之看他身形转得几转,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心中不禁涌起难言的情绪。
她知道任鸿飞这样的人胸怀磊落,言出必践,从此小妹终身有托了,可是这样,对任鸿飞而言却并不公平啊!
任鸿飞大踏步地向“廊阵”外走去,心里抑郁地直想放声长啸。他虽然在润之面前强颜欢笑,其实心中却痛楚难当。润之听得出他的笑声并不自然,但是她没注意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情意。是的,任鸿飞在发现润之是女子之后,又惊又喜,平日里的满腔敬佩尽数转化成了仰慕之情,所以他才会鼓起勇气想来安慰她。
可是,多可笑,润之是全天下最不需要安慰的女子!她的生命中,从未规划过情爱,又如何来感受到他眼中那一点点的感情示意?
看到眼前出现了从未见过的一个亭子,任鸿飞才知道自己走错路了。他从未到过“廊阵”的这一隅,因为他对阵法的悟性有限,只能强记住出入之法,所以一向不敢乱走,当然也就不会走到这个地方来。一时心绪紊乱,他也不知该走哪条路好,目前的选择,只有到亭子里,且休息片刻,等徐家熟悉阵法的人来找他了。
亭在水边,任鸿飞从没想到过廊阵中还有这样大的一片水面,坐在亭中,只觉凉风习习,吹得人心情畅快了不少。任鸿飞抬起头来,看到亭上的匾额交映在月光与水光中,上书是浓墨重楷的三个大字:“快哉亭!”黑暗中,他不由苦笑了一下,他现在的心情,可一点也不快哉!见亭上还悬有对联,一时兴起,抬起身子去看,慢慢念了出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他只不过粗通文墨,并不能分清这一笔俊逸挺拔的行楷与刚才所看的匾上那端整的正楷之间的区别,也不知道这对联及亭名都来自苏东坡的诗句,但是,这语句中凛然的气势却是他喜欢的,不由多念了几遍。躺下回味的时候,他才想起,那对联上的字,铁钩银划中透着俊逸洒脱,那是润之的字,他见过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哪里像是个女子的口气啊!润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能与她相遇,已是奇缘了,以自己这样的人,还能有什么非份之想!好歹自己也是敢作敢为敢担当的铮铮男儿,为了润之,去爱护文秀,守护她,并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只要将润之的影子深深压进心底,不再多想,也就是了!
不是吗?只要不去想,不就行了?
“任大哥?”一个怯怯的声音随着娇小的身影走近了快哉亭。
“文秀?”任鸿飞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定睛一看,眼前站着的确实是徐文秀。她一改往日的装束,换了一身俐落的打扮,腰中也悬了一把长剑,于一贯的娇美之中透出了三分英气。
“你……怎么这身打扮?”
文秀浅浅一笑:“大哥身份既已败露,不知何时就会有禁军来包围府邸抄家了,无论大哥做何决定,我们都要早早做好准备才是。”
任鸿飞一掌拍上自己的脑袋,不知自己要脑袋干什么的,这是早该想到的事!
尽管面对文秀,还是令他有些心虚,但是看着她娇小的脸庞,就不禁要想起他刚才对润之许下的然诺:我会照料文秀一生一世!……不让她受半点儿委屈!……
照料她……一生一世?那是自己脱口而出的诺言!这个娇俏的小姑娘是自己发誓要爱护一生的人,可是……她……天真可爱得像妹妹一般,自己真的能爱上她吗?
“任大哥?”文秀发现任鸿飞竟然看着她的脸发起愣来,伸手在他面前摇了摇。
“啊?没什么!没什么!”任鸿飞回过神来。
文秀微微拧起她清秀的眉:“我没问你什么啊!任大哥,你在想什么?”
她清亮的双瞳看得任鸿飞心惊起来,不知为什么,徐家三姊妹都有着似乎都够穿透人心的眼神。
“不想说就不用说了!”文秀脸上神采黯然了下来,“其实我知道,一定是大哥托你照顾我了!大哥和二姊她们一直把我当小孩子!……任大哥你不必答应的!”
“你……你猜到了?”任鸿飞总是忘记这个小姑娘也是与众不同的,她没有看上去那么娇嫩不懂事,柔怯的外表之下,她也有着犀利的思想。
文秀咬着下唇,点点头,“毕竟我们是亲姊妹,我是她们一手教养大的,就算不明白她们在想什么,总也能猜到三分。”她抬起眼看向任鸿飞,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要楚楚可怜,“任大哥,我……让你很烦恼吗?”
