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的诱惑 [30]
许知敏连连点头。
老人摇头:“算了,我一个人,哪能说得过你们两个年轻人。而且,还是合伙的——”
“佬姨。”
“嬷嬷。”
“瞧,都异口同声了。”老人乐呵呵地笑。
这幸福的笑容,使得两个年轻人无奈地互望,默契地缄默。
回到老人在R市临时下榻的酒店。墨涵急匆匆跑出来接人。
老人轻推开许知敏:“墨涵送我上去就行了。墨深,你送知敏回去。”
“好。”墨深答应。
许知敏立在原地,举起右手。回想起小时候上幼儿园,佬姨举着手跟着她说再见。现在,是她目送佬姨走。
墨深想,这或许是她和嬷嬷的最后一次见面。或许他该告诉她实情。嘴动了动,没能说出口,嬷嬷的话堵在心上:她是很脆弱的,在十三岁那年,看着她外公去世——她究竟小时候遇过些什么事?一深究起这些,她经受过的磨难似乎传给了他。他动容地摸向她的脸。
她不明,道出深藏的忧愁:“墨深,嬷嬷病了吗?”
嬷嬷的日子是不长了,而嬷嬷嘱咐他要好好守在她身边。他握紧她的上臂:“陪我去一个地方。”
“哪?”
“教堂。”
他是基督教徒?许知敏疑惑重重。
这附近的天主教堂建立于清朝时期,解放后几度修建,宏伟壮观。许知敏眺望两个高高的塔尖直指天宇,云的夹层中射下来一束耀眼的霞光,与教堂五彩斑斓的玻璃铁窗相映成辉。伴随天堂的乐声,人仿佛走在了云端般的澄静。
步入教堂,零零星星散坐着的教徒,虔诚地低头祷告。他带着她,走到最靠近主十字架的第一排椅子坐下。
她等着他。他并没有祷告,而是对她微微一笑,继而头往她膝盖上一靠,大大方方闭上双眼。
许知敏惊愕地睁大眼,羞恼地低喊:“你干什么?快起来,这里是教堂。”
他稍稍侧身,在她怀里找了个更舒服的位置,十足是一只赖人的猫咪,腻在她身上汲取温暖。
旁路过几名善解人意的老妇人,知趣地回避。其中一位边笑边催同伴:“快走。快走。现在的年轻人啊——”
她满脸赧红,可恼了。气愤地举起拳,往他肩头一捶。他更快地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地吻:“我不信神。可为了某些人,我愿意向神祷告。”
这话使得她抡起的另一只手,轻落在了他绒绒的黑发。拂开一缕额发,他的眉宇若是两条化不开的浓墨。心中的恼火蓦然地散去。看惯了他的高傲,愁眉未展的样子不似是他。一种天然的情愫油然升起,她抚摸他的眉,勾画他的脸廓。任时间在唱诗班的天籁之音中失去了意义。
“八月十五快到了,来我家吃饭吧。”他低声请求。
她的手停住,思及纪家应该与嬷嬷一家团聚,应声:“好。”
第二十五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来R市的第五个年头,许知敏初次没上纪源轩的家过中秋。纪源轩带着一家三口回老家过节。
八月十五当天,恰逢是周末,上午十时,来了墨家的一通电话。
听是杨明慧,许知敏的心缩紧。
“墨深刚回省医,墨涵要值班,他们都没办法去接你。”
“不需了,慧姨。”
杨明慧呵呵地笑了两声:“不,一个女孩子,还是需要有人接送。这样吧,我叫烨南去接你,他正好要送一位朋友。”
墨家女主人的行事向来是软中带硬。许知敏心思,强硬推拒未必是好事,于是接受了对方的好意。
晚宴是在晚七时。这次墨家办的中秋宴,美其名曰“广邀亲朋好友”。方秀梅也在受邀之列。
方秀梅受宠若惊。宿舍里的陈茗和林玉琴一早围着方秀梅,指点她的宴装。
许知敏则与刘带教约好了,一整天跑去急诊。急诊新添增了一台从美国进口的呼吸机,她们师徒赖上了一名呼吸科医师,学习这台呼吸机的初步操作。
六点左右,郭烨南开着辆银色奥迪到校门口。方秀梅跺起脚:许知敏真是的,说在急诊直接换衣服过来,怎么还不见人影?
郭烨南摇下车窗,探头问她:许知敏呢?
方秀梅快言道:她在急诊。
郭烨南未问起是怎么回事。坐在他身边的袁和东,从书本里蓦地抬起头,厉声问:她病了?
