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 [338]
虽然这事儿让石坚苦恼,但少了耶律焘蓉与赵蓉两个人的唇枪舌剑,石坚耳内边也安静多了但另一件事,又开始让他头痛他的几个美娇妾终于耐不住相思,要来到陕西这样一来,他身边的女孩子变成了七八个,虽然他可以正大光明地过上幸福的生活,但难不成他让赵蓉与赵同她们一道来个韦小宝的大床
最后恐怕都会后院起火,而且赵蓉与红鸢还不对头,还有他身边又增加了两个公主在转悠,这些女子看到后,心中也不会多舒服但他也不能让她们不来,毕竟时间过去了一年多
不过石坚耍了一个滑头,就在红鸢她们即将到来时,他跑到原州处理一件纠纷去了
原州离延州来回一千多里地,这一来一去,最少得要十几天时间,加上顺带着的一路事务,就能拖上一个月有了这时间,让她们自己熟悉,或者吵或者闹,让她们自己去玩,自己也不会拖下水
时间已经进入了冬天,进入宋境的西夏人更多了,有许多部族已经感到部族里没有多少余粮,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粮食危机越来越严重,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逃向宋朝每天都
人涌进陕西各地其中因为地利,府、宥、静、绥)7的泾原二州投奔的西夏人最多
但石坚心里清楚,就是这些投奔的人大多不是真心而来的,甚至少数的还对宋朝抱着敌视的眼光因此处理得好,可以使西夏最后成为一个空国,处理得不好,就成了一个火药库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他们打散,一步步向陕西,甚至向利州路、成都路、河东路、京西南路、湖北路分散
这些路的大地主们和大商人们对这些要求不高,吃苦耐劳的蕃子还是很欢迎的
但这些蕃子部族主义强,有时候他们对部族的忠心都超过了对西夏的忠心如果想要强行打乱,会惹出许多麻烦后来石坚与范仲淹等人就商量出一个办法,在边境设置了几个接受点
先将这些逃来的西夏人安置在这里集中,并且提供食物给他们然后再进行仔细地安置这些人在一起,种族不一样,有党项人,也有回鹘人,汉人,吐蕃人,还有他们的意见也不一样,有的支持宋朝,有的是背手旁观,谁能给我们一口饭吃,就支持谁,还有的支持元昊
这些人集中在一起,无疑有许多矛盾发生每天都有争执,有的时候各个部族就在这些安置营里火拼然后石坚派人调解,并找到理由将他们打散你们不散也行,我们宋朝也没有欠你们,现在提供你们吃的喝的,可你们倒好,仗着人多就打架闹事,这样下去,就是将你们安置到宋朝的内陆,让你们以后有事情做,有房子住,有衣服穿,甚至只要你们勤劳,可以每天吃上一顿肉,但那一个州府敢收留你们如果你们不同意也行,我们宋朝也不强迫你们,还向你们提供几天的干粮,让你们回去
那个愿回去?部族是重要,生命更重要只是这样一来,几个安置点经常出现火拼,还经常死人
这让山遇惟永看得心中戚戚,他这次立了大功,宋朝没有动弹他的部族,还是划出一个地方让他们居住在一起
其实山遇惟永也知道石坚这种做法看似残忍,但也必须这么做,不将这些部族打散,是没有那一个州府敢收留他也看到了这些西夏人过来时真的很凄惨,有的连宋朝的乞丐也不如,一个大部族只剩下几天的粮食
而且他也感谢石坚,这次为了安置这些难民,可花了不少钱,虽然石坚出了一个主意,就是附近的几个路,那个州府赞助得多,就将这些蕃子安置到那个州府现在宋朝到处都缺少劳力,那些地主和商人对这些蕃子口涎欲滴明显只要安排到自己附近,马上自己就有了廉价的雇工于是再次出资捐助,希望多分配到这些蕃子到他们哪里连两淮路与江浙路都参预进来结果朝廷硬是没有花一分钱,就将这件事办好
有了多余的钱,石坚也没有将它们留给自己,也是花在这些蕃子身上只要同意了解散,他不但派人带他们安排,还为他们购置了新衣服,同时还送他们一些临时过渡的费用这样一来,这些蕃子一点怨言也没有了,开开心心地上路
