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俏 - 半个橙子 [5]
偶尔她不外出的早上,她也会坚持早起替链链准备好早餐再去做其他事情。桌子上当然还有永远填满的黄油罐、蜂蜜和新鲜的绿葡萄,卡若琳家的竹筐里,四季都装着水灵灵的绿葡萄,她常常边聊天边抓起几只嫩绿的葡萄塞进嘴里,眉飞色舞的(地)说:“真是无上的美味啊。”
这让链链一直心怀感激,她自己试过从那个烤面包机里取出面包片,但她经常会被烫得跳起来,或者面包片干脆被烤黑掉,卡若琳从二手市场买回来的这个廉价面包机通常弹性很差,很少自动弹起,也有偶尔弹力出奇好的时候,能把烤好的面包片直接弹出窗外。
哦,卡若琳的厨艺也非常一般,链链出于礼貌不得不说些言不由衷的赞美的话。卡若琳并不是个生活能力很强的女人,但她坚定地保持着对爱憎的取舍和爱美的决心。她常常逛市场看当季流行的新款服装,然后去跳蚤市场淘些相近款式的回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
链链对她和她的家庭充满越来越多的不解。她只是吃惊地感觉到:在她身边,卡若琳的孤单建立在一种莫名奇妙的能量之上,这种能量就像一枚冲进杂货店窗口的流弹一样,具有破碎一切的超级潜能。或者像越战之后仍然留在边境线上的若干未被清除的地雷一样,随时能够炸响伤人。
“宝贝儿,你好吗?回国的机票买好了吗?”这次回国之前,山的电话一直紧追不舍。
“还没,在跟旅行社打听票价呢。”可不,转眼已经十月了,链链说好年底前回国的机票还没定呢。可在电话听筒里,链链却觉得山的声音遥远得摸不到边际。在巴黎每天纷乱琐碎的进程当中,山的存在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依靠。链链看到自己像一根断了线的风筝,只有落地的时候,才能看清那根线的形状,而飞翔的时候,那根线却是气息微弱,缺乏力量。或者是太熟悉了,山在北京的时候只顾埋头事业,赚了钱照顾她的衣食住行、供她出国,有多久了,链链只是跟同事们在一起度过那些倾心交谈的时光,她和山在精神上的交流却少得不见踪影了。链链觉得自己有点像结了婚以后的卡若琳。
“哦,最近身体好吧,要多吃些水果啊。上课还行吧?”山的声音永远清澈温和,在生活上,他一直是链链最放心的投靠。
“嗯,都挺好的。”其实最折腾的是搬家,但这种现实的处境,远在北京的山是很难理解的,也是链链不愿提起的。这些山喜欢了解的关于柴米油盐的生活细节,统统是链链认为没有价值的探讨话题,她认为生活应该有更多精彩的部分,可惜那些精彩,跟山的性格并不符合。
“嗯,你愿意,这次回国,我们去办结婚手续吗?”山有些支吾着,“我爸妈和同事她们都觉得我们一直这么拖着也不是个办法,你说呢?说不定你哪天真嫁了个法国人,我们大家再见到你就难了阿,特别是你爸妈,都指望你早点回来呢。”
“啊,那,我还没玩够呢,这么快就结婚?”链链故意嗲声嗲气地说,其实她是拉长语调来回避这个问题带来的不安。从高中时候就认识山,算来也有十年了。十年时间,足够沉淀多少感情结晶来制造一场婚姻?跟她同龄的山,像呵护女儿一样陪着她山高水远地跨越着她自由梦想的山峰,先是放弃一切陪着她来北京,又顶着周围朋友的劝说和猜疑送她来法国,山是个骄傲的男孩,他固执地相信他为链链做的一切,只为了能给他心爱的女孩一生的快乐幸福。他还不知道,爱有时比罪恶还更难宽恕。
链链从来都拒绝去知道婚姻的背后是什么,她想像那是个“女人速成”的陷阱,她将被巨大世俗驱赶进一个魔鬼的宫殿,那里长幼尊卑、桌台炉灶、容颜销毁,跟她行走天下的作家梦想是多么不协调。卡若琳对婚姻的否认后来也印证了她的怀疑。这一年,她二十六岁,果子成熟的时候,闻得到扑鼻的香气,她沉醉在自己的美妙世界里,别人怎么都拉不回来。
“你考虑一下啊,我听你的意见,你不同意咱就先不结,你别有压力啊。”山的包容可以融化整个世界的冰雪。
回国前见到皮特的时候,链链跟他提起自己的婚约。她其实是想借助别人的力量帮自己下个决心。皮特听着,只是意味深长地笑笑,卷卷的睫毛忽闪了两下,他拉过链链地手:“你真的打算读完了书就回中国?”