方秀梅连忙否决:不是的,她是去学习。
这一问一答的功夫,许知敏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袁和东手里的书滑落到大腿。难以言喻的滋味甜甜蜜蜜地在他心间回荡。她还是老样子,沉着中略带了味纯真,一头乌黑的长发永远是整整齐齐,不允许发梢翘尾。
许知敏经历了两年,乍见到袁和东,稍微吃惊。他穿着灰色的西服,打着正式的银色领带,举手投足浓厚的书卷气息,完完全全是一名上流社会的儒雅绅士。他对着她温和地笑了笑,她心悸地念起药草园那几株薄荷,回以会意的微笑。
打开后座车门,发现车上尚有一名女士。
“你好。”方秀梅局促地招招手。
“你好。”对方礼貌地颔首,一眼瞟到许知敏,笑道,“好久没见了。”
郭烨南在前座拍拍驾驶盘,道:“向你们正式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表妹,莫茹燕。”
“现在在大和药业公司担任亚太地区营销主管。近来常跑香港那边,与墨氏药业谈地区规划合作。两位将来也是要在医药行业工作吧,请多多关照。”
许知敏整整有四年多没见到莫茹燕了。火车上的那次,莫茹燕依然是位被人恩宠的千金。如今,三年的社会洗礼,她的锐气全然收敛在一双精炼的丽眸里。
银色奥迪载着心绪各异的两男三女,抵达嘉华大酒店。
他们到达的时间不早不晚。墨家订的三桌酒席,每席十五位。已有三三两两落座的人士。每个席位上放有一个透明三角架台,上面别着一张红色卡片,四周镶有金牡丹,中间是人名。
方秀梅寻到标明自己名字的席位,许知敏在她旁边找,不见自己的名。
一名服务生走近她身旁,道:“是许知敏小姐吗?”
“是的。”
“您的座位在那边。”
她跟着他,走到主桌,见莫茹燕占有一席。服务生帮她拉开椅子,离莫茹燕刚好隔两个位子。这是两个唯独没有放嘉宾卡的席位,不难揣摩,是宴席主人——墨家两夫妇的位子。
许知敏踌躇是否落座。那边,主人一家和主人家的世交到场了。
墨家这次邀请的年轻人居多,围满了两桌。墨家兄弟各坐一桌。主桌,除了她和莫茹燕,都是墨振和杨明慧的朋友。偏偏,莫茹燕坐在墨振左边,她的席位则被安排在杨明慧右手边。
这意味着什么?许知敏不敢深究。想一想,都觉得心惊肉跳。
席上其乐融融,笑谈风云。墨家主人特别叮嘱年轻宾客不需多礼,又举杯来到墨深那一桌,预祝郭烨南等人顺利通过今年的医师执业考试。
对面,莫茹燕言笑自如地与墨振、郭家夫妇交谈,神采奕奕。许知敏望着一桌的美酒佳肴,不知怎的,回想起第一次到墨家吃饭。
杨明慧唤了她两次,她才回过神来。
“知敏,你墨叔问你呢,有没有见到嬷嬷?”
“有。”许知敏点头,继而问起“我听墨涵说,佬姨回老家了,过完中秋还回香港吗?”
墨振的笑脸沉了下来。
杨明慧代丈夫答道:“嬷嬷,她不回香港了,也不回这边。她想在老家安度晚年。”
许知敏听着这话,似是明白了九分。下定决心,过年争取回家时顺便探望佬姨。
“你若是回家一定要去多看看老人家。我们到时过年也会去的。”杨明慧继之话题一转,笑道,“这不,你墨叔怕你寂寞,说了,纵使是坑蒙拐骗,也要把你拉过来吃个饭。”
墨振为人亲和,面对他没有杨明慧的压力大。许知敏由衷地道谢。
墨振重新展颜:“好,好。我常跟你慧姨说,你什么都好,就是胖不起来。”
许知敏调皮地答:“墨叔,你不知道吗?现在大学里,就是猫都想要减肥。”
此话一出,众人莞尔。坐在许知敏身边的一名年轻女士道:“哎,我也想减肥。可是,生完孩子,就减不下来了。”
许知敏本身非常喜欢小孩,刚刚失神没留意,现发觉她抱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由衷地赞道:“真可爱,几岁了?”
“刚满周岁。”对方惊异地说,“看,这孩子,平常怕生的,现在竟对着你笑?”
