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华 [21]

By Root 660 0
父兄之墓已无处寻觅,边疆的旷野中荒冢无数,漫无标识,只有将枯的杂草摇曳坟前。她们商议之下,放弃了寻坟之举,就在那血色荒原之上,随意找了一处举酒向夕阳遥祝。润之领着小承远奠酒。算起来,小承远该是徐氏一门的长孙,唯一的男丁了。奠酒过后,众人席地而坐,喝起酒来。

  “承远,你将来想要像谁啊?是像爹?还是娘?还是两位姑姑或是飞叔叔那样?”

  承远眨着他黑亮的眼睛,学大人的样子拍拍胸脯,“我要像爹!”稚气的样子惹笑了众人。

  文佩没像别人一样大笑,只是微笑了一下,这已是她笑容的极致了。这一路她比往常更沉默,人人都察觉到了,只是不好开口相询。她一笑过后,仿佛听到了什么,止住众人的笑,“听!”

  一时一片静寂,风中隐隐传来某种声音,越来越响,渐可分辨,似乎是一人纵声长啸之声。那人显然内力深厚,啸声浑厚有力,宛如鹰击长空、龙吟九天,连绵不绝,正是向此方向而来。

  润之等人互视一眼,心生结纳之意,站起身来,向啸声传来的方向望去。不久,一条淡淡的灰影疾驰而来,啸声猛然一顿,人也远远停住,想是发现了前路有人。润之察觉到那人有离去之意,忙向鸿飞使个眼色,低言几句。鸿飞会意,朗声道:“醇酒清啸,相与共醉,兄台可愿来共饮一杯!”这几句话以内力送出,料那人必能听到。果然那灰衣人影略一犹豫,又转身回来,风中传来他一字字清晰的回答:“叨扰了!”余音徐歇,人已到了众人面前。

  此人灰衣布袍,来到近处,才看出他也未逾三十,浓眉大眼,神情豪迈,脸型略方,面上却颇有风霜之色,年纪虽不算老,却像是个饱经沧桑之人。

  润之等知道遇上了江湖侠士,而且此人与任鸿飞显是截然不同类型的人,心中不由暗暗称异。

  那人站定身子,沉稳地一抱拳,从容地道:“在下江峰!不知诸位在此,打扰了!”

  润之微笑答礼:“久仰了!”

  任鸿飞心想江湖上似乎未闻江峰之名,但只听他的啸声,便知他内力修为绝不在自己之下,心中微有感慨,由衷道:“江兄内力深厚,佩服!佩服!”

  江峰含笑道:“任兄谬赞了,此间曾是我故地,今日故地重游,心生感慨,一时忘情,不觉长啸,倒让诸位见笑了。诸位的名字,在下倒是真的久仰了。”

  文秀惊愕道:“你认识我们?”

  江峰道:“‘布衣宰相’一行人的形象早已传遍民间了,在下还不会认错!”

  润之眸色一沉,文秀却饶有兴味地问:“你能猜出我们每个人么?”

  江峰笑道:“姑娘定是徐丞相最疼爱的小妹妹,三姑娘是不是?”

  文秀吐了吐舌头:“你真知道啊!”

  江峰转向李华道:“夫人风华绝代,定是‘修罗将军’了!”

  李华看了润之一眼,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温柔的举止间仍带着三分飒爽,道:“昔日的称谓,别提了!”

  江峰又转向文佩,一时不语。

  文佩知道轮到自己了,她素性淡漠,自不会为他有丝毫改变,冰冷的双眸直对上江峰审视的目光,随即听他道:“这位必是那位武艺超群的二姑娘,徐相爷的二妹吧!”文佩只是轻啜着杯中的酒,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润之微微一笑,“怎么净让客人站着说话?来,坐下喝酒!”

  江峰看向她,庄容道:“徐丞相,闻名不如见面,相爷比民间传闻的风采更甚。”

  润之淡淡一笑,“江大侠也不差,昔日徐某只是读属下送上来的报告,就已经对江大侠的事迹极为神往了。”

  江峰一怔,“在下在江湖上籍籍无名,哪有什么事迹?”

  润之微微摇头道:“朝廷一向关注江湖事,也许是旁观者清,有很多事,江湖中人未必知晓,朝廷却必定是知道的。江大侠是不简单的人物啊!”

  江峰神色略变,拱手道:“徐相爷,佩服!佩服!开始您说‘久仰’之时,在下还以为只是句客套话而已!难怪人家会说天下没有您徐相爷不知道的事情,果然有几分道理。”

  润之眸光深沉,缓缓摇头,道:“这世上哪有全知全能的人!江峰,你是我档案中少有的几个神秘人物之一,我只知道你在江湖上做过些什么,却一点儿也不知道你的来龙去脉!”

  江峰愣了一下,一屁股坐了下来,仰头苦笑道:“您一向对人如此坦白么?”

  润之一拂长袍,也坐了下来,眸中蕴着笑意:“不然,江大侠以为我徐润之是如何招揽人心的?”

  江峰吐出一口气,态度反而恢复了自然,向润之道:“在下服了!只是有些事,涉及江某人的身世,恕在下不能说出来!”

  润之得了他这句话,反而放心了,举起酒杯,道:“江兄说了实在话,在下也就放心了。身世秘密这种事徐某不关心,也与喝酒交朋友无关,请!”

  江峰举杯道:“徐相爷,先前江某只听传闻,不免低估了您,这杯我敬您!”一仰头干了那杯酒。

  润之看他干得豪爽,心中豪情涌起,不理会文佩等人劝阻的目光,抬手竟也干了手中的酒。目光与江峰一触,两人都生出惺惺相惜之感,不禁相视而笑。

  江峰起身道:“江某还有事,告辞了!”