“是啊。”
“那巴黎不好吗?你不想留下来吗?我想说,我们来自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在路途上喜欢上一个城市,你就可以把它当成家乡,平心静气的安顿下来,不好吗?不一定中国才是最合适你的地方啊。”
“……巴黎的确很好,一个自由的地方,但我没想过不回国……”两个人都若有所思地中止了这场谈话。
《半个橙子》 第一部分《半个橙子》 月亮宝石(1)
3.月亮宝石
皮特来信了。链链从学校回来,看见皮特的信躺在邮箱里,雪白干净的信封,邮票很好看,是她喜欢的斯特拉斯堡地区的彩色阁楼屋顶,有晴朗暖冬的气息,因为屋顶上暖色的阳光。她的心坠坠的,有好多天没见到皮特(去掉字空)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他那栅栏似的签名,像他在阳光下飞扬的长头发,性感和健康。他第一次写信给她。
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现在,我终于和我的船在一起了。下面一幅线条简洁的铅笔画:一条大船,泊在一个小岛,有个邪恶的太阳。她能想到的是那里应该有纯净的阳光、炙烤的沙滩,好像还偶尔有季风扫过,敞开的草屋顶别墅沿沙滩排列到很远的地方,黑媚蛊惑的非洲女人穿着鲜艳的裙子。
链链赶忙跑进房间,熟练地拨了他的电话过去,还是忙音。
她从国内过来的那天,皮特本来说好过来陪链链去塞纳河看落日的。但链链一直都没等到他的电话。皮特在前段时间就变得很沉默了,他几次打来电话说跟卡若琳和链链一起晚餐,最后都失约了。害得卡若琳准备了大只的烤鸡或其他什么点心,后来还要连着吃上几天才吃完。皮特几年前曾有过一个想法,就是买一条船,去非洲海岸上过船夫的生活。他做过很多尝试,但最后都搁浅了。
这一次她不再心急,因为她知道他真的离开了,从此他们还像遇见之前一样各自继续自己的生活,不再有交点。
也好,链链和卡若琳两人的生活好像一下子简单起来。她们一起吃早餐,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每次一有人问起“她是你女儿吗?”,卡若琳就爽朗的笑起来:“是啊是啊,她是我的中国女儿。”她发自内心地笑着,她的孤单和独立都轮廓清晰地被人一眼看穿,链链跟她在一起,有时暖和,有时冷。
圣诞节到了,链链和卡若琳一起买了圣诞树在房间里点起蜡烛。夜晚,就两个人,守着冰雪的天气和安静的烛光,链链在沙发上静静地翻看着卡若琳送她的一本“MarieClaire50周年”的纪念画册,卡若琳知道链链是做记者的,就送了这个杂志的精选本做她的圣诞礼物。杂志上全部是带着十足风情女人味儿的图片、不同年代的流行装束和明星人物,链链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坐直了腰身,她被那些照片上的女人倾城绝世的美貌搞得眼花缭乱,她早就发现了女人气质里面那必须经过锤炼的婀娜仪态,巴黎女人尤其是天生的教材,链链正在不断纠正自己身上的平庸作态,在这座城市,她幻想着要变成一个顾盼生姿的风情女人。卡若琳得到的礼物是一块中国的蜡染布,上面有个带着草帽、挑着竹担的越南姑娘,身材窈窕,卡若琳把它挂在客厅墙上一个显眼的位置,喜不自禁地赞美着:中国的东西真好看。
“皮特本来应该来跟你一起过圣诞的,是吧?”屋子里尽管很温馨,链链还是能感觉到一丝无法躲避的压力像一块带雨的阴云一样缠绕在她和卡若琳的头顶上方,皮特不在了,链链当然知道这跟她有不小的关系。
“是的,很遗憾,他去非洲了。不知道他在那里怎样过。”卡若琳轻轻叹了口气。她起身从衣柜里掏出几件今天刚刚在外面跳蚤市场上买来的衣服,一件一件套在身上,有短小紧身的毛衣,还有在腰间缠了几圈的长裙,“链链,看看我新买的衣服好看吗?”
