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 [472]
说道,“经济危机的本质,就是过度交易。一幢住宅本身不会为其住户带来任何收入,如果出租给房客,由于房屋本身不会创造什么,房客始终必须用一些其它的收入来支付租金。因此斯密得出结论,尽管出租一幢房屋,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收入,但人群的总体收入永远不会藉此获得一丁点儿的增加。所以最近一次经济危机的起始点就是房地产市场投资,日本的房地产市场经过爆炒之后,终于引发了大面积的经济危机,这个结果是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来慢慢消化的。一个简单的想法,往往能使一件过度交易的蠢事,变成一场投机灾难,无节制的信贷扩张最终就会导致信贷基础的崩溃,最后银行破产,大家的纸面财富化为乌有,这就是经济危机。”
范无病说完之后,向老师点了点头,然后径自坐下了,但是教室里面的众人就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有人站了起来说道,“老师,这跟书上说的好像不一样啊!”
老师点头说道,“说了就是让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嘛,如果都是照书上念,我直接问课本就可以了,干嘛还用喊你们起来回答问题?”
这老师倒是挺风趣的,范无病心中暗笑道。
后来老师又说道,“其实经济学原理要学,但是不能死学,要活学活用才行,否则的话,你就是把整本书都背下来,也未必会对自己有多少益处,关键还是要能够从生活中的事例当中发现经济学规律,并从中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并且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才算是学活了。以后我们会找一些生动的例子来让大家讨论的,总比现在大家都睡觉或聊天要好一些。”
下课之后,那个小姑娘对范无病说,“范无病,你好像在哪里都能出风头啊!”
“你认识我啊?”范无病看了看那个飞机场,然后有些好奇地问道。
“我是你的班长,你觉得我应该认识你吗?”小姑娘翻了个白眼道。
“原来是班长啊,是不是我如果要请假什么的,你可以帮忙?”范无病哦了一声,然后问道。
在大学里面,班长就是学生跟班主任之间的联络工具,倒是耍不出什么权威来,毕竟进了大学,除了自己的任课教师需要顾忌外,其他人基本上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学生们也不会对班干部们有什么好脸色。
而班干部们为了贪图因职位带来的一点儿好处,倒是很希望在普通学生之间收买人心,拉拉选票什么的,省得下次选举的时候位置不保,以后没了好处不说,丢人倒是真的。
小姑娘顿时满脸黑线,“你好像第一天上课吧,怎么马上又想到要请假?任老师没有抓到你教训一顿吗?”
“看你这个为难的样子,那我自己去请假好了。”范无病挠了挠头,然后又补充道,“不过要是考试什么的,抄抄你的卷子总是可以的吧?”
“有好处吗?”小姑娘犹豫了一下问道。
“好处大大的有!”范无病点头肯定道。
“考试的时候再说吧!”小姑娘将头一仰,然后挺起异常平坦的胸脯昂然走了。
不过,范无病注意到,小姑娘才走出去,就自觉有点儿不对头,然后继续抱着一本书挡在胸前,低着头朝前走。
“唉!女人的天性啊!”范无病摇了摇头,无比同情地哀叹道,“其实呢,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假如侯总他们在星空购物上面推销的丰韵丹确实有效果的话,我是不是应该送她两盒呢?估计会被她给摔回来吧?这还真的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呢!”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中医和国学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9-17 17:22:37 本章字数:3506
范无病老老实实地上了一天的课,就发现一个问题,复旦的师资还是不错的,至少比自己前世上过的三流大学要胜了一筹,而同系的学生们,却也是精灵古怪,很有一些能搞的人才的。
几乎每堂课上,都有人拿老师作为扬名立万的垫脚石,因此新生适应期一过之后,老师们就很少愿意提问题,或者让学生们发表看法了,省得又被他们给夹枪带棒地暗损一回,真是何苦由来?