许知敏亲切地逗小男孩玩,解释道:“因为我小时候带过我弟弟。”
由是,席上又有人发出感叹:“现在有几个年轻人愿意自己带小孩啊。”
马上另一男士答话:“我看这小姑娘的样子,肯定会愿意。”
大伙儿全笑了起来。莫茹燕几乎是干笑。
接下来,许知敏边逗小男孩边与孩子的母亲攀谈,时光却是过得挺快的。一场桌宴,无意间,她就这么结识了杨森的姐姐杨华和她的小孩。
晚饭后,上茶点和月饼,主桌的人安闲地谈天说地。而年轻人们都呆不住了,纷纷告辞。墨深走过来对墨家夫妇说:“爸,妈,我们几个想去外面走走。”
“墨深,你这是要把我们这边唯一的两位年轻女士也带走啊?”有人故意“为难”。
“我看,一人只能带走一个哦。”另有人故意“刁难”。
许知敏看着莫茹燕的脸颊飞起两朵彩云。
墨深笑,向邻桌的郭烨南和弟弟招招手,老神在在地答道:“这位呢,来带走他的表妹。而这位呢,来带走他的知敏姐。可以放人了吧?”
女士们笑不可仰。郭家的男主人干脆向墨振埋怨:“我说你这大儿子,对待女士问题,越来越滑头了。”
“年轻人的心事,我们不懂的了。”墨振模棱两可地回复。
许知敏起身,随着墨深一行人走到酒店门外。
两辆车,郭家和墨家各一辆,一群人尚未决定如何分组。方秀梅先挽起许知敏,走到郭烨南的车边:“我们坐郭师兄的车好了。”
郭烨南无奈地向墨家兄弟晃晃车钥匙。墨家兄弟无法,只好与莫茹燕一辆车。袁和东还是乘坐郭烨南的奥迪。
奥迪上了主干公路,郭烨南戴着耳塞与墨深通话,商定去江边赏月。
而许知敏身旁的方秀梅隐约不对劲起来。
看方秀梅不停地一手抓搔另一手的手臂,许知敏警醒。她一把拉过好友的手,卷起袖子,见到臂上浮现红疹,惊喊道:“你吃了多少大闸蟹。”紧接向前座的人求救:“师兄,可能得去医院。”
郭烨南猛地刹住车,与袁和东双双回头:“怎么了?”
“过敏。我担心会
老人摇头:“算了,我一个人,哪能说得过你们两个年轻人。而且,还是合伙的——”
“佬姨。”
“嬷嬷。”
“瞧,都异口同声了。”老人乐呵呵地笑。
这幸福的笑容,使得两个年轻人无奈地互望,默契地缄默。
回到老人在R市临时下榻的酒店。墨涵急匆匆跑出来接人。
老人轻推开许知敏:“墨涵送我上去就行了。墨深,你送知敏回去。”
“好。”墨深答应。
许知敏立在原地,举起右手。回想起小时候上幼儿园,佬姨举着手跟着她说再见。现在,是她目送佬姨走。
墨深想,这或许是她和嬷嬷的最后一次见面。或许他该告诉她实情。嘴动了动,没能说出口,嬷嬷的话堵在心上:她是很脆弱的,在十三岁那年,看着她外公去世——她究竟小时候遇过些什么事?一深究起这些,她经受过的磨难似乎传给了他。他动容地摸向她的脸。
她不明,道出深藏的忧愁:“墨深,嬷嬷病了吗?”
嬷嬷的日子是不长了,而嬷嬷嘱咐他要好好守在她身边。他握紧她的上臂:“陪我去一个地方。”
“哪?”
