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大唐谪仙 [323]

By Root 3367 0
急速奔行中的骑兵在短短一个深呼吸的时间就立刻停顿并安静下来。
朱浩随意扫了一眼,这支轻骑兵里至少有两百多真正的胡人。这的确是受到胡人战争手段训练出的精兵。他们只要远远的用弓箭骚扰,敌人追近时就四散而走,敌人撤退时则聚拢一起衔尾追击。正是这种战法,让他们在野外宽广的野战中所向无敌。能被抓住的永远都是极少的一部分。
只可惜他们遇到的是朱浩手下最精锐并被他亲自传授武艺、教导思想、制定训练计划的破锋亲卫。
这些轻骑兵们的弓箭的最远射程是一百二十步左右(注:一步大约为一点五米,古时候一步是左右脚交换一次地距离),有效射程大概是八十步左右。而破锋卫配备的经过改装的七发连弩,最远射程三百步,有效射程超过两百步。
超过一倍多的有效射程在这样的地势下,几乎是连生命都无法填补的差距。
“朱浩,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忌辰!记好了。某叫宇文行达!”当头手持长枪的大汗大笑一声,一挥枪头道:“杀光他们,片甲不留!”
“呼----”轻骑兵们发出一阵奇怪地声音,这通常是草原牧民们骑着马挥着鞭驱赶羊群的呼声。
两百步,轰隆隆的马蹄声带起一阵烟尘。
一百四十步,大地几乎开始颤抖。
一百步,前头的骑士已经抽箭弯弓。
“放箭!”
朱浩沉喝一声,随着他的话。最前端第一个小方阵的三十三支弩箭呼啸着闪过九十步的距离,一阵惨叫声中,狭窄的山道上顿时人仰马翻。
二三十个人的死亡并未引起宇文行达的注意,后面地骑兵眼中更闪出嗜血的光芒,前仆后继的冲了上来。
“咻----”
又是三十三支弩箭射出。再度带走超过这个数量的敌人的性命。在这样的距离下,任何地装甲都挡不住锋利的弩箭箭头,即便是钢板也挡不住。破锋卫的射术更不是好说的,唯一可以与之媲美地大概只有杨广私有的皇家卫队神弩兵了。所以当这些轻骑兵看到弩箭穿透前一个人的咽喉,再穿进后面另一个弓才开了一半地骑士的心脏时,嗜血与惊惧开始并存。
对方的两轮射击之后未曾移动半分。而大许引以为豪的轻骑兵却死伤惨重。大多数箭枝在他们还未进入有效射程的时候便已经射出,只有几根轻飘飘的落进对方阵中。丁丁几声脆响之后落回地上,连半点火星也未溅起。
弩箭划过空气的轻嘶与透体而过地“扑扑”声本该是这些轻骑兵耳中最动听地声音,因为这代表着他们正在轻而易举的收割敌人地性命。可是付出近两百人的伤亡代价之后,这声音却成了梦魇。
破锋卫只有第一排弩匣空了的时候才后就蹲下去重装七发弩箭,然后第二个小方阵的士兵上前。开始重复他们之前的动作。许国轻骑兵两百多人的牺牲与这边破锋卫的零伤亡形成的强烈对比终于让宇文行达认清了眼前的形势。
虽然心中大恨,但宇文行达依旧高声道:“撤!”
如蒙大赦的许国轻骑们在自己的骄傲被对方无情粉碎之后,顿时觉得他的话比仙音还要动听。可是山道狭窄,仅容四匹马并行。最前面的人则变成了尾巴,想要快速撤离,他们则必须殿后。
朱浩露出一个冰冷的笑意。挥手道:“衔尾追击!”
“是!”
下达命令之后,朱浩冷笑一声。以前他测试出车子顶盖能够承受他八成功力的按压,现在正是用实践机会来验证自己这穿越牌车子的坚固的机会----朱浩狠狠的一脚踩下油门,车子发出一声怒吼,如同离弦之箭一样急速冲进敌骑之中,车子里的朱浩猛打方向盘,车身随着他的动作左右摇摆。所过之处装上敌骑。莫不人仰马翻。
精锐无当的大许骑兵们齐齐发出恐惧的尖叫,对未知事物天生的恐惧令这些宇文阀的精锐轻骑兵们对已经被妖魔化的朱浩提不起任何反抗的情绪。只想要亡命奔逃。正因如此,本来就狭窄的山道更加拥挤。
首次这样飙车的朱浩同样压抑不住兴奋与激动,坚固无比的车子令他轻而易举的划破敌群,生生碾压出一条血路。后面衔尾而来的一百破锋卫们只管放箭收割敌人性命而已。从有第一个人因为朱浩的可怕而丢掉弓箭投降后,一片求饶声开始泛滥着整个大许轻骑。宇文行达没有时间去考虑那么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保住性命,能带回一些人马,早晚有报仇的机会。正当宽广的山道就在眼前之时----
“轰隆!”
天降的巨石将冲在最前面的一个亲信连人带马砸成肉泥。
“希津津!”战马长嘶,宇文行达吓得魂飞魄散,赶忙勒马停下。坐下战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
“咻、咻、咻!”
几十点黑芒飞速袭来。宇文行达很清楚,这就是那些破锋卫门上手中强弩发射时发出的声音。
“扑扑扑……”
宇文行达惊魂未定的被战马掀翻在地,悲嘶不已的战马前腿被一直弩箭钉穿,倒在地上爬不起来。正是它保住了宇文行达一条性命。
“我投降,我投降!别放箭,我投降!”