“好看,你的身材真好。”链链感激地看着卡若琳,试衣服是卡若琳的一大乐趣,这也正好可以稀释掉他们的话题里那些化解不开的矛盾。
“皮特,这种烤虾不应该包一层巧克力的外壳,太甜了?”这是卡若琳以前在他们三个一起聚会时的厨房里小声说,当然在这个小心翼翼的建议之前,她已经夸张地恭维了皮特勇于奉献厨艺的精神。
“不,妈妈,这个虾就是这样的做法,今天我做饭,所以菜谱应该是我定的。”皮特面无表情地反驳道,面前的盘子里摆着些像马粪蛋儿似的黑乎乎的虾团。
“哦,这孩子,我只是提个建议。”卡若琳稍有不悦。
皮特低头吃完盘子里的一小块裹着黑色甜腻巧克力外壳的虾肉,离开桌子,走到窗前去吸烟了。
“哦,皮特,快回来,我们接下来要把甜点吃完呢。”
“不吃了,我不太有胃口。”皮特竟然有些孩子似的任性。
卡若琳沉默地转过身,态度和蔼地招呼链链继续吃,不去理会她身后跟皮特之间那段紧张的空气的存在。在晚饭后,皮特的行李包里,卡若琳除了帮他装好他上一周拿来换洗的衣裤,还把皮特刚刚没吃的甜点放在一个透明餐盒里让他带回家去吃。
“皮特也不是小孩子了,听说法国的年轻人很早就独立了,皮特是不是太有特权了?”皮特走后,链链有些替卡若琳抱不平。
“呵呵。”卡若琳始终开朗地笑着,也不多说什么。
链链头脑里回想着皮特每次来这里的情景,那也是他们这间屋檐底下最热闹的时候,皮特唯有在这里,才一改平日的羞涩和安静,而是像皇帝般说一不二。卡若琳小心周到的伺候,让人觉得她谨慎得过分了。但不管怎样,皮特本来是卡若琳在巴黎最持久和亲近的伙伴,现在他走了,唉!
皮特的棕黄色的大狗叫什么来着?哦,月亮宝石。两年前,她刚来巴黎不久的一天,就是月亮宝石让她们认识的。
它从街
这让链链一直心怀感激,她自己试过从那个烤面包机里取出面包片,但她经常会被烫得跳起来,或者面包片干脆被烤黑掉,卡若琳从二手市场买回来的这个廉价面包机通常弹性很差,很少自动弹起,也有偶尔弹力出奇好的时候,能把烤好的面包片直接弹出窗外。
哦,卡若琳的厨艺也非常一般,链链出于礼貌不得不说些言不由衷的赞美的话。卡若琳并不是个生活能力很强的女人,但她坚定地保持着对爱憎的取舍和爱美的决心。她常常逛市场看当季流行的新款服装,然后去跳蚤市场淘些相近款式的回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
链链对她和她的家庭充满越来越多的不解。她只是吃惊地感觉到:在她身边,卡若琳的孤单建立在一种莫名奇妙的能量之上,这种能量就像一枚冲进杂货店窗口的流弹一样,具有破碎一切的超级潜能。或者像越战之后仍然留在边境线上的若干未被清除的地雷一样,随时能够炸响伤人。
“宝贝儿,你好吗?回国的机票买好了吗?”这次回国之前,山的电话一直紧追不舍。
“还没,在跟旅行社打听票价呢。”可不,转眼已经十月了,链链说好年底前回国的机票还没定呢。可在电话听筒里,链链却觉得山的声音遥远得摸不到边际。在巴黎每天纷乱琐碎的进程当中,山的存在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依靠。链链看到自己像一根断了线的风筝,只有落地的时候,才能看清那根线的形状,而飞翔的时候,那根线却是气息微弱,缺乏力量。或者是太熟悉了,山在北京的时候只顾埋头事业,赚了钱照顾她的衣食住行、供她出国,有多久了,链链只是跟同事们在一起度过那些倾心交谈的时光,她和山在精神上的交流却少得不见踪影了。链链觉得自己有点像结了婚以后的卡若琳。
“哦,最近身体好吧,要多吃些水果啊。上课还行吧?”山的声音永远清澈温和,在生活上,他一直是链链最放心的投靠。