“教堂。”
他是基督教徒?许知敏疑惑重重。
这附近的天主教堂建立于清朝时期,解放后几度修建,宏伟壮观。许知敏眺望两个高高的塔尖直指天宇,云的夹层中射下来一束耀眼的霞光,与教堂五彩斑斓的玻璃铁窗相映成辉。伴随天堂的乐声,人仿佛走在了云端般的澄静。
步入教堂,零零星星散坐着的教徒,虔诚地低头祷告。他带着她,走到最靠近主十字架的第一排椅子坐下。
她等着他。他并没有祷告,而是对她微微一笑,继而头往她膝盖上一靠,大大方方闭上双眼。
许知敏惊愕地睁大眼,羞恼地低喊:“你干什么?快起来,这里是教堂。”
他稍稍侧身,在她怀里找了个更舒服的位置,十足是一只赖人的猫咪,腻在她身上汲取温暖。
旁路过几名善解人意的老妇人,知趣地回避。其中一位边笑边催同伴:“快走。快走。现在的年轻人啊——”
她满脸赧红,可恼了。气愤地举起拳,往他肩头一捶。他更快地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地吻:“我不信神。可为了某些人,我愿意向神祷告。”
这话使得她抡起的另一只手,轻落在了他绒绒的黑发。拂开一缕额发,他的眉宇若是两条化不开的浓墨。心中的恼火蓦然地散去。看惯了他的高傲,愁眉未展的样子不似是他。一种天然的情愫油然升起,她抚摸他的眉,勾画他的脸廓。任时间在唱诗班的天籁之音中失去了意义。
“八月十五快到了,来我家吃饭吧。”他低声请求。
她的手停住,思及纪家应该与嬷嬷一家团聚,应声:“好。”
第二十五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来R市的第五个年头,许知敏初次没上纪源轩的家过中秋。纪源轩带着一家三口回老家过节。
八月十五当天,恰逢是周末,上午十时,来了墨家的一通电话。
听是杨明慧,许知敏的心缩紧。
“墨深刚回省医,墨涵要值班,他们都没办法去接你。”
“不需了,慧姨。”
杨明慧呵呵地笑了两声:“不,一个女孩子,还是需要有人接送。这样吧,我叫烨南去接你,他正好要送一位朋友。”
墨家女主人的行事向来是软中带硬。许知敏心思,强硬推拒未必是好事,于是接受了对方的好意。
晚宴是在晚七时。这次墨家办的中秋宴,美其名曰“广邀亲朋好友”。方秀梅也在受邀之列。
方秀梅受宠若惊。宿舍里的陈茗和林玉琴一早围着方秀梅,指点她的宴装。
许知敏则与刘带教约好了,一整天跑去急诊。急诊新添增了一台从美国进口的呼吸机,她们师徒赖上了一名呼吸科医师,学习这台呼吸机的初步操作。
六点左右,郭烨南开着辆银色奥迪到校门口。方秀梅跺起脚:许知敏真是的,说在急诊直接换衣服过来,怎么还不见人影?
郭烨南摇下车窗,探头问她:许知敏呢?
方秀梅快言道:她在急诊。
郭烨南未问起是怎么回事。坐在他身边的袁和东,从书本里蓦地抬起头,厉声问:她病了?
方秀梅连忙否决:不是的,她是去学习。
这一问一答的功夫,许知敏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袁和东手里的书滑落到大腿。难以言喻的滋味甜甜蜜蜜地在他心间回荡。她还是老样子,沉着中略带了味纯真,一头乌黑的长发永远是整整齐齐,不允许发梢翘尾。
许知敏经历了两年,乍见到袁和东,稍微吃惊。他穿着灰色的西服,打着正式的银色领带,举手投足浓厚的书卷气息,完完全全是一名上流社会的儒雅绅士。他对着她温和地笑了笑,她心悸地念起药草园那几株薄荷,回以会意的微笑。
打开后座车门,发现车上尚有一名女士。
“你好。”方秀梅局促地招招手。
“你好。”对方礼貌地颔首,一眼瞟到许知敏,笑道,“好久没见了。”
郭烨南在前座拍拍驾驶盘,道:“向你们正式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表妹,莫茹燕。”
“现在在大和药业公司担任亚太地区营销主管。近来常跑香港那边,与墨氏药业谈地区规划合作。两位将来也是要在医药行业工作吧,请多多关照。”
许知敏整整有四年多没见到莫茹燕了。火车上的那次,莫茹燕依然是位被人恩宠的千金。如今,三年的社会洗礼,她的锐气全然收敛在一双精炼的丽眸里。
银色奥迪载着心绪各异的两男三女,抵达嘉华大酒店。
他们到达的时间不早不晚。墨家订的三桌酒席,每席十五位。已有三三两两落座的人士。每个席位上放有一个透明三角架台,上面别着一张红色卡片,四周镶有金牡丹,中间是人名。
方秀梅寻到标明自己名字的席位,许知敏在她旁边找,不见自己的名。
一名服务生走近她身旁,道:“是许知敏小姐吗?”
