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是》 [2]
后,大家就象放风的野马,撒了欢的玩。天天有聚不完的会,吃不完的饭。每天早出晚归,妈妈说我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忙。我和孙杨每天都腻在一起,一如既往的亲密。大概是7月中旬的一天,姨妈告诉我签证下来了,让我准备8月中下旬出发,9月初那就开学了。妈妈帮我定了8月中旬机票,从上海出发到东京。过了不久高考分数下来了,孙杨是全市理科状元,如愿的进了清华,而我的分数只能上本市一个不起眼的大专学校。离别在即,和所有高考后要各奔东西的所有高三毕业生一样,对那个夏天的记忆总是带着淡淡离愁的滋味。在签证下来的晚上,我和孙杨在学校的篮球架下发誓要等对方,永远在一起。年少的我们并不知道遥远距离是爱情最艰难的考验,我们口中的永远也不知道会有多远。
还记得出发去上海那天,我和孙慧一路哭到机场,孙杨在一旁也不说话,年少的三人这是初尝到了离别的哀愁。到了机场我就开始肆无忌惮的抱着孙杨大哭,妈妈和姨妈也见怪不怪的默许了。入关时回头张望,看见孙慧扑在孙杨怀里抽泣,而孙杨已是红了眼眶。 如今回想起机场那一幕,心情还是波澜澎湃的。对于我们三人来说,这份情意亦是人生珍贵的宝藏。
接下来我和孙杨开始远隔千山万水的辛苦恋爱,一年也见不了一面,电话,QQ成了我们思念的寄托方式。到日本第一年我经常打电话向孙杨哭诉,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让从小娇身惯养的我差点要崩溃,唯有孙杨的安慰才能使我平静下来面对明天的生活。第二年考上了大学,日语差不多了,这才开始真正进入了留学生活的状态。那时孙杨升了大二,大学生活应付的轻松自如,很惬意。据说他们还经常聚会,喝酒,打牌,说是风花雪夜也不为过。好几次打电话时都听得见轻扬的吉他声和男男女女的爽朗的笑声,看来清华的优质生们对于享受生活也是不含糊的。
孙杨轻松自在的同时,我却在异国他乡辛苦的生活和学习。为了锻炼自己,我把爸爸给的生活费攒了下来,每天放了学就去餐馆打工,有时下了课就得马不停蹄的赶往打工的地方,回到组的宿舍也已是晚上11点了。和大多数的留学生一样,我的生活也是艰苦而充实的。只是生活环境的差别,让我滋生了很多不安全感,我和孙杨分开,其实是我对这份感情缺少了安全感。
孙杨一直是那么优秀的,我常常在想如果不是从小在一起长大,让我占了先机,是不是我们永远也不会有交集,他优秀的总是让我不敢相信自己能拥有他。我希望孙杨快乐的,只是希望他的快乐是我给的,而不是别人给的。每次听见电话里有女孩的声音我的情绪就很复杂,我知道我是有点担心还有嫉妒的。每当我在遥远的城市因为寂寞而心痛时,我也为不在身边的孙杨心痛。如果没有对我的牵挂,孙杨一定有个最完美的青春记忆,我总是这么认为的。直到多年后孙杨告诉我“他从没有因为对我的等待而感到痛苦,一切只是我以为的罢了。”
最终关键人物还是出现了,孙杨升大三那年,孙慧也考到了北京,且兼任密探007。不久孙慧告诉我孙杨身边出现了一个执着的追求者——一个青春可爱的小女生,即使被拒绝了也不退缩小女生,叮嘱我不要掉以轻心。再后来又收到孙慧发的一张照片,还在邮件里警告我“赶紧行动,消灭敌人在摇篮中”。
那张照片中新月如钩,,一个女孩在站在昏暗的灯光下泪流满面的抱着孙杨,朦胧的月光照在她的脸上,尽是一脸的苍凉,旁人一眼就能看出她的伤心之情。而孙杨表情忧郁,眼睛里透着淡淡的忧愁,好像正拍着她的背安慰。照片右下角印的日期是2000年9月9日,那天正好是孙杨21岁生日。看了照片,我想自己该是放手了。我想让孙杨快乐,尽管万分不舍放开手,我还是在某一个晚上我给孙杨写了邮件,按下“发送”键同时,泪水也盈除了眼眶。
“孙杨,可知每次思念你时,我会心痛你的孤单寂寞,遗憾我不能陪伴在你身边,让你独自一人去回忆昔日的时光。虽说长久之情,不必在乎点点滴滴的朝朝暮暮,可是无尽的等待和遗憾是否能带给我们真正的长久。青春是美好的,不该只有等待的,所以我想放开你的手,让你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快乐,不因为其他,只是青春应该无悔,你我亦如是。我,不是不爱了,只是想换了一种方式来爱。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我的心永远是如此!”