“没……没有……”任鸿飞看着文秀眼中水气氤氲起来,不由手忙脚乱。
文秀任由眼中充盈着水气,哽咽道:“真的,任大哥……你不用照顾我……
我……我能照顾自己,你不必让自己……被我绑住……我……“
“不会啊,文秀,我是心甘情愿照顾你的,我……我也很喜欢你啊!”任鸿飞的话引发了文秀所有的泪水,他只得把她搂入怀中,不停在安抚她,感到她的泪水湿透了自己的衣襟,也不禁感动于她对自己的一片真心,暂时忘却了润之给他带来的烦恼。
文秀哭得双眼红肿,抬起头来,道:“任大哥,你真的是心甘情愿照顾我,不是为了大哥她们的嘱托?”
任鸿飞看着怀中的她,就像是一株清秀动人的小花,含珠带露,不由在心里狠狠地叹了一口气,道:“是!我是心甘情愿地照顾你!”
文秀绽开一个笑颜,把头又埋入他怀里,“谢谢你,任大哥!我们徐氏的家训说,自己的事,应该由自己去争取,不能借助于别人的力量!我真的希望,你是因为我而答应的这一切!”
任鸿飞搂着她的身子不由僵了起来——他一直以来,还是小瞧了这个看似娇柔的小姑娘。
这一夜,无人入眠。
漫长的一个不眠之夜终于过去了,上朝时间还未到,润之已然漱洗完毕,夫人李华助她束发顶冠,登靴着袍,为她整了整衣襟,轻叹道:“润之,其实没必要去上朝,行囊已经收拾好了,我们直接走吧!”
“夫人,你还是担心皇上会治我的罪?”润之将一迭文书装入袖中,那是她昨夜连夜批完的。
“到底,他是皇上,自古道:伴君如伴虎,为了皇家的面子,他未必能容忍你女扮男装的欺骗!”
润之笑了:“夫人,我们确实是犯了欺君大罪!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一向自诩公允,主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没的今日到了自己犯法之时,反而不去领罪了!别说以皇上的脾气不会杀我,就算皇上真的要治我个欺君之罪,我也没有话说!”润之看了一眼铜镜里的影像,镜中映出的,依然是那个温雅俊秀、丰神如玉的左丞相徐润之,但是,或许今日之后,铜镜中再也不会映出这样一个身影了。
润之只要下定了决心,就没人能劝得了了。李华只得担忧地看着她拿起奏折与朝笏,推开了房门。
“二哥!”守在门外的,是昨夜同样无眠的二妹文佩,她一身火红的劲装,不只佩了长鞭,还将平日里不怎么带在身边的长剑也悬在了腰间。“不管你怎么想,我不会让皇帝杀你!”出口是平日里少用的长句,润之不禁一笑,文佩最了解她的心思,却不一定会苟同她的做法。
她轻抿起唇,压下心头淡淡的感慨,郑重向文佩道:“不会有让你动手的机会!我岂不会自己保命?不管怎么说,认罪总比被追杀好!”她指的是那段姊妹们一起颠沛流离的日子,文佩懂了她的意思,默默退开。但是如果皇上真的要杀润之的话,文佩依然会不惜一切地去劫法场的,她知道。因为她们姊妹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相依为命过来的,谁会比她们相互之间的了解更深!
“我走了!”她含笑与亲人们告别,毫不迟疑地走向门外的轿马。
华——第一部风乍起——第五章 辞朝
华明宗坤化六年壬午金阴戊戌(八月二十三),坎日。
早朝之时,群臣依常例齐聚坤元殿。文臣武将,分列两班,待皇帝带着一班太监宫女登上宝座,两班文武大臣齐齐整整地出列行礼,山呼万岁,这许许多多的虚礼过后,才正式开始由群臣奏事,处理国政。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这一日的早朝与往日没什么不同。但是对两个人而言,这是特殊的一天。这两个人,一个是凝立于文臣班首的左丞相徐文英,另一个就是高踞于龙床之上的明宗皇帝李均。
明宗在听到安国公那个辟邪玉牌的故事之时,就已敏锐地猜到那个小小女婴正是润之了。但是,此后润之一直不露声色,以他锐利的眼光一时也看不透她,于是他只得设了个小小计策来自己寻找真相。以润之的机智,让她上当并不容易,但是无论怎么说,他做到了。虽然她昨日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