比如说上马原的时候,就有人拿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出来的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来请教老师,诸如此类的事情层出不穷,弄得老师们非常没有面子。
范无病吸取了上午的经验,整个一天当中再没有出风头,一直缩到后几排座位上,偶尔听一听老师讲课,偶尔看一看自己从图书馆里借来的图书,偶尔再在满教室的新生中扫上两眼,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美色,时间倒也过得挺快。
本来晚上童小芸想过来双修一下的,结果丁阿姨临时有事儿回来了,就把童小芸给抓走了,这样一来,范无病倒是能够好好地休息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范无病就起来了,收拾了一下,开着车就到了黄教授和沈教授那里。
结果两个老头儿起得更早,看到范无病过来,还有些埋怨的。“本来还给你留了些豆浆的,估计现在也该发酵了。”黄教授损人不带脏字儿的,比起一般大骂粗口的人而言,那简直就是艺术的升华,绝对的不在一个层次上面。
沈教授穿了一身传统的长袍,看上去倒是很有学者气质,正在挑选几本书,看到了范无病之后便说道,“小范来帮帮忙,我答应了电视台。要送他们几本书的,你过来帮我拿一下。”
范无病凑了过去,帮着沈教授从书架上面挑选,既然是送人,当然是不能挑孤本了,于是就在这些书里面找了几本市面上见不到的。但是沈教授这边儿又有几套的国学方面地书籍抽了出来,然后用一块青布给包裹起来,送到了车里面放着。
到了八点半的时候,电视台过来了一辆桑塔纳来接两个老头儿,结果一看人家范无病开了一辆奔驰,立刻什么话也不说了,直接当领路车了。
因为已经搞定了上海这边儿的事情,那辆奔驰车也可以顺顺当当地上路了,范无病就把车子从新丝路娱乐公司的车库里面开了出来。留着自己用,把奥迪车则送了回去。
这事儿在校园里面倒也是引人注目地。不过好在他已经开了一阵子奥迪了。这会儿再换成奔驰也没有多大地反应了。无非就是有人眼热一下。顺便再有点儿酸溜溜地谴责一下富二代而已。学校里面对于这个事情是半点儿意见也没有。
其实作为学校而言。学生越有本事。老师地面子上就越好看。你就是把航空母舰开过来。他们也不会有意见地。当然了。前提是复旦地校园里面能挖出这么大地一条水道来。
到了电视台之后才发现。距离正式地拍摄时间还有一段儿时间呢。大概要到十一点地样子才会开始。一个助理跑过来。向三个人解释。说是因为这一期地节目有点儿特殊。要从医院里面拉几个中风地病人过来试验疗效。所以沟通和准备地时间长了一点儿。还请他们多多体谅。
“这个也是可以理解地。拍电视节目地前期准备是非常重要地。经常有向后延时地情况。”范无病明白这事儿在电视台来说是很正常地事情。于是便给两个老头儿解释了一番。“以前我看过春晚地彩排工作。本来说好地八点上节目。结果到了十二点上不了地。也是有地。”
“这个大概就是行业特征吧。不像我们站讲台地。时间也精精确确地。晚了几秒钟都会感到不好意思地。”黄教授向沈教授说道。
然后过了一会儿就有个编导跑过来介绍节目拍摄地情况。之后就是一个年轻漂亮地女主持人过来跟两位老教授沟通。因为黄教授和沈教授地名气很大地。这些主持人们倒是也问得很虚心。一副毕恭毕敬地样子。
不过,又过了一会儿,导演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说是情况有变化了。
“又怎么了?”黄教授有点儿不高兴了,要不是他学生说上电视的广告效应大一些的话,他才不愿意在这里受人摆布呢。
可是电视台这边儿拖拖拉拉地,一会儿一变,让人的心里面很不舒服的。
导演陪着笑说道,“老爷子,是这样地。原本是按照计划的,由你们推荐的大夫当场试验针灸的效果的,可是台里面把这件事情给军医大的附属医院说了之后,他们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儿,因此就要坚持派两个西医专家过来,要监督整个过程,看看这个针灸治疗中风是不是真的有效,他们也是担心我们用虚假的医疗广告来糊弄观众,所以这事儿,你看----”
两个老头儿听了之后,就一起看向范无病,这是电视台说得好听,可是仔细一推究,军医大的专家哪有那个美国时间来搞擂台赛?估计还是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而弄出来地噱头,想要增加节目地观赏性呗。
范无病是主治医师,当然他们要征求范无病的意见了。
不过范无病就很无所谓地说道,“好啊,别说来两个专家,就是十个也无所谓,反正一个羊是放,两个羊也是放,有什么区别呢?见证人这种东西,越多越好嘛,到时候也可以给你们地书做个活广告,销量肯定要大增的!”
导演有些诧异地向两个老头儿问道,“不会吧?难道你们说的针灸大师就是这位小伙子?!”
“哪有什么不可能的?”黄教授微微一笑道,“我们这次过来,就是要颠覆普通人的尝试,似乎中医一定是老的才好。”
在一般人的眼中,中医就是经验学科,医生越老,经验越足,技术就越好,但是这种纯粹地将中医理解为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修为程度的认知,显然是不正确的,中医不是西医,但是中医同样需要一项条件作为支撑,那就是天赋。
以前的教科书上曾经说过一句话,好像是爱迪生说过的,就是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在这句话之后有一句话被有意地删掉了,那句话就是,这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断章取义地曲解名人的话,显然是很不厚道的,但是教科书上往往是这么做的,国情使然,也无可奈何了。但是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应该承认天赋的存在,否则这个世界上不会有那么多的天才,如爱因斯坦,如贝多芬,等等。
中医也是一样,一个灵觉敏感的人,一个对于阴阳五行理论有着深刻理解的人,哪怕他学医时日不多,也很容易就通过整个理论的脉络,掌握到其中的诀窍,正所谓一理通,百理通,举一反三罢了。
范无病虽然正式学医的日子不多,但是他自己对自己身体内部的探索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此时接触了最上乘的中医理论,不过是顺理成章地将自己的感悟提高一个层次而已,因此他才能够在针
范无病说完之后,向老师点了点头,然后径自坐下了,但是教室里面的众人就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有人站了起来说道,“老师,这跟书上说的好像不一样啊!”