尽管孙杨无数次的解释他和那个叫苏珊的女孩没有任何暧昧,拒绝分手,又几番放下身段努力地想要挽回我们的关系,我还是坚持了分手的立场。直到孙杨不再容忍我的任性,不搭理我,默认了分手。于是我们长达两年多的冷战也拉开了序幕。
后来孙慧在QQ上骂我没出息,这么轻易就放弃了,害她白白上演了一场大义灭亲。以后在那两年里关于孙杨的一切都是孙慧告诉我的:我们分手后的第一年里,孙杨没有交女朋友,也很少提及我,只是偶尔喝得大醉时,会叫我的名字。第二年,他开始旁敲侧击的打听我的消息,知道我没交男朋友时,骂了一声“笨蛋!”在他大四下学期时接受了那个叫苏珊的勇敢小女生,两人开始了所谓的“黄昏之恋”,虽没有惊天动地,却也细水长流达4年。不知为何两人为何没能一直走下去,只是每次听见孙慧无意说起他们两很是亲密,我也是高兴的。回想当年那张照片里,孙杨那压抑的眼神里,那道丝丝的柔情,应该就是动情吧?
与青春有关的故事多是遗憾的,我和孙杨的“姐弟恋”也是如此套路,虽结局不是完美,但过程却是美好的。年少青葱的岁月,青梅竹马的我们,那犹如青柠檬般爱恋,如今回想起来那酸酸甜甜地滋味还在萦绕着心中某个角落,倾入心脾。如今繁华落尽,时间的沉淀,年少时的爱恋已存于心底的某个角落,剩下一份惺惺相惜。
谢谢你的爱 李心洁
回头看过去
想念你的微笑和眼睛
你如此的天真
为爱情在努力
世界一直变
有一天我在梦中发现
也发现你的鞋不在我的视线
那一天 我哭了一整夜
也知道 我回不了过去
谢谢你给我的爱
现在我才看清楚
彼此曾经受过伤
时间里烟消云散
在情多变的路上
也许我只是个小孩
把想要对你说的话
埋藏在心中最深的地方
每次听到这曲淡淡哀伤的旋律时,当年那些清醇的爱情片段好似一张张老照片来回流连于脑海里,虽是年少轻狂,却又五彩斑斓灿烂于心。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俺保证故事越来越精彩的。还有多提宝贵意见啊。谢谢。
慈善拍卖宴会
对着镜子摸上玫瑰红的口红,镜子里穿着一袭黑色的礼服裙的女人,有点娃娃脸气质的脸上,岁月洗去了那曾经的稚嫩,如今一点点的沧桑,一点点的柔美,恰到好处。我还是美丽的,即使他不再爱我了。
亚希子的杂志社去办了一个慈善拍卖会,给了我一张邀请函,让我一定要去,她说参加社会活动对我很有好处。我精心打扮了一下,身上的黑色礼服是3年前为了静子工作室开幕宴会,静子特意为我设计的,上身是深V领的曲线设计不显暴露,下面是齐膝大摆,腰间不规则地缠绕着几圈黑色和金色编成丝带,略显一丝妩媚。整体把性感和娇俏揉和得恰到好处。那日穿上这条裙子时,彦那缠绵悱恻的眼神,如今已是心中永远挥之不去,忘却不了的痛。
来到举办活动饭店的某层,出示了邀请函进入了会场,第一眼就看见了陈雪漫,而她也是立刻向我迎了过来。
“真,见到你真是高兴。上次的合作很愉快,希望我们还能继续合作。还有我们有机会再去吃麻辣火锅,咱俩太和拍了,别人不是一个档次的。”
“好啊,下次要一个特辣锅底,过瘾。”
“好啊,说定了啊。”说着往问口看了一眼,见有人来了,让我一会和她坐一桌接着聊,然后去接待客人去了。