这种情形让山遇惟永一个劲地笑骂石坚,这是哄死人不偿命
山遇惟永真的没有生气,因为他得知逃到辽国的那些难民就没有这么好的下场,有许多变成了上京道与西京道的奴隶,过着惨不忍睹的生活相比于他们,这些蕃子最后的归程算是很好的
这一次原州就出现了一次大的纠纷,甚至不能用纠纷来形容,逃到原州的难民点的鞑靼人克洛族与党项人知佬族发生了争执,这两个部族都是生活在腾格里沙漠的民族,虽然不大也不是一个小族,都有数百人他们本来因为条件的艰苦,性格就比一般的部族人暴烈,最后不知为了什么原因,争执越来越大,导致了械斗,并且使六十多人死去
这场械斗还使得原州难民点里的一千多人分成了两派,一是党项人一派,一是西夏其他各族如回鹘人鞑靼人等一派,连山遇惟永过来都没有调解好
因此石坚一是过去调解,二是过去顺便躲一下风头
现在从延州已经修建了一条马路到了泾州虽然这条马路因为地形的原因,修得比较粗糙,可有了这条路,将延、庆、泾三个州城联系起来,也加强了陕西的防守能力
石坚带着护卫,骑着马只是在第三天就跨过了葫芦川,到了桥山(甘陕交界处富县子午岭)
这是这条马路上风景最秀美的一段桥山一路重峦迭障,跌跌宕,似苍龙腾跃起伏,如巨舰在碧波中行进整个桥山长着数不清的树木,而且这里空气清新,气候温和,更有无数的飞禽走兽穿越其中曾有诗赞道:“沿途尽日随水流,两岸青山遍是花莫道东山无胜境,风光不减武陵峡”在山北还有绮丽富庶,被称为陇上江南的太白镇同时岭东葫芦河、苗村河,岭西县川河、固城河等,常年清澈见底,浇灌着川区万亩良田
但就是在这个桥山里,隐藏着几十个人他们已经提前一天埋伏到这里因为这里有着几百万亩面积的森林,也没有发现他们看着林外的那条马路,这里是这条马路经过桥山森林最茂盛的一段,两边的树木遮天蔽日从里面向外能够看到马路上的行人,可从马路上向里看,根本什么也看不清
渐渐地他们能看到远处几十个行人的身影,他们都骑在马上,一个青年在中间如同众星拱月一般似乎他们也被桥山的风景所吸引,速度很慢,还不时向马路两边观赏着
这时候隐藏在林间领首的一个年轻人打了一个手势,这些人立即从怀里拿出武器,向旁边的树木丛中分散,只留下三个人,一个人是那个领首的,还有两个人从怀里掏出一火舌
他们是昨夜潜伏到这里的,并且借助夜深人静的时候,从马路旁边挖下去,挖出了一个洞,将炸药埋了马路下边,然后用竹管将引信接到树林中来,重新将泥土掩没好
现在只要等到石坚和他的护卫到了这里,他们就将炸药引爆,然后对幸存下来的人进行追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三百一十四章 壮士之杀(中)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0-8 17:25:27 本章字数:4343
一天的天气晴朗,只有微微的北风吹来,将天上的棉T(的白云,吹得慢悠悠地飘动
可是在这浓密的林间,因为只有稀疏的阳光射进来,还是让人觉得冬天的寒冷一阵风儿吹过,带起一片涛声,这个领首的青年勇士不由地打了一个冷摆儿
他叫吐香末罗,是正宗的党项人他与宋朝或者与石坚有着血海深仇他在家排行是老三,前面还有两个哥哥,可是大哥在进入延州时,被石坚杀死二哥在石坚半渡之战中再次杀死他还有一个弟弟和父母,可是这三个人在夏竦进攻西夏中再次因为参加了抵抗宋军的活动,被夏屠杀本来一个无比繁荣的家,就这样散了
这一行几十人都与他一样,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故事但唯一的共同之处,他们都与着宋朝和石坚有着不可戴天的深仇大恨他们装作逃离西夏的难民,一道翻过天都山,以便躲开西夏人把守的关卡,进入了泾州