“是的。”
“您的座位在那边。”
她跟着他,走到主桌,见莫茹燕占有一席。服务生帮她拉开椅子,离莫茹燕刚好隔两个位子。这是两个唯独没有放嘉宾卡的席位,不难揣摩,是宴席主人——墨家两夫妇的位子。
许知敏踌躇是否落座。那边,主人一家和主人家的世交到场了。
墨家这次邀请的年轻人居多,围满了两桌。墨家兄弟各坐一桌。主桌,除了她和莫茹燕,都是墨振和杨明慧的朋友。偏偏,莫茹燕坐在墨振左边,她的席位则被安排在杨明慧右手边。
这意味着什么?许知敏不敢深究。想一想,都觉得心惊肉跳。
席上其乐融融,笑谈风云。墨家主人特别叮嘱年轻宾客不需多礼,又举杯来到墨深那一桌,预祝郭烨南等人顺利通过今年的医师执业考试。
对面,莫茹燕言笑自如地与墨振、郭家夫妇交谈,神采奕奕。许知敏望着一桌的美酒佳肴,不知怎的,回想起第一次到墨家吃饭。
杨明慧唤了她两次,她才回过神来。
“知敏,你墨叔问你呢,有没有见到嬷嬷?”
“有。”许知敏点头,继而问起“我听墨涵说,佬姨回老家了,过完中秋还回香港吗?”
墨振的笑脸沉了下来。
杨明慧代丈夫答道:“嬷嬷,她不回香港了,也不回这边。她想在老家安度晚年。”
许知敏听着这话,似是明白了九分。下定决心,过年争取回家时顺便探望佬姨。
“你若是回家一定要去多看看老人家。我们到时过年也会去的。”杨明慧继之话题一转,笑道,“这不,你墨叔怕你寂寞,说了,纵使是坑蒙拐骗,也要把你拉过来吃个饭。”
墨振为人亲和,面对他没有杨明慧的压力大。许知敏由衷地道谢。
墨振重新展颜:“好,好。我常跟你慧姨说,你什么都好,就是胖不起来。”
许知敏调皮地答:“墨叔,你不知道吗?现在大学里,就是猫都想要减肥。”
此话一出,众人莞尔。坐在许知敏身边的一名年轻女士道:“哎,我也想减肥。可是,生完孩子,就减不下来了。”
许知敏本身非常喜欢小孩,刚刚失神没留意,现发觉她抱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由衷地赞道:“真可爱,几岁了?”
“刚满周岁。”对方惊异地说,“看,这孩子,平常怕生的,现在竟对着你笑?”
许知敏亲切地逗小男孩玩,解释道:“因为我小时候带过我弟弟。”
由是,席上又有人发出感叹:“现在有几个年轻人愿意自己带小孩啊。”
马上另一男士答话:“我看这小姑娘的样子,肯定会愿意。”
大伙儿全笑了起来。莫茹燕几乎是干笑。
接下来,许知敏边逗小男孩边与孩子的母亲攀谈,时光却是过得挺快的。一场桌宴,无意间,她就这么结识了杨森的姐姐杨华和她的小孩。
晚饭后,上茶点和月饼,主桌的人安闲地谈天说地。而年轻人们都呆不住了,纷纷告辞。墨深走过来对墨家夫妇说:“爸,妈,我们几个想去外面走走。”
“墨深,你这是要把我们这边唯一的两位年轻女士也带走啊?”有人故意“为难”。
“我看,一人只能带走一个哦。”另有人故意“刁难”。
许知敏看着莫茹燕的脸颊飞起两朵彩云。
墨深笑,向邻桌的郭烨南和弟弟招招手,老神在在地答道:“这位呢,来带走他的表妹。而这位呢,来带走他的知敏姐。可以放人了吧?”
女士们笑不可仰。郭家的男主人干脆向墨振埋怨:“我说你这大儿子,对待女士问题,越来越滑头了。”
“年轻人的心事,我们不懂的了。”墨振模棱两可地回复。
许知敏起身,随着墨深一行人走到酒店门外。
两辆车,郭家和墨家各一辆,一群人尚未决定如何分组。方秀梅先挽起许知敏,走到郭烨南的车边:“我们坐郭师兄的车好了。”
郭烨南无奈地向墨家兄弟晃晃车钥匙。墨家兄弟无法,只好与莫茹燕一辆车。袁和东还是乘坐郭烨南的奥迪。
奥迪上了主干公路,郭烨南戴着耳塞与墨深通话,商定去江边赏月。
而许知敏身旁的方秀梅隐约不对劲起来。
看方秀梅不停地一手抓搔另一手的手臂,许知敏警醒。她一把拉过好友的手,卷起袖子,见到臂上浮现红疹,惊喊道:“你吃了多少大闸蟹。”紧接向前座的人求救:“师兄,可能得去医院。”
郭烨南猛地刹住车,与袁和东双双回头:“怎么了?”
“过敏。我担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