我微笑地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心情被她的热情带动得很好。这个热情的湖南妹是杂志社文字主编,与她认识是因为上次给她们公司某个衣服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亚洲各国名族传统服饰文化对当今时尚服饰的影响的文章。我在日本留学专业是国际文化学科,主要学习研究亚洲的各国文化和语言等,由于自己的兴趣对服饰我也很感兴趣,以前和静子也在设计上借鉴民族服饰上做过很多研究,理所当然亚希子就想到了我,向文字主编陈雪漫说推荐了我,以投稿的方式为我争取了一个机会。我先写稿,让他们看后再决定用不用。
以前在静子的工作室帮忙时,静子也经常教给我一些服装设计的知识和服饰文化,所以这篇稿对我来说还是驾轻就熟的,稿完成后很快就通过主编们审核被采用了,并且表达了以后有机会继续合作的意思。对我来说稿费不是主要收获,通过这次机会让我找到了有一个新方向,还有认识了一个和我一样嗜辣的女人——陈雪曼。
会场有一些展台,展示的是一会要拍卖的物品,全部来自于被邀请的嘉宾的馈赠。 物品涉及范围很广,有服装首饰,有一些国外带回来的手工制品,有字画等等,慈善拍卖会被拍卖的东西本身价值亦不是昂贵的,但是意义却很珍贵,他的价值是靠馈赠者,竞拍人,和得到慈善帮助的人来实现的。
在看这些展示物品的同时,我打量一下周围的人:有当下很红的演艺明星,时尚名媛,身材妖娆妩媚的名模,还有不认识的应该就是一些成功人士,名流权贵,阵容颇为强大。看来这家杂志社的号召力还是强大的。
“真!” 亚希子的声音,温柔入心。我回头微笑的看着她,“你今天真是太美了,这条裙子很适合你。”“这是静子的杰作!”我对她眨着眼,“我就知道静子是最棒的!”亚希子透出了崇拜的眼神,我知道她一直都是很敬慕静子的。两人意会的一笑,亚希子看了一下手机,“要开始了,我们都在10号桌,你先去吧,我先去安排嘉宾。”
一个人往里走去,灯火阑珊,衣香魅影,好多人已经就座了,和身边的人低声交谈。我找到了10号桌,只身一人,感到一点形单影只,孤独感扑面而来,突然站起来想去给洋打电话。我有这样的心路变化的过程,以
还记得出发去上海那天,我和孙慧一路哭到机场,孙杨在一旁也不说话,年少的三人这是初尝到了离别的哀愁。到了机场我就开始肆无忌惮的抱着孙杨大哭,妈妈和姨妈也见怪不怪的默许了。入关时回头张望,看见孙慧扑在孙杨怀里抽泣,而孙杨已是红了眼眶。 如今回想起机场那一幕,心情还是波澜澎湃的。对于我们三人来说,这份情意亦是人生珍贵的宝藏。
接下来我和孙杨开始远隔千山万水的辛苦恋爱,一年也见不了一面,电话,QQ成了我们思念的寄托方式。到日本第一年我经常打电话向孙杨哭诉,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让从小娇身惯养的我差点要崩溃,唯有孙杨的安慰才能使我平静下来面对明天的生活。第二年考上了大学,日语差不多了,这才开始真正进入了留学生活的状态。那时孙杨升了大二,大学生活应付的轻松自如,很惬意。据说他们还经常聚会,喝酒,打牌,说是风花雪夜也不为过。好几次打电话时都听得见轻扬的吉他声和男男女女的爽朗的笑声,看来清华的优质生们对于享受生活也是不含糊的。
