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废后重生 [83]

By Root 962 0
双双坐在凉亭.一人手执白子,一人手执黑子。待刘凤啪一声将棋子放好后.满意的抬头.正要说话.却见风尘普的神色含笑,目光温和如风一般,那笑一如既往!心突然一紧.刘凤微微尴尬的撇开头,道:“该你了。”

  风尘普轻笑一声,将手中白子一落.道 “你还是老样子。”

  刘凤不知他口中的“老样子”到底是何意.心下一慌.神情却十分默然,一看棋盘.见各处被风尘普吃的死死.方才她还正得意.眼下去是一盘死棋!怒火心中烧,她刘凤从未在模盘上输过任何人,十几年前她曾输了他.十几年后,她依旧输了他,面色一热,好强的她心中颇感尴尬,十几年她还是一点都没见长。

  “再来一盘。”

  身旁丫鬟纷纷上前整理棋盘,刘凤喝了口茶水,风尘普淡淡一笑。各子分好后,刘凤摆手退了众人,斗志昂扬道:“再来.我就不信我赢不了你。”风尘普依旧淡淡一笑.英俊的脸庞带着如风的笑容.道:“你赢不了我的,凤儿。”

  一句亲昵的呼唤,刘凤手一抖,棋子就这么落了下来。凤儿是她的乳名,母后生她时,就取了如此大气的名字,除了母后和父皇,就连她的哥哥也未曾这样唤过她一句。这样的呼唤,她已经很久没有听过了。

  自她成亲起.她的夫君也未曾唤过她一声.口口声声道:公主.公主!似公主就是刘凤的本名。刘凤是大齐的长公主,无论谁称呼长公主,唤的自然就是她了。

  风尘普一如十几年前那般唤她。她怔怔的想得出神!他们的相遇,相知,到头来却无法相守。眼眶微红.刘凤徐徐抬头道:“凤儿已经很久未曾有人这般唤我了,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听不到了。”

  她已不再年轻了,风霜下她日渐成长。虽五旬,看起来依旧显得的十分的年轻.穿上花哨的衣服,不显俗.到别有一番韵味。坐在那里.犹如一个历经风浪后的白菊,独自开放。

  有的女子,是历经岁月才能显现美丽,刘凤就是这样的女子。

  风尘普柔柔一笑,轻声道:“以后我一直这般唤你.可好?”他仿佛说今日天气不错一般的随意.他一身布衣.却不然风尘。如同他的名字一般.风尘普!刘凤听在心里.心中一痛。

  “我还是希望你唤我公主。”刘凤笑了笑,对面的风尘普面色之滞,随即恢复如常.扯了嘴角道:“那是我的事。”似赌气一般的将棋子重重的落在棋盘上。

  “你还这样.让人付厌你。”刘凤起身道:“十几年前,我让你考取功名.凭我在朝中的势力,和你在一起.我势必有这个把握。可你婉言拒绝不说,更是一走就十几年,音讯全无。你说,你凭什么唤我凤儿?我已是程宇卿的妻子.凤儿自然是夫君唤我便是。你以什么资格?”

  风尘普注视刘凤的背影良久.张了张微翘的双唇.最后叹息一声。刘凤的心更冷了。若是风尘普解释一二,她定会心软,可他终究还是一句话也不说。刘凤紧握双拳,拂袖而去。

  这是一段禁恋。

  他们相差十三岁,刘凤那时朝中势力如日冲天。十七岁生下第一个孩子,不料夭折.近二十一岁时才顺利生下绾绾。岁月如梭,匆匆过来.绾绾自幽闭起,她伤心之余离开京都.从此遇见了他。那时她忧郁成疾.他还是医馆大夫手下一名学徒,对当时美丽高贵的刘凤倾心不已。那时刘凤一扫霸气,多了丝女子忧郁之气,宛若等待怜爱的少女。风尘普待她极好.一问芳龄,吓的他大惊,没有料到,这般年纪如他姐姐一般的女子竟然大他十几岁有余.可这一切并没有妨碍他对她的示好。