老师点头说道,“说了就是让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嘛,如果都是照书上念,我直接问课本就可以了,干嘛还用喊你们起来回答问题?”
这老师倒是挺风趣的,范无病心中暗笑道。
后来老师又说道,“其实经济学原理要学,但是不能死学,要活学活用才行,否则的话,你就是把整本书都背下来,也未必会对自己有多少益处,关键还是要能够从生活中的事例当中发现经济学规律,并从中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并且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才算是学活了。以后我们会找一些生动的例子来让大家讨论的,总比现在大家都睡觉或聊天要好一些。”
下课之后,那个小姑娘对范无病说,“范无病,你好像在哪里都能出风头啊!”
“你认识我啊?”范无病看了看那个飞机场,然后有些好奇地问道。
“我是你的班长,你觉得我应该认识你吗?”小姑娘翻了个白眼道。
“原来是班长啊,是不是我如果要请假什么的,你可以帮忙?”范无病哦了一声,然后问道。
在大学里面,班长就是学生跟班主任之间的联络工具,倒是耍不出什么权威来,毕竟进了大学,除了自己的任课教师需要顾忌外,其他人基本上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学生们也不会对班干部们有什么好脸色。
而班干部们为了贪图因职位带来的一点儿好处,倒是很希望在普通学生之间收买人心,拉拉选票什么的,省得下次选举的时候位置不保,以后没了好处不说,丢人倒是真的。
小姑娘顿时满脸黑线,“你好像第一天上课吧,怎么马上又想到要请假?任老师没有抓到你教训一顿吗?”
“看你这个为难的样子,那我自己去请假好了。”范无病挠了挠头,然后又补充道,“不过要是考试什么的,抄抄你的卷子总是可以的吧?”
“有好处吗?”小姑娘犹豫了一下问道。
“好处大大的有!”范无病点头肯定道。
“考试的时候再说吧!”小姑娘将头一仰,然后挺起异常平坦的胸脯昂然走了。
不过,范无病注意到,小姑娘才走出去,就自觉有点儿不对头,然后继续抱着一本书挡在胸前,低着头朝前走。
“唉!女人的天性啊!”范无病摇了摇头,无比同情地哀叹道,“其实呢,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假如侯总他们在星空购物上面推销的丰韵丹确实有效果的话,我是不是应该送她两盒呢?估计会被她给摔回来吧?这还真的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呢!”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中医和国学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9-17 17:22:37 本章字数:3506
范无病老老实实地上了一天的课,就发现一个问题,复旦的师资还是不错的,至少比自己前世上过的三流大学要胜了一筹,而同系的学生们,却也是精灵古怪,很有一些能搞的人才的。
几乎每堂课上,都有人拿老师作为扬名立万的垫脚石,因此新生适应期一过之后,老师们就很少愿意提问题,或者让学生们发表看法了,省得又被他们给夹枪带棒地暗损一回,真是何苦由来?