孙杨轻松自在的同时,我却在异国他乡辛苦的生活和学习。为了锻炼自己,我把爸爸给的生活费攒了下来,每天放了学就去餐馆打工,有时下了课就得马不停蹄的赶往打工的地方,回到组的宿舍也已是晚上11点了。和大多数的留学生一样,我的生活也是艰苦而充实的。只是生活环境的差别,让我滋生了很多不安全感,我和孙杨分开,其实是我对这份感情缺少了安全感。
孙杨一直是那么优秀的,我常常在想如果不是从小在一起长大,让我占了先机,是不是我们永远也不会有交集,他优秀的总是让我不敢相信自己能拥有他。我希望孙杨快乐的,只是希望他的快乐是我给的,而不是别人给的。每次听见电话里有女孩的声音我的情绪就很复杂,我知道我是有点担心还有嫉妒的。每当我在遥远的城市因为寂寞而心痛时,我也为不在身边的孙杨心痛。如果没有对我的牵挂,孙杨一定有个最完美的青春记忆,我总是这么认为的。直到多年后孙杨告诉我“他从没有因为对我的等待而感到痛苦,一切只是我以为的罢了。”
最终关键人物还是出现了,孙杨升大三那年,孙慧也考到了北京,且兼任密探007。不久孙慧告诉我孙杨身边出现了一个执着的追求者——一个青春可爱的小女生,即使被拒绝了也不退缩小女生,叮嘱我不要掉以轻心。再后来又收到孙慧发的一张照片,还在邮件里警告我“赶紧行动,消灭敌人在摇篮中”。
那张照片中新月如钩,,一个女孩在站在昏暗的灯光下泪流满面的抱着孙杨,朦胧的月光照在她的脸上,尽是一脸的苍凉,旁人一眼就能看出她的伤心之情。而孙杨表情忧郁,眼睛里透着淡淡的忧愁,好像正拍着她的背安慰。照片右下角印的日期是2000年9月9日,那天正好是孙杨21岁生日。看了照片,我想自己该是放手了。我想让孙杨快乐,尽管万分不舍放开手,我还是在某一个晚上我给孙杨写了邮件,按下“发送”键同时,泪水也盈除了眼眶。
“孙杨,可知每次思念你时,我会心痛你的孤单寂寞,遗憾我不能陪伴在你身边,让你独自一人去回忆昔日的时光。虽说长久之情,不必在乎点点滴滴的朝朝暮暮,可是无尽的等待和遗憾是否能带给我们真正的长久。青春是美好的,不该只有等待的,所以我想放开你的手,让你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快乐,不因为其他,只是青春应该无悔,你我亦如是。我,不是不爱了,只是想换了一种方式来爱。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我的心永远是如此!”
尽管孙杨无数次的解释他和那个叫苏珊的女孩没有任何暧昧,拒绝分手,又几番放下身段努力地想要挽回我们的关系,我还是坚持了分手的立场。直到孙杨不再容忍我的任性,不搭理我,默认了分手。于是我们长达两年多的冷战也拉开了序幕。
后来孙慧在QQ上骂我没出息,这么轻易就放弃了,害她白白上演了一场大义灭亲。以后在那两年里关于孙杨的一切都是孙慧告诉我的:我们分手后的第一年里,孙杨没有交女朋友,也很少提及我,只是偶尔喝得大醉时,会叫我的名字。第二年,他开始旁敲侧击的打听我的消息,知道我没交男朋友时,骂了一声“笨蛋!”在他大四下学期时接受了那个叫苏珊的勇敢小女生,两人开始了所谓的“黄昏之恋”,虽没有惊天动地,却也细水长流达4年。不知为何两人为何没能一直走下去,只是每次听见孙慧无意说起他们两很是亲密,我也是高兴的。回想当年那张照片里,孙杨那压抑的眼神里,那道丝丝的柔情,应该就是动情吧?