这段时间是西夏人离开西夏,进入宋境最疯狂的时期,第一因为粮食紧张,第二马上就要进入深冬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想要迁移就会有许多困难象去年石坚在黑山军司与兴庆发动的两次迁移,其实平安到达宋朝没有多少人,有许多人被元昊抓起来,当作奴隶发配给其他的部族,还有许多人在半路上就被冻死了特别是第二次兴庆十几万人的大迁移,冻死的人更多
现在除了许多部族,也有其他一些部族,他们族中大多数人不愿意离开西夏,可部族中还有许多人因为地位低下,忍受不了饥饿与贫穷,离开了自己的部族,加入其他部族的队伍,希望逃到宋境,找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这一次的迁移是一次悲壮的迁移,其中发生了许多凄凉的故事有一首歌曲这样唱道:
我来自腾格里的沙漠深处,无边无际的腾格里就是我的家
饿了我就去狩猎吧
腾格里肥美的野羊,与野鹿能够养活我的家
累了就敞开怀抱吧,让我强壮的胸膛吹一吹腾格里的沙
战争地到来夺去了我地大儿再次夺去我地二儿
我只有带着我地妻我地爹我地妈离开了腾格里离开了我地家
我们翻过了高大地贺兰山来到了富饶地灵夏
这里还是一样儿昔日地平原如今看不到一棵庄稼
往前走吧往前走吧我们走过了几百里我们走过了几千里我们走过了几万里
在贺兰山失去了我年老地妈
天都山下,茫茫的寒风,再次夺去我那可爱的小儿
往前走吧,往前走吧,哪里才能找到我的家
这首歌是腾格里一个部族人先唱出来的,后来在这些难民流传开来每当他们翻越一个个不可仰望的大山,每当他们越过一条条大河,每当他们遇到了一个个艰难困苦,他们就唱起了这首歌,在无数人流着眼泪,在悲壮低沉齐声唱这首歌时,吐香末罗也在流泪
进入了宋境后,他们先后逃离了难民,汇合在一起对于他们的逃离,也没有人过问也有许多象他们这样的人,害怕宋朝对他们的压迫,先后离开了队伍可是那些睿智的人都知道既然来到宋朝,如果不听从他们的安排,又到哪里寻找生路最后他们的结果只有让宋朝巡逻的军队抓住,那么他们的命运就会很凄惨况且他们进入宋境时,就不断地有巡逻的宋兵对他们打招呼
可他们不知道这几十人与他们前来宋朝的目的不一样他们身上
最后恐怕都会后院起火,而且赵蓉与红鸢还不对头,还有他身边又增加了两个公主在转悠,这些女子看到后,心中也不会多舒服但他也不能让她们不来,毕竟时间过去了一年多
不过石坚耍了一个滑头,就在红鸢她们即将到来时,他跑到原州处理一件纠纷去了
原州离延州来回一千多里地,这一来一去,最少得要十几天时间,加上顺带着的一路事务,就能拖上一个月有了这时间,让她们自己熟悉,或者吵或者闹,让她们自己去玩,自己也不会拖下水
时间已经进入了冬天,进入宋境的西夏人更多了,有许多部族已经感到部族里没有多少余粮,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粮食危机越来越严重,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逃向宋朝每天都
人涌进陕西各地其中因为地利,府、宥、静、绥)7的泾原二州投奔的西夏人最多
但石坚心里清楚,就是这些投奔的人大多不是真心而来的,甚至少数的还对宋朝抱着敌视的眼光因此处理得好,可以使西夏最后成为一个空国,处理得不好,就成了一个火药库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他们打散,一步步向陕西,甚至向利州路、成都路、河东路、京西南路、湖北路分散
这些路的大地主们和大商人们对这些要求不高,吃苦耐劳的蕃子还是很欢迎的
但这些蕃子部族主义强,有时候他们对部族的忠心都超过了对西夏的忠心如果想要强行打乱,会惹出许多麻烦后来石坚与范仲淹等人就商量出一个办法,在边境设置了几个接受点
先将这些逃来的西夏人安置在这里集中,并且提供食物给他们然后再进行仔细地安置这些人在一起,种族不一样,有党项人,也有回鹘人,汉人,吐蕃人,还有他们的意见也不一样,有的支持宋朝,有的是背手旁观,谁能给我们一口饭吃,就支持谁,还有的支持元昊