  刘凤,只要你细细观察,强悍女子,有的时候.需要爱!风尘普少年般的气息与朝气逐渐软化了刘凤.几月下来,二人暗生情愫。大齐寡妇可有包养男子,这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之事了。刘凤当时有了这个想法,可惜风尘普却不是这样的少年.他随遇而安,性子也随意。

  聪明慧黠的刘凤不禁让他入朝为官的念头。只要他如朝,她凭借自己的势力,他那随意的性子她终究还是能全然掌控。可.风尘普淡淡摇头道:我想做的,只是四处云游。而后目光热切的看着她,道:“凤儿可愿意跟我一起?”

  跟他一起?她从未想过。程家需要她,她的女儿需要她。在女儿饱受委屈时,她这个母亲怎么能独自一人撒手不管不顾?她办不到!她是个有责任感的女子。身份的重重压制下,她最终摇头。

  那一日.一群浩浩荡荡的人群朝刘凤驶来.哗啦一声齐跪。高呼凤燃长公主。那个.她分明看到风尘普唰白的面庞和颤抖的身子。那一别.一晃十几年了。绾绾重获龙宠,自己也做了外婆,而那段禁恋她一直埋在心中,那个唯美的梦,她是时刻想着心都会痛的发慌。

  世上有很多的意外.他们相遇.也算是一种意外。刘凤的初恋算起来.就是风尘普!那个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年纪的少年。。。。。她不得不承认.她十分的爱他。一如既往的爱着。原来.埋藏在心中的种子已经成了苍天大树了。

  夜里.刘凤挥退了下人们.独自看着铜镜中的自己.那个美丽的女子.已经苍老了.突然.惊叫一声.铜镜里倒影着另一个人的面庞.她拍拍胸脯道:“你怎么一声不响的进来了?”

  风尘普摇头道:“是你未听见而已。”说完,自然而言的拿起梳,细心地为她梳发。终于.刘凤腾地站起来.喝道:“你这是做什么?出去。”手指向门外.刘凤冷声道:“风尘普,给我出去。”

  哗啦门一响,下人们一见风尘普在室内,一怔.一激灵丫鬟道:“我们先退下去。”眼见丫鬟要走,刘凤喝道:“来人,将这个人给我拖出府去。”丫鬟们见她震怒.忙道:“是。奴婢这就去。”

  风尘普恰恰这时道:“不用。你们先退下.我与公主有话要谈.谈完了自会走的。”刘凤听他说自会走,心中咯噔一下,罢了,罢了。早晚都要走的。

  下人们关上房门,室内二人默默注视彼此.刘凤别风尘普那咄咄逼人的视线给弄的实在难受的很.恨声道:“你看什么看。”似踩到尾巴的猫一样。刘凤恶语道。

  风尘普懒散的朝床上走去,淡淡一笑道:“公主就收了我吧。”即便是刘凤这等人.也有迟钝的时候.她眨巴着双眼.神情清纯可爱。歪着脑袋道:“你说什么?”

  风尘普道:“我说公主就收了我吧。”

  次日一早。

  刘庆据丫环入程府时.面色平静.眼眸里微微有些慌乱。通报的下人去了一会,刘凤就一身翠绿色的长袍步入大厅,似笑非笑的看着刘庆。同样是刘家的子孙啊!

  刘凤对刘庆的到来似在她的意料之中,优雅一笑.道:“找我做什么?”刘庆行礼后,也不知如何当讲.她不信刘凤真不知她来的目的。刘庆坐在那里神色少有的扭捏.支吾了半晌,正要开口,刘凤阻声道:“我知道你来找我什么o”