比如说上马原的时候,就有人拿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出来的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来请教老师,诸如此类的事情层出不穷,弄得老师们非常没有面子。
范无病吸取了上午的经验,整个一天当中再没有出风头,一直缩到后几排座位上,偶尔听一听老师讲课,偶尔看一看自己从图书馆里借来的图书,偶尔再在满教室的新生中扫上两眼,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美色,时间倒也过得挺快。
本来晚上童小芸想过来双修一下的,结果丁阿姨临时有事儿回来了,就把童小芸给抓走了,这样一来,范无病倒是能够好好地休息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范无病就起来了,收拾了一下,开着车就到了黄教授和沈教授那里。
结果两个老头儿起得更早,看到范无病过来,还有些埋怨的。“本来还给你留了些豆浆的,估计现在也该发酵了。”黄教授损人不带脏字儿的,比起一般大骂粗口的人而言,那简直就是艺术的升华,绝对的不在一个层次上面。
沈教授穿了一身传统的长袍,看上去倒是很有学者气质,正在挑选几本书,看到了范无病之后便说道,“小范来帮帮忙,我答应了电视台。要送他们几本书的,你过来帮我拿一下。”
范无病凑了过去,帮着沈教授从书架上面挑选,既然是送人,当然是不能挑孤本了,于是就在这些书里面找了几本市面上见不到的。但是沈教授这边儿又有几套的国学方面地书籍抽了出来,然后用一块青布给包裹起来,送到了车里面放着。
到了八点半的时候,电视台过来了一辆桑塔纳来接两个老头儿,结果一看人家范无病开了一辆奔驰,立刻什么话也不说了,直接当领路车了。
因为已经搞定了上海这边儿的事情,那辆奔驰车也可以顺顺当当地上路了,范无病就把车子从新丝路娱乐公司的车库里面开了出来。留着自己用,把奥迪车则送了回去。
这事儿在校园里面倒也是引人注目地。不过好在他已经开了一阵子奥迪了。这会儿再换成奔驰也没有多大地反应了。无非就是有人眼热一下。顺便再有点儿酸溜溜地谴责一下富二代而已。学校里面对于这个事情是半点儿意见也没有。
其实作为学校而言。学生越有本事。老师地面子上就越好看。你就是把航空母舰开过来。他们也不会有意见地。当然了。前提是复旦地校园里面能挖出这么大地一条水道来。
到了电视台之后才发现。距离正式地拍摄时间还有一段儿时间呢。大概要到十一点地样子才会开始。一个助理跑过来。向三个人解释。说是因为这一期地节目有点儿特殊。要从医院里面拉几个中风地病人过来试验疗效。所以沟通和准备地时间长了一点儿。还请他们多多体谅。
“这个也是可以理解地。拍电视节目地前期准备是非常重要地。经常有向后延时地情况。”范无病明白这事儿在电视台来说是很正常地事情。于是便给两个老头儿解释了一番。“以前我看过春晚地彩排工作。本来说好地八点上节目。结果到了十二点上不了地。也是有地。”
“这个大概就是行业特征吧。不像我们站讲台地。时间也精精确确地。晚了几秒钟都会感到不好意思地。”黄教授向沈教授说道。
然后过了一会儿就有个编导跑过来介绍节目拍摄地情况。之后就是一个年轻漂亮地女主持人过来跟两位老教授沟通。因为黄教授和沈教授地名气很大地。这些主持人们倒是也问得很虚心。一副毕恭毕敬地样子。
不过,又过了一会儿,导演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说是情况有变化了。
“又怎么了?”黄教授有点儿不高兴了,要不是他学生说上电视的广告效应大一些的话,他才不愿意在这里受人摆布呢。
可是电视台这边儿拖拖拉拉地,一会儿一变,让人的心里面很不舒服的。
导演陪着笑说道,“老爷子,是这样地。原本是按照计划的,由你们推荐的大夫当场试验针灸的效果的,可是台里面把这件事情给军医大的附属医院说了之后,他们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儿,因此就要坚持派两个西医专家过来,要监督整个过程,看看这个针灸治疗中风是不是真的有效,他们也是担心我们用虚假的医疗广告来糊弄观众,所以这事儿,你看----”
两个老头儿听了之后,就一起看向范无病,这是电视台说得好听,可是仔细一推究,军医大的专家哪有那个美国时间来搞擂台赛?估计还是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而弄出来地噱头,想要增加节目地观赏性呗。
范无病是主治医师,当然他们要征求范无病的意见了。
不过范无病就很无所谓地说道,“好啊,别说来两个专家,就是十个也无所谓,反正一个羊是放,两个羊也是放,有什么区别呢?见证人这种东西,越多越好嘛,到时候也可以给你们地书做个活广告,销量肯定要大增的!”
导演有些诧异地向两个老头儿问道,“不会吧?难道你们说的针灸大师就是这位小伙子?!”
“哪有什么不可能的?”黄教授微微一笑道,“我们这次过来,就是要颠覆普通人的尝试,似乎中医一定是老的才好。”
在一般人的眼中,中医就是经验学科,医生越老,经验越足,技术就越好,但是这种纯粹地将中医理解为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修为程度的认知,显然是不正确的,中医不是西医,但是中医同样需要一项条件作为支撑,那就是天赋。
以前的教科书上曾经说过一句话,好像是爱迪生说过的,就是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在这句话之后有一句话被有意地删掉了,那句话就是,这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断章取义地曲解名人的话,显然是很不厚道的,但是教科书上往往是这么做的,国情使然,也无可奈何了。但是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应该承认天赋的存在,否则这个世界上不会有那么多的天才,如爱因斯坦,如贝多芬,等等。
中医也是一样,一个灵觉敏感的人,一个对于阴阳五行理论有着深刻理解的人,哪怕他学医时日不多,也很容易就通过整个理论的脉络,掌握到其中的诀窍,正所谓一理通,百理通,举一反三罢了。
范无病虽然正式学医的日子不多,但是他自己对自己身体内部的探索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此时接触了最上乘的中医理论,不过是顺理成章地将自己的感悟提高一个层次而已,因此他才能够在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