这些人集中在一起,无疑有许多矛盾发生每天都有争执,有的时候各个部族就在这些安置营里火拼然后石坚派人调解,并找到理由将他们打散你们不散也行,我们宋朝也没有欠你们,现在提供你们吃的喝的,可你们倒好,仗着人多就打架闹事,这样下去,就是将你们安置到宋朝的内陆,让你们以后有事情做,有房子住,有衣服穿,甚至只要你们勤劳,可以每天吃上一顿肉,但那一个州府敢收留你们如果你们不同意也行,我们宋朝也不强迫你们,还向你们提供几天的干粮,让你们回去
那个愿回去?部族是重要,生命更重要只是这样一来,几个安置点经常出现火拼,还经常死人
这让山遇惟永看得心中戚戚,他这次立了大功,宋朝没有动弹他的部族,还是划出一个地方让他们居住在一起
其实山遇惟永也知道石坚这种做法看似残忍,但也必须这么做,不将这些部族打散,是没有那一个州府敢收留他也看到了这些西夏人过来时真的很凄惨,有的连宋朝的乞丐也不如,一个大部族只剩下几天的粮食
而且他也感谢石坚,这次为了安置这些难民,可花了不少钱,虽然石坚出了一个主意,就是附近的几个路,那个州府赞助得多,就将这些蕃子安置到那个州府现在宋朝到处都缺少劳力,那些地主和商人对这些蕃子口涎欲滴明显只要安排到自己附近,马上自己就有了廉价的雇工于是再次出资捐助,希望多分配到这些蕃子到他们哪里连两淮路与江浙路都参预进来结果朝廷硬是没有花一分钱,就将这件事办好
有了多余的钱,石坚也没有将它们留给自己,也是花在这些蕃子身上只要同意了解散,他不但派人带他们安排,还为他们购置了新衣服,同时还送他们一些临时过渡的费用这样一来,这些蕃子一点怨言也没有了,开开心心地上路
这种情形让山遇惟永一个劲地笑骂石坚,这是哄死人不偿命
山遇惟永真的没有生气,因为他得知逃到辽国的那些难民就没有这么好的下场,有许多变成了上京道与西京道的奴隶,过着惨不忍睹的生活相比于他们,这些蕃子最后的归程算是很好的
这一次原州就出现了一次大的纠纷,甚至不能用纠纷来形容,逃到原州的难民点的鞑靼人克洛族与党项人知佬族发生了争执,这两个部族都是生活在腾格里沙漠的民族,虽然不大也不是一个小族,都有数百人他们本来因为条件的艰苦,性格就比一般的部族人暴烈,最后不知为了什么原因,争执越来越大,导致了械斗,并且使六十多人死去
这场械斗还使得原州难民点里的一千多人分成了两派,一是党项人一派,一是西夏其他各族如回鹘人鞑靼人等一派,连山遇惟永过来都没有调解好
因此石坚一是过去调解,二是过去顺便躲一下风头
现在从延州已经修建了一条马路到了泾州虽然这条马路因为地形的原因,修得比较粗糙,可有了这条路,将延、庆、泾三个州城联系起来,也加强了陕西的防守能力
石坚带着护卫,骑着马只是在第三天就跨过了葫芦川,到了桥山(甘陕交界处富县子午岭)
这是这条马路上风景最秀美的一段桥山一路重峦迭障,跌跌宕,似苍龙腾跃起伏,如巨舰在碧波中行进整个桥山长着数不清的树木,而且这里空气清新,气候温和,更有无数的飞禽走兽穿越其中曾有诗赞道:“沿途尽日随水流,两岸青山遍是花莫道东山无胜境,风光不减武陵峡”在山北还有绮丽富庶,被称为陇上江南的太白镇同时岭东葫芦河、苗村河,岭西县川河、固城河等,常年清澈见底,浇灌着川区万亩良田
但就是在这个桥山里,隐藏着几十个人他们已经提前一天埋伏到这里因为这里有着几百万亩面积的森林,也没有发现他们看着林外的那条马路,这里是这条马路经过桥山森林最茂盛的一段,两边的树木遮天蔽日从里面向外能够看到马路上的行人,可从马路上向里看,根本什么也看不清
渐渐地他们能看到远处几十个行人的身影,他们都骑在马上,一个青年在中间如同众星拱月一般似乎他们也被桥山的风景所吸引,速度很慢,还不时向马路两边观赏着
这时候隐藏在林间领首的一个年轻人打了一个手势,这些人立即从怀里拿出武器,向旁边的树木丛中分散,只留下三个人,一个人是那个领首的,还有两个人从怀里掏出一火舌