  刘凤存心看刘庆不顺眼,让她彷徨了半晌.才待要开口之时打断,颇有些捉弄人之嫌。但.的确如此。

  “被你殴打,是我的疏忽。”刘凤看了看刘庆一眼,道:“可别你殴打,那可真是我的耻辱。”嗤笑一声,扬声道 “这事.我做不了主,毕竟你是我的亲人.怎么处罚你.还是听陛下怎么说吧。他或许有更好的法子也所不定。”刘庆面色苍白.刘凤则淡淡一笑,讽刺寓意十分的浓烈.道:“若换做是你舅舅,那我可甘愿挨打。”

  刘庆一闻,知道她所说何意,微微薄怒道:“刘庆这么做也想问一问,我的母后可是你陷害而死的?”刘庆,这个陌生的亲人,刘凤从未好好留意过她,一晃她已经长这般大了啊。

  “不是。她既然都已经落得这般田地了,我何来杀她之说?哼,何况她也成不多大的气候。”刘凤淡然一笑。

  刘庆走出门那刻,就见一男子伫立在门口.似已经有很长一段时日了。刘庆未多加留意.匆匆回府去了。风尘普朝刘庆的背影看去.耳旁响起刘凤的声音:“怎么还站在门外,不进来么?”

  这是,最终是尚文博被革职而落下帷幕。

  “这是可惜了.我倒是白白唉了。”刘凤叹息一声,随即将口中烈酒一饮而尽。风尘普.来时,被她拒之门外.道:“你想好了再和我说吧。”心却颤抖的出奇。风尘普,不是因为她的身份而贪恋她,也不是因为她的权势而贪恋她。这个男子,她该如何是好!他如今正是壮年,她怎能耽误他的生活?

  扶桑国.易嘉查大齐版图时.发现扶桑国乃大齐最南边.独立的一个国家。二国交涉甚少,可独独这个名字引起了易嘉的注意,扶桑?日本?易嘉跑进史书馆,史册上对扶桑国介绍甚少,却也有档案记录。不过这些对易嘉来讲已经足够了,那里,就是日本。

  心揣着激动.易嘉未发现身后有人走近.待察觉时,基于本能.正要一脚踢过去.却被眼尖的刘紊觉察.道 :“是朕。”

  “陛下?”易嘉举起台烛,看见烛光下,闪烁的英俊面容,的确是刘紊不假。“陛下怎么来了?”

  “绾绾可知现在是什么时候么?”刘紊上前和她一道坐下,挑眉道:“绾绾怎么关心起扶桑国来了?”天色已近黄昏,透过史书馆,可见淡淡的金光。她一进来,就吩咐下去,莫要唤她。这一看,就忘了时辰了。微微歉意一笑,易嘉道:“臣妾听说要去避暑.想看看路程,不料看到了扶桑国,觉得名字怪异.所以想看看。”

  回宫的路上,刘紊道:“这扶桑国.与大齐不一。从未和大齐有所牵连,前些天,有人汇报说大南边一些小城郡县中曾有扶桑人出现,而后人群开始密集起来。朕派人查了查。。。。”

  易嘉见他未说话,奇道:“陛下可查到什么了么?”

  刘紊道:“他们买了大量的兵器!”眉头一皱,转头见易嘉轻捂红唇,惊叫一声.他好笑道:“怎么了?”易嘉摇摇头道:“陛下还是多加留意一些的好。”刘紊点点头。

  月底避暑安置的东西已经妥当了,刘紊却突然决定,彻儿和太子刘夕留在宫中,太子监国,彻儿辅佐。再命了大臣们细细照看二人.也算是大事的嘱托。易嘉看着彻儿,有些心疼.才四岁左右的孩子.他。。。。!唉.易嘉也就罢了。刘紊这是在对二人的考验.易嘉心中一暗,该来的.早该要来的。她不是盼望这一日已经很久了么?

  思名暗中手易嘉的嘱托,进宫陪着彻儿。刘凤也暗中多派了些人手.伺候彻儿越发仔细起来。刘紊心中一沉.道:“绾绾还是太溺爱彻儿了。”易嘉承认有那么一点,不悦道:“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难道爱旁人的孩子去?”说完,转身而去!溺爱,她从不溺爱孩子。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