“嗯,都挺好的。”其实最折腾的是搬家,但这种现实的处境,远在北京的山是很难理解的,也是链链不愿提起的。这些山喜欢了解的关于柴米油盐的生活细节,统统是链链认为没有价值的探讨话题,她认为生活应该有更多精彩的部分,可惜那些精彩,跟山的性格并不符合。
“嗯,你愿意,这次回国,我们去办结婚手续吗?”山有些支吾着,“我爸妈和同事她们都觉得我们一直这么拖着也不是个办法,你说呢?说不定你哪天真嫁了个法国人,我们大家再见到你就难了阿,特别是你爸妈,都指望你早点回来呢。”
“啊,那,我还没玩够呢,这么快就结婚?”链链故意嗲声嗲气地说,其实她是拉长语调来回避这个问题带来的不安。从高中时候就认识山,算来也有十年了。十年时间,足够沉淀多少感情结晶来制造一场婚姻?跟她同龄的山,像呵护女儿一样陪着她山高水远地跨越着她自由梦想的山峰,先是放弃一切陪着她来北京,又顶着周围朋友的劝说和猜疑送她来法国,山是个骄傲的男孩,他固执地相信他为链链做的一切,只为了能给他心爱的女孩一生的快乐幸福。他还不知道,爱有时比罪恶还更难宽恕。
链链从来都拒绝去知道婚姻的背后是什么,她想像那是个“女人速成”的陷阱,她将被巨大世俗驱赶进一个魔鬼的宫殿,那里长幼尊卑、桌台炉灶、容颜销毁,跟她行走天下的作家梦想是多么不协调。卡若琳对婚姻的否认后来也印证了她的怀疑。这一年,她二十六岁,果子成熟的时候,闻得到扑鼻的香气,她沉醉在自己的美妙世界里,别人怎么都拉不回来。
“你考虑一下啊,我听你的意见,你不同意咱就先不结,你别有压力啊。”山的包容可以融化整个世界的冰雪。
回国前见到皮特的时候,链链跟他提起自己的婚约。她其实是想借助别人的力量帮自己下个决心。皮特听着,只是意味深长地笑笑,卷卷的睫毛忽闪了两下,他拉过链链地手:“你真的打算读完了书就回中国?”
“是啊。”
“那巴黎不好吗?你不想留下来吗?我想说,我们来自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在路途上喜欢上一个城市,你就可以把它当成家乡,平心静气的安顿下来,不好吗?不一定中国才是最合适你的地方啊。”
“……巴黎的确很好,一个自由的地方,但我没想过不回国……”两个人都若有所思地中止了这场谈话。
《半个橙子》 第一部分《半个橙子》 月亮宝石(1)
3.月亮宝石
皮特来信了。链链从学校回来,看见皮特的信躺在邮箱里,雪白干净的信封,邮票很好看,是她喜欢的斯特拉斯堡地区的彩色阁楼屋顶,有晴朗暖冬的气息,因为屋顶上暖色的阳光。她的心坠坠的,有好多天没见到皮特(去掉字空)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他那栅栏似的签名,像他在阳光下飞扬的长头发,性感和健康。他第一次写信给她。
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现在,我终于和我的船在一起了。下面一幅线条简洁的铅笔画:一条大船,泊在一个小岛,有个邪恶的太阳。她能想到的是那里应该有纯净的阳光、炙烤的沙滩,好像还偶尔有季风扫过,敞开的草屋顶别墅沿沙滩排列到很远的地方,黑媚蛊惑的非洲女人穿着鲜艳的裙子。
链链赶忙跑进房间,熟练地拨了他的电话过去,还是忙音。
她从国内过来的那天,皮特本来说好过来陪链链去塞纳河看落日的。但链链一直都没等到他的电话。皮特在前段时间就变得很沉默了,他几次打来电话说跟卡若琳和链链一起晚餐,最后都失约了。害得卡若琳准备了大只的烤鸡或其他什么点心,后来还要连着吃上几天才吃完。皮特几年前曾有过一个想法,就是买一条船,去非洲海岸上过船夫的生活。他做过很多尝试,但最后都搁浅了。
这一次她不再心急,因为她知道他真的离开了,从此他们还像遇见之前一样各自继续自己的生活,不再有交点。