他们是昨夜潜伏到这里的,并且借助夜深人静的时候,从马路旁边挖下去,挖出了一个洞,将炸药埋了马路下边,然后用竹管将引信接到树林中来,重新将泥土掩没好
现在只要等到石坚和他的护卫到了这里,他们就将炸药引爆,然后对幸存下来的人进行追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三百一十四章 壮士之杀(中)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0-8 17:25:27 本章字数:4343
一天的天气晴朗,只有微微的北风吹来,将天上的棉T(的白云,吹得慢悠悠地飘动
可是在这浓密的林间,因为只有稀疏的阳光射进来,还是让人觉得冬天的寒冷一阵风儿吹过,带起一片涛声,这个领首的青年勇士不由地打了一个冷摆儿
他叫吐香末罗,是正宗的党项人他与宋朝或者与石坚有着血海深仇他在家排行是老三,前面还有两个哥哥,可是大哥在进入延州时,被石坚杀死二哥在石坚半渡之战中再次杀死他还有一个弟弟和父母,可是这三个人在夏竦进攻西夏中再次因为参加了抵抗宋军的活动,被夏屠杀本来一个无比繁荣的家,就这样散了
这一行几十人都与他一样,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故事但唯一的共同之处,他们都与着宋朝和石坚有着不可戴天的深仇大恨他们装作逃离西夏的难民,一道翻过天都山,以便躲开西夏人把守的关卡,进入了泾州
这段时间是西夏人离开西夏,进入宋境最疯狂的时期,第一因为粮食紧张,第二马上就要进入深冬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想要迁移就会有许多困难象去年石坚在黑山军司与兴庆发动的两次迁移,其实平安到达宋朝没有多少人,有许多人被元昊抓起来,当作奴隶发配给其他的部族,还有许多人在半路上就被冻死了特别是第二次兴庆十几万人的大迁移,冻死的人更多
现在除了许多部族,也有其他一些部族,他们族中大多数人不愿意离开西夏,可部族中还有许多人因为地位低下,忍受不了饥饿与贫穷,离开了自己的部族,加入其他部族的队伍,希望逃到宋境,找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这一次的迁移是一次悲壮的迁移,其中发生了许多凄凉的故事有一首歌曲这样唱道:
我来自腾格里的沙漠深处,无边无际的腾格里就是我的家
饿了我就去狩猎吧
腾格里肥美的野羊,与野鹿能够养活我的家
累了就敞开怀抱吧,让我强壮的胸膛吹一吹腾格里的沙
战争地到来夺去了我地大儿再次夺去我地二儿
我只有带着我地妻我地爹我地妈离开了腾格里离开了我地家
我们翻过了高大地贺兰山来到了富饶地灵夏
这里还是一样儿昔日地平原如今看不到一棵庄稼
往前走吧往前走吧我们走过了几百里我们走过了几千里我们走过了几万里
在贺兰山失去了我年老地妈
天都山下,茫茫的寒风,再次夺去我那可爱的小儿
往前走吧,往前走吧,哪里才能找到我的家
这首歌是腾格里一个部族人先唱出来的,后来在这些难民流传开来每当他们翻越一个个不可仰望的大山,每当他们越过一条条大河,每当他们遇到了一个个艰难困苦,他们就唱起了这首歌,在无数人流着眼泪,在悲壮低沉齐声唱这首歌时,吐香末罗也在流泪
进入了宋境后,他们先后逃离了难民,汇合在一起对于他们的逃离,也没有人过问也有许多象他们这样的人,害怕宋朝对他们的压迫,先后离开了队伍可是那些睿智的人都知道既然来到宋朝,如果不听从他们的安排,又到哪里寻找生路最后他们的结果只有让宋朝巡逻的军队抓住,那么他们的命运就会很凄惨况且他们进入宋境时,就不断地有巡逻的宋兵对他们打招呼
可他们不知道这几十人与他们前来宋朝的目的不一样他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