与青春有关的故事多是遗憾的,我和孙杨的“姐弟恋”也是如此套路,虽结局不是完美,但过程却是美好的。年少青葱的岁月,青梅竹马的我们,那犹如青柠檬般爱恋,如今回想起来那酸酸甜甜地滋味还在萦绕着心中某个角落,倾入心脾。如今繁华落尽,时间的沉淀,年少时的爱恋已存于心底的某个角落,剩下一份惺惺相惜。
谢谢你的爱 李心洁
回头看过去
想念你的微笑和眼睛
你如此的天真
为爱情在努力
世界一直变
有一天我在梦中发现
也发现你的鞋不在我的视线
那一天 我哭了一整夜
也知道 我回不了过去
谢谢你给我的爱
现在我才看清楚
彼此曾经受过伤
时间里烟消云散
在情多变的路上
也许我只是个小孩
把想要对你说的话
埋藏在心中最深的地方
每次听到这曲淡淡哀伤的旋律时,当年那些清醇的爱情片段好似一张张老照片来回流连于脑海里,虽是年少轻狂,却又五彩斑斓灿烂于心。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俺保证故事越来越精彩的。还有多提宝贵意见啊。谢谢。
慈善拍卖宴会
对着镜子摸上玫瑰红的口红,镜子里穿着一袭黑色的礼服裙的女人,有点娃娃脸气质的脸上,岁月洗去了那曾经的稚嫩,如今一点点的沧桑,一点点的柔美,恰到好处。我还是美丽的,即使他不再爱我了。
亚希子的杂志社去办了一个慈善拍卖会,给了我一张邀请函,让我一定要去,她说参加社会活动对我很有好处。我精心打扮了一下,身上的黑色礼服是3年前为了静子工作室开幕宴会,静子特意为我设计的,上身是深V领的曲线设计不显暴露,下面是齐膝大摆,腰间不规则地缠绕着几圈黑色和金色编成丝带,略显一丝妩媚。整体把性感和娇俏揉和得恰到好处。那日穿上这条裙子时,彦那缠绵悱恻的眼神,如今已是心中永远挥之不去,忘却不了的痛。
来到举办活动饭店的某层,出示了邀请函进入了会场,第一眼就看见了陈雪漫,而她也是立刻向我迎了过来。
“真,见到你真是高兴。上次的合作很愉快,希望我们还能继续合作。还有我们有机会再去吃麻辣火锅,咱俩太和拍了,别人不是一个档次的。”
“好啊,下次要一个特辣锅底,过瘾。”
“好啊,说定了啊。”说着往问口看了一眼,见有人来了,让我一会和她坐一桌接着聊,然后去接待客人去了。
我微笑地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心情被她的热情带动得很好。这个热情的湖南妹是杂志社文字主编,与她认识是因为上次给她们公司某个衣服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亚洲各国名族传统服饰文化对当今时尚服饰的影响的文章。我在日本留学专业是国际文化学科,主要学习研究亚洲的各国文化和语言等,由于自己的兴趣对服饰我也很感兴趣,以前和静子也在设计上借鉴民族服饰上做过很多研究,理所当然亚希子就想到了我,向文字主编陈雪漫说推荐了我,以投稿的方式为我争取了一个机会。我先写稿,让他们看后再决定用不用。
以前在静子的工作室帮忙时,静子也经常教给我一些服装设计的知识和服饰文化,所以这篇稿对我来说还是驾轻就熟的,稿完成后很快就通过主编们审核被采用了,并且表达了以后有机会继续合作的意思。对我来说稿费不是主要收获,通过这次机会让我找到了有一个新方向,还有认识了一个和我一样嗜辣的女人——陈雪曼。
会场有一些展台,展示的是一会要拍卖的物品,全部来自于被邀请的嘉宾的馈赠。 物品涉及范围很广,有服装首饰,有一些国外带回来的手工制品,有字画等等,慈善拍卖会被拍卖的东西本身价值亦不是昂贵的,但是意义却很珍贵,他的价值是靠馈赠者,竞拍人,和得到慈善帮助的人来实现的。
在看这些展示物品的同时,我打量一下周围的人:有当下很红的演艺明星,时尚名媛,身材妖娆妩媚的名模,还有不认识的应该就是一些成功人士,名流权贵,阵容颇为强大。看来这家杂志社的号召力还是强大的。
“真!” 亚希子的声音,温柔入心。我回头微笑的看着她,“你今天真是太美了,这条裙子很适合你。”“这是静子的杰作!”我对她眨着眼,“我就知道静子是最棒的!”亚希子透出了崇拜的眼神,我知道她一直都是很敬慕静子的。两人意会的一笑,亚希子看了一下手机,“要开始了,我们都在10号桌,你先去吧,我先去安排嘉宾。”
一个人往里走去,灯火阑珊,衣香魅影,好多人已经就座了,和身边的人低声交谈。我找到了10号桌,只身一人,感到一点形单影只,孤独感扑面而来,突然站起来想去给洋打电话。我有这样的心路变化的过程,以