也好,链链和卡若琳两人的生活好像一下子简单起来。她们一起吃早餐,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每次一有人问起“她是你女儿吗?”,卡若琳就爽朗的笑起来:“是啊是啊,她是我的中国女儿。”她发自内心地笑着,她的孤单和独立都轮廓清晰地被人一眼看穿,链链跟她在一起,有时暖和,有时冷。
圣诞节到了,链链和卡若琳一起买了圣诞树在房间里点起蜡烛。夜晚,就两个人,守着冰雪的天气和安静的烛光,链链在沙发上静静地翻看着卡若琳送她的一本“MarieClaire50周年”的纪念画册,卡若琳知道链链是做记者的,就送了这个杂志的精选本做她的圣诞礼物。杂志上全部是带着十足风情女人味儿的图片、不同年代的流行装束和明星人物,链链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坐直了腰身,她被那些照片上的女人倾城绝世的美貌搞得眼花缭乱,她早就发现了女人气质里面那必须经过锤炼的婀娜仪态,巴黎女人尤其是天生的教材,链链正在不断纠正自己身上的平庸作态,在这座城市,她幻想着要变成一个顾盼生姿的风情女人。卡若琳得到的礼物是一块中国的蜡染布,上面有个带着草帽、挑着竹担的越南姑娘,身材窈窕,卡若琳把它挂在客厅墙上一个显眼的位置,喜不自禁地赞美着:中国的东西真好看。
“皮特本来应该来跟你一起过圣诞的,是吧?”屋子里尽管很温馨,链链还是能感觉到一丝无法躲避的压力像一块带雨的阴云一样缠绕在她和卡若琳的头顶上方,皮特不在了,链链当然知道这跟她有不小的关系。
“是的,很遗憾,他去非洲了。不知道他在那里怎样过。”卡若琳轻轻叹了口气。她起身从衣柜里掏出几件今天刚刚在外面跳蚤市场上买来的衣服,一件一件套在身上,有短小紧身的毛衣,还有在腰间缠了几圈的长裙,“链链,看看我新买的衣服好看吗?”
“好看,你的身材真好。”链链感激地看着卡若琳,试衣服是卡若琳的一大乐趣,这也正好可以稀释掉他们的话题里那些化解不开的矛盾。
“皮特,这种烤虾不应该包一层巧克力的外壳,太甜了?”这是卡若琳以前在他们三个一起聚会时的厨房里小声说,当然在这个小心翼翼的建议之前,她已经夸张地恭维了皮特勇于奉献厨艺的精神。
“不,妈妈,这个虾就是这样的做法,今天我做饭,所以菜谱应该是我定的。”皮特面无表情地反驳道,面前的盘子里摆着些像马粪蛋儿似的黑乎乎的虾团。
“哦,这孩子,我只是提个建议。”卡若琳稍有不悦。
皮特低头吃完盘子里的一小块裹着黑色甜腻巧克力外壳的虾肉,离开桌子,走到窗前去吸烟了。
“哦,皮特,快回来,我们接下来要把甜点吃完呢。”
“不吃了,我不太有胃口。”皮特竟然有些孩子似的任性。
卡若琳沉默地转过身,态度和蔼地招呼链链继续吃,不去理会她身后跟皮特之间那段紧张的空气的存在。在晚饭后,皮特的行李包里,卡若琳除了帮他装好他上一周拿来换洗的衣裤,还把皮特刚刚没吃的甜点放在一个透明餐盒里让他带回家去吃。
“皮特也不是小孩子了,听说法国的年轻人很早就独立了,皮特是不是太有特权了?”皮特走后,链链有些替卡若琳抱不平。
“呵呵。”卡若琳始终开朗地笑着,也不多说什么。
链链头脑里回想着皮特每次来这里的情景,那也是他们这间屋檐底下最热闹的时候,皮特唯有在这里,才一改平日的羞涩和安静,而是像皇帝般说一不二。卡若琳小心周到的伺候,让人觉得她谨慎得过分了。但不管怎样,皮特本来是卡若琳在巴黎最持久和亲近的伙伴,现在他走了,唉!
皮特的棕黄色的大狗叫什么来着?哦,月亮宝石。两年前,她刚来巴黎不久的一天,就是月亮宝石让她们认识的。
它从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