  润之也站起身来,抱拳道:“后会有期!”她酒量有限,身体又虚,适才一杯酒下去,此际脸泛红霞,平添了几分妩媚之色。江峰深觉有异,只是怎么也想不到这名重一时的大人物会是一名女子。他环视众人,抱拳躬身:“后会有期!”随即转身,向着刚才的方向,大步前行。

  润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但愿他不是将来的对手!”

  李华上前来挽起润之的胳膊,劝道:“算了,润之,既已离开朝廷,就不要再想那么多了!耗了十年青春在政事上面,还觉得不够吗?”

  润之觉得脑子有些晕,想是酒劲上来了,微瞑双目,唇角勾出一个若有若无的微笑,低低道:“你焉知我不是甘之如饴?”

  李华一怔,再看她时,只见她双目微阖,脸泛胭脂,竟是醉了。

第二部 路漫漫——第五章 两地明月

御书房为明宗批阅奏章,及非正式接见朝臣,商议国事之处,占地颇广,却以屏风及书架隔成精致舒适的小间,只不过屏风器皿、书案笔砚皆精美华贵,无一不显出皇家的雍容风范。御案旁的鎏金仙鹤口中吐出袅袅轻烟。            

  明宗放下朱笔,从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中抬起头来,听着刻漏院传来的隐约的云板报时声,三更天了!他推开面前的奏章,站起身来。            

  随侍的太监捧上一个瓷盅,悄声道:“万岁爷!这是庆妃娘娘特意为您炖的人参鸡汤……”话未说完,见明宗意兴阑珊地挥挥手,赶紧住口退了下去。
                

  后宫的总管太监随即托着金盘上前,盘中是各嫔妃的宫名牌。他看皇上脸色不善,试探地唤了声:“万岁爷?”明宗不悦地微一皱眉,那总管太监立即噤声,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
                

  明宗眼光一扫剩下的两个服侍他的太监,有些不耐地道:“都退下!”

  更深人静之际,深宫中倍显寂寞。明宗见最后一人退出御书房,眼神中终于流露出一丝落寞。举起案上的灯,转过屏风,抬手放下东墙上的一个卷轴。柔和的灯光照射之下,画中人那剑眉朗目、挺鼻薄唇,蕴着嫣然的笑意,宛然便是润之蔼然含笑的容颜,只是乌鬓如云、裙裾飞扬,却是一身女装。明宗持灯久久看着画中人,有些失神,原以为对她的心,纯是一片爱才之念,放她走后,心中却日渐后悔,只是身为一国之君,金口玉言,言出必践,他不能追回润之,只能于每日更深人静之时,睹画思人。
                

  这般的女子,仿佛生来就不会属于任何人!在昌平没能带回她,命运的主动权已经握回了她自己的手中。而他呢?碍于身份不能再追,只能深自懊悔自己为何要揭穿她,否则,自己仍可日日在朝堂与她相见。可是如今,一切都迟了,命运的轨迹已然错开,指向两个不同的方向。

  如果没有那一天……

  明宗沉入回忆之中,那一天……

  “皇上,召臣来有何事?”润之从容地问。

  明宗看着这紫袍玉带的俊朗青年,几乎真的以为自己猜错了。这么多日来,润之每日里都一切如常,没有一丝异样。不过,他还是要试试,像徐润之这样的人,若真是女子,该是何等佳事啊!                

  “徐卿,看看这是什么?”明宗指指龙案上一盘鲜果。

  润之拈起一颗,细详那暗红色的粗糙硬壳,笑了笑,放下,“是荔枝?”

  明宗欣赏地看着她,“徐卿果然渊博!此物北方不产,是岭南贡来的,卿从未到过南方,却一眼就认了出来!”

  “臣毕竟是习医的,《本草》有载:荔枝性平味甘,有通神、益智、健气之效,不过若离了枝头,只需数日,就会色香味俱变。这荔枝还很新鲜,是快马送来的吧?”               

  明宗拿起一颗,“润之,尝尝看!”

  润之略有些惊讶地扬眉看了明宗一眼,接过荔枝,果然尝了一颗。             
  “如何?”

  润之吐出核,淡淡道:“太甜了,食之似有微醺之感,当年杨妃怎会爱吃这个?”

  她的言外之意明宗岂能不知,他大笑道:“不愧是润之!朕即刻拟旨,命岭南免贡荔枝!”

  “皇上,若无要事,臣要回阁中了,阁内事务尚未完成。”润之不想久留,打算告退了。                

  “哎,何必匆匆而去,来,看朕近日新作的一幅画。”

  润之犹豫一下,还是跟明宗去了。明宗皇上精于书画,他的妙笔丹青,一向值得一看。

  “这画还剩最后一点未曾画好。”明宗缓缓展开画卷,那是一个云鬓罗裙的美人儿,眉眼尚是空白,却已具清丽飘逸之姿。明宗兴致勃勃地提笔,“来,润之,为朕按住纸张。”

  润之剑眉微蹙,明宗一向擅长的是写意山水,从没画过仕女图,没想到今日却拉她来看这样一幅还没完成的仕女图。她一时不知皇上在打什么主意,只得依命伸手按住那轻薄的纸张。

  明宗看了她一眼,提笔添上眉眼,又换一支朱笔,细点朱唇,举手拈起画纸,转向润之:“润之,你看如何?”他笔仍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