此时哐啷叮当的大石落地声不断传来,短短一会儿出口已经垒砌了六七尺高的石块,再加上上面的弩箭,他们已经没有逃生的机会。
短短的遭遇战,这支宇文化及苦心打造出的精锐轻骑兵以全军覆没的下场告终。死四百多人,伤三百多人,其余的包括最高长官宇文行达在内的四百五十七人全部投降。对应的是朱浩这方的零伤亡。
“附近扎营,尸体就地掩埋,帮伤者处理一下。留下五十人看守营地,将宇文行达带来!”战事完毕,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半空中挂着明亮的圆月,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既然宇文行达能带着这些轻骑兵前来,那么证明他们的营地就在附近。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敌人给他准备了一次突袭,他当然该还对方一个夜袭。
吃过晚饭之后,朱浩便带着手下悄然出发,敌方的一个小营地就在距离此处二十公里外的深山之中,为了隐藏形迹,找的敌方很偏僻,是个小山坳。营地里主要是之前解晖供应给他们的军需物资,还有四百五十守兵。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的时候,朱浩带着一百七十二人到达眉山郡治所。眉山郡的太守与郡丞对于是否归附隋室一直态度暧昧,虽然已经上表,但未曾交出半个府兵,也未递交正式的公文。至于其到底在心里想些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明白。
明眼人都知道随同朱浩来的是两百亲卫,现在莫名少了二十多人,自然有人欢喜不已。“殿下,最近峨眉山上经常发生械斗事故,微臣实在无力管理,还望殿下恕罪!”前来迎接朱浩的郡丞姓黄,十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据说一家人都笃信佛教。黄郡丞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一边嗦道:“那些武林人士个个恃勇斗狠,不服王法,眉山衙门也没有能力去追捕这些罪犯。微臣无法,只愿辞官还家,还望殿下批准!”
黄郡丞对着朱浩一躬身行了个大礼,一副恳切无比的样子。
朱浩淡淡一笑,道:“这事不归我管,黄大人尽可以上书陛下,请求告老还乡。如此还能得到一大笔的安家费,可比向我请辞简单实惠的多。我的职责多是带兵,清除内患、抵御外侮才是插手的事情。”
听到清除内患四个字,黄郡丞脸色一阵不自然,赶忙转移话题道:“微臣听说今夜峨眉山金顶,仁道之剑湛泸即将出世择主,殿下来的正是时候!”
朱浩不冷不热的答道:“此事我自有主张,不劳黄大人操
想到晚上就将有一场难以形容的恶斗,朱浩不禁轻轻吸一口气。
卷八 北上传旨-卷十 西征北伐
第三百八十一章 - 金顶之议
峨眉天下秀,风景世无双。汉朝时候据传普贤菩萨曾再这里下凡布道,所以自那以后,这里佛门昌盛、信徒广布。大大小小的禅院宝刹遍布整个峨眉山,甚至连眉山郡的百姓们几乎都是虔诚的佛信徒。
“听说今天天黑之后,宝剑就会出世对吗?”
朱浩抱着剑,笑看对面的女尼。这位一身青灰色僧袍的女尼眉清目秀,乍看之下并不予人任何惊艳的感觉,但只要与她对视,就极容易被她平静如水的神色感染。她的眼睛很特别,只是三十多岁的面容,却有着看透人世红尘的沧桑与透彻,仿似没有任何人或事能让他动心。眉间的悲天悯人之色为她增添许多不容玷污的圣洁。
若完美绝伦的师妃暄是一个带着仙气的仙女,那么面前的女尼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这就是师妃暄的师父,传言中最善于拨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梵清惠。但见过她的人则很难将面前青丝尽去、神色悲悯的她与前面两个词语联系再一起。
“若殿下信之,它便会出来。若殿下不信,它出现又有何意义?”
梵清惠的声音不带半分烟火气,更没有任何感情的外露,只有平静与柔和。
“信什么?相信传说的湛泸会自己选择仁君,或是说被它选中的人就是仁君,必定能够一统天下?”朱浩很想讥诮的笑一笑,但面对这样一位高人,那样的举动反而落于下乘。于是朱浩微微顿了顿,续道:“这大约是理念的冲突,因为我从不相信天命所归。因为有能力又能把握住机会的人才能决定一切。比如传说和氏璧与杨公宝库,二者得一就可以得天下。现在我已经两样都得到了,这是不是说明斋主应该马上劝你们所支持的势力投降,至少也该改为支持在下我呢?”
梵清惠直视朱浩的双眼。平静的问道:“殿下准备以自己取代隋室地话,贫尼可以这样做主。”
“啊,真是朱某的荣幸,竟然这样轻易的得到斋主的承诺。”朱浩点了点额头。难为地道:“可惜斋主这样信任在下,可惜我自己并不认为我可以当一个好皇帝。我不知道斋主是如何看待何选择明君的,但想来想去,做皇帝太累,这样的事情不适合我这样的人。”
梵清惠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微微别过目光,轻声叹道:“殿下说笑了,我们哪来资格挑选未来的明君?只是希望能为受苦的百姓作点贡献,以我们微薄的力量加以支持和鼓励。”
“哦。”
朱浩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随口说道:“始皇帝嬴政与文皇帝杨坚都是亲手把四分五裂地华夏重归一统的帝王。可是强秦二世而亡,如今隋室也才传到第二世,同样面临着大乱甚至灭亡的危局。斋主以为这两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所开创的王朝缺了什么,才导致几乎相同的局面?”
梵清惠眼睛一亮,闪现出动人地神采,欣然道:“殿下亦曾思考过这个问题么?贫尼将一个王朝延续下去的必须理由归结为三处。一为天下之志,二为天下之材,三为天下之